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1日 · 退化性膝關節炎初期患者在蹲下去站起來的過程中膝蓋會發生聲響或彎曲到某些角度時感到疼痛患者會覺得走路變得較吃力可能走20幾分鐘就會感到膝蓋不舒服且會漸漸縮短到走10分鐘5分鐘就會感到疼痛。 另一種常見的症狀是在久坐之後, 突然要站起來的瞬間覺得疼痛 」楊志鴻醫師說,「到最後連上下樓梯都很困難,日常活動很不方便,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症狀、分成幾級(按圖細閱👇👇👇) + 8. 臨床上會將退化性關節炎分成幾級: 第零級:健康的關節,軟骨完整。 第一級:有輕微骨刺形成,軟骨完整,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疼痛或不適。 第二級:骨刺較明顯,軟骨仍完整。 患者在長時間行走後會感到疼痛,或在一段時間不活動後會感到僵硬。 第三級:軟骨明顯受損,關節間距開始變窄。

  2. 2022年6月24日 ·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護理膝蓋? 需謹記「60度」和「慢」的2個護膝原則! 護膝關鍵一:60度. 慈濟醫院膝關節健康中心主任呂紹睿提出護膝的關鍵是60度」。 當膝蓋彎曲的角度為30至60度時軟骨會開始互相摩擦當膝蓋彎曲角度超過60度便會磨損破壞軟骨久坐時膝蓋會痠痛是由於坐下時膝蓋彎曲約為90度內側皺襞被髕骨跟股骨夾住並擠壓。 什麼角度會傷膝蓋? (按圖了解👇👇👇) + 3. 護膝關鍵二:慢. 深蹲好傷膝? 呂紹睿指,其實膝蓋的磨損與活動的速度亦有關,雖然膝蓋超過60度會磨損膝蓋,但如果彎曲的過程動作緩慢的話,影響便不大。 因此,若在做蹲、跪、盤坐等動作以緩慢的速度進行,也不會太傷膝蓋。 久坐傷膝,有什麼貼士護膝? (maryeineman/unsplash) 貼士: 1.

    • 九招改善膝蓋痛(按圖細閱👇👇👇)
    • 坐姿膝打直
    • 坐姿墊腳勾腳
    • 站姿墊單腳腳尖
    • 直腿後抬

    當膝蓋周圍的肌力增加了、變強了,比較能吸收膝蓋於負重活動時接受到的衝擊,減少站著,走路,活動之間造成的關節磨損。總之,練習膝蓋附近的肌肉力量,可以打造一個穩定,有支撐性的膝關節,比較有機會能脫離久坐生活,走更長的路。最好的是,生活中可以不需要止痛藥。 相關文章:【膝蓋痛】日行8層樓梯降死亡風險?行樓梯3原則降血糖血壓唔傷膝👇👇👇 這裡我們要訓練的最主要肌群,是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與大腿後側的火腿肌群。針對這兩大肌群,你可以再看看「膝蓋愈動愈痛 – 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與「後腿好緊快抽筋,你得認識「大腿後側火腿肉」」這兩篇了解更多。 另外,也要加強小腿肌肉和髖部的肌群。在過程中,不要趕著做任何動作,慢慢來,一樣一樣好好練習。在這樣的訓練過後,肌肉和關節是會感到比較痠痛一些。倘若你是在訓練...

    鍛鍊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先坐在椅子上,膝蓋彎曲,腳底踏平於地面。慢慢靠著股四頭肌收緊,讓膝蓋打直,而使右腳腳底抬離地面,整隻腳平行地面,但不要讓膝關節有鎖住鎖死的感覺。過程中手可以自然垂放,也可以扶住椅子兩邊。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

    這個動作墊腳尖時鍛鍊小腿肌肉,勾腳的時候鍛鍊大腿後側的火腿肌群,同時也可以讓踝關節活動度變好。先坐在椅子上,膝蓋彎曲,腳底踏平於地面。腳跟勾起來,讓腳尖離開地板,感受大腿後側的肌肉收縮,停留一下,再改成墊腳尖。過程中雙手可以平放在大腿上方。可以兩腳同時練習,也可以一次練習單腳。

    這個動作可以鍛鍊小腿肌肉以及大腿後側的火腿肌群。站直身,兩腳約與肩同寬。勾起左腳讓左膝蓋彎曲約90度。手輕輕扶著椅背,讓右腳腳跟離地,墊起右腳腳尖,停留一下再放下右腳。過程中左腳維持勾起九十度的狀態。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如果覺得單腳練習有困難,可以先練習雙腳著地的墊腳尖。 相關閱讀:【膝蓋痛】強化肌肉治膝痛必學簡單2招 蹲跑跪最易傷膝👇👇👇 接下來的四個動作也可以叫做「髖部四部曲」,其實就是往四個方向訓練髖部,記得,髖部的穩定對膝蓋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希望減少膝蓋痛的時候,我們也要花點時間鍛鍊臀中肌、臀小肌、縫匠肌、髂徑束等圍繞在髖部附近的肌肉群。各位可以再看看「增加膝蓋穩定度,臀中肌可以這樣練」這篇了解更多。

    身體站直,兩腳距離約與肩同寬。右手扶著椅背,收縮臀部肌肉,左腳打直往後側抬起。連續練習8-12次之後再換腳練習。 如果膝蓋曾經受到外傷,很容易突然就腳軟,或是目前膝蓋非常痛、完全動不了、目測看來膝蓋非常腫,就先不要勉強練習。不然,都可以利用這些最簡易的活動,來增加膝蓋附近肌肉的強度。接著,如果你還想要更進一步,請看「膝蓋痛,有退化,該怎麼運動?」這篇,了解更多的運動訓練可能。 相關文章:【關節炎】落樓梯蹲低痛或關節退化 葡萄糖胺2大補充品點食見效?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九招改善膝蓋痛】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3. 2021年5月6日 · 膝頭經常發出聲響而且連帶出現痛楚則可能是關節退化的徵兆。 (圖片:helloyishi) 多吸收膠原蛋白滋養關節 留意體重免加劇膝蓋負擔. 何醫生強調,雖然是老生常談,但飲食均衡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一來能確保營養吸收,二來有助維持體重,減輕關節的負荷。

  4. 2023年8月12日 · + 11. 緩解筋骨痠痛之委中穴取穴膝彎膕橫紋中點於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凹陷處按摩方法雙手大拇指按壓著委中穴按壓著同時屈膝膝蓋往前注意膝蓋不要超過腳趾。 吸氣4秒屈膝往前,吐氣6秒緩慢回到原位,1次至少3下。 功效:可治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風痹、遺尿、轉筋等症,諸證之近於委痹者。 退化性關節炎|吃鈣片不能改善軟骨健康? 醫拆解補鈣護關節炎迷思 退化性關節炎|老年人先有關節炎? 關節保養3要點多吃一類食物 骨質疏鬆|吃鈣片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5. 2022年10月17日 · 為甚麼每次蹲下膝蓋都會發出的一聲但完全沒有疼痛的感覺這是關節退化了嗎? 是不是盡量不要從事爬樓梯、跑步等運動,或是需要補充甚麼營養品保養嗎? 來自台灣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的副主任林頌凱曾在康健表示其實關節所發出的某些聲響是不正常的摩擦所造成的關節磨損關節發出喀喀聲響看似不痛不癢但很多人其實都暗自擔心自己是不是骨質疏鬆或關節脫臼。 「關節發出聲音和骨質疏鬆或脫臼無關,不過和關節炎卻有關聯,」林頌凱指出,關節內軟骨、韌帶摩擦發出聲響的人,日後關節提早退化的比例也會比較高。 而且,女性的關節的確比較容易發出喀喀聲,他表示,這和肌力、骨骼發展、荷爾蒙都有關。 根據統計,女性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比例是男性的三倍。 相關文章:運動健身|肌肉比關節更早退化?

  6. 2023年2月5日 · 台灣亞東醫院骨科醫師陳鈺泓表示許多年長者因身體老化年輕時工作反覆蹲站或過度肥胖等問題造成各種膝關節病變影響行走如果有以下症狀就可能是膝關節退化的前兆建議就醫: - 無法正常走下樓梯必須一步步側走下樓。 - 蹲不下且需兩手撐著膝蓋才站得起來。 - 站久會軟腳。 相關文章:腰痛|直膝彎腰搬重物超傷腰5動作! 背囊未必護脊孭幾重最安全? 👇👇👇. + 8. 注意保暖、用推車搬物 7招保養膝關節. 許多人誤以為「運動」是造成關節痠痛、甚至關節炎的主因之一,其實過度運動會痛,但長時間不動會更痛,因此還是要活動。 藉由適度運動加強肌力,能有效分擔關節的工作,不讓關節持續承受不當的壓力,就能延長關節壽命。 他表示,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注意幾項小細節來保養膝關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