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13日 · 食衛局顧問中醫師吳梓新也報告中醫在流感高峰期的角色,講解中醫如何對治外感病(流感)。有中醫師在政府記者會上以官方代表身分發言,可見中醫作為一個醫療專業,得到了更多的公眾支持和認可。

  2. 2024年5月26日 · 圖1反映出香港中醫就診人數佔總就診人數比例,於2014至2023年先跌後回升的趨勢,而在2019至2023年甚至有近10個百分點升幅,則可能與疫情爆發有關。從目前中醫就診人數佔總就診人數比例而言,2023年可說是中醫發展高峰期。

  3. 2022年4月21日 · 中醫業界及院校紛紛自行籌組隊伍,以遙距方式診治安老院舍及家中自行隔離的患者;政府經過相當努力,中醫才能在3月30日以「面對面」方式,進入啟德暫託中心為無症狀或輕症病人進行中醫診治。

  4. 2021年7月19日 · 回顧過去30年來的中醫發展,中醫經歷了一系列的專業化進程,香港市民對中醫藥的信心也不斷增加。 我們的研究發現,市民對中醫藥知識的認識仍不足夠,有機會影響他們的健康及使用中醫的意願。

  5. 2020年8月10日 · 政府支持興建的中醫醫院也將在2024年落成,代表中醫在臨牀、教學和研究方面即將有進一步的發展。 除了政府支持,中醫的公眾認可也日益增加。 我們在2015年的研究發現,香港市民對中醫處理嚴重疾病和一般疾病的效果愈來愈有信心。 需求沒顯著擴張 供應卻不斷急增. 然而,中醫市場的供求問題也極需注意。 政府在2017年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下稱《報告》),指出中醫數目在2016年比需求多716人,揭示中醫行業人手過剩。 中醫市場人手過剩可從需求和供應兩個層面來分析。 需求方面,儘管政府協助推動中醫專業發展,但並沒有着力普及中醫,包括進行足夠的公眾教育讓市民認識中醫,以及提供足夠資助予市民使用中醫,導致中醫求診比例長期停滯不前。

  6. 2021年11月15日 · 即時文摘. 2021年11月15日星期一. 談中醫院的落成——從執業試說起中醫教育改革(文:謝智勇、陳皓天、周艷秀、梁煒琦、王淑芬) (09:00) 圖1之1. 本港首間中醫院預計於2025年落成,當局期望中醫院不僅將中醫服務由門診延伸至住院服務,更希望醫院協助推動本地中醫藥教學與培訓。 隨着中醫院落成,中醫人才培訓系統和評估臨牀能力的方式備受關注。 現時香港中醫師的臨牀能力考核,是由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下稱中管會)釐定,畢業生須通過中醫執業資格試(下稱執業試)才可註冊執業。 然而中醫業界多年來均有聲音反映執業試難以準確評核中醫的臨牀能力,如醫師的四診技巧、辨證論治思維、操作技巧等,故建議改革。

  7. 2021年3月2日 · 香港中醫發展20年後,機構中真正中醫高級人員的數目及資歷不進反退。. 反而「實驗人員」、「臨牀證據研究人員」卻不斷增多,形成特殊階級。. 讓香港中醫整體與「循證醫學」愈走愈遠,犧牲業界之餘,更犧牲病人權益,整體呈現的「進一步,退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