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pubs.rsna.org

      圖片: pubs.rsna.org

      •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內壁黏膜上突起的增生組織,在超音波影像上,呈小結節狀或乳頭狀隆起物,多數病患沒有不適感,通常在例行健檢或是膽結石術後才發現膽囊息肉。 可分為良性或惡性病變,大部分的膽囊息肉為良性病變,部分尺寸較大的息肉可能是惡性腫瘤。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由於膽囊息肉可能是癌變所致不少人因此非常擔心究竟膽囊息肉是否危險是否需要切除?《Hello醫師為您說明膽囊的位置解釋膽囊息肉的原因症狀以及處理和改善方法

    • 膽固醇

      除癌症之外,心血管疾病可說是現代人普遍面臨的健康威脅之 ...

    • 肝臟

      你知道肝臟是僅次於心臟,人體內工作最辛苦的器官嗎?肝臟 ...

    • 膽囊息肉症狀有什麼?
    • 膽囊息肉形成原因?
    • 膽囊息肉會消失嗎?
    • 膽囊息肉飲食要注意什麼?
    • 如何改善膽囊息肉?
    • 膽囊息肉要切除膽囊嗎?
    • 膽囊息肉治療方式?
    • 膽囊息肉切除有後遺症嗎?

    膽囊的位置在人體右上腹肝的下側,主要功能是貯存與濃縮膽汁。當人們吃下肉類和脂肪類食物時,貯存膽汁的膽囊就會將膽汁排出到小腸,以輔助肉類和脂肪的消化。一般而言,超音波檢查時若發現膽囊有突出粘膜表面的鼓起物,都稱為膽囊息肉。 大部份膽囊息肉的病患都沒有症狀,不像膽結石可能會導致膽囊炎或因磨擦膽囊壁而使患者感到不適。只有少數病患會有輕微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以及飽餐後不適感等症狀。 患者通常是在接受腹部超音波時,意外發現有膽囊息肉;或者因膽結石引起腹痛,就醫檢查時一併發現有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是位於膽囊內側壁的贅生物,因黏膜增生形成,形狀是球型或半球形,通常是良性。最常見的膽囊息肉原因是膽固醇堆積,也可能是腺瘤或者是發炎性黏膜增生。 雖然膽囊息肉跟膽固醇堆積有關,但跟飲食、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關係並不明顯,跟其他消化道器官的息肉也沒有相關性。 膽囊良性息肉以膽固醇性息肉最為常見,其他包括炎性息肉、腺肌增生性息肉、腺瘤樣增生息肉等。其中腺肌增生性息肉、腺瘤樣增生息肉有癌變的可能。 至於惡性膽囊息肉,則以膽囊腺癌最常見。

    膽囊息肉會憑空消失嗎?會問這樣的問題,可能是患者遇到「超音波影像顯示有膽息肉,開刀切除時卻沒有發現」,以為膽囊息肉會自然消失。 臨床上,這種情況有幾種可能: 1. 膽固醇型的膽息肉在開刀及病理送檢過程中崩散: 膽囊膽固醇性息肉為最常見的非腫瘤性病灶,又被稱為假性腫瘤,約佔膽囊息肉樣病變的60%,主要形成是由於膽固醇本身的代謝失調,而造成膽汁中膽固醇代謝物的異常沉積浸入黏膜,脂肪的堆積形成黃色的沉積物。有時膽固醇息肉會崩離,而導致類似小的膽結石的併發症。 1. 有時超音波下看到的膽息肉,也有可能是聚集成塊的膽沙或結石: 由於病灶沒有切下來前,無法百分之百確認,但當膽囊切除後,病理化驗顯示是膽囊發炎組織或膽沙。 1. 原本為發炎性息肉: 當膽囊發炎改善,息肉跟著消失。

    如果發現膽囊息肉,飲食上可以考慮遵循以下飲食原則: 1. 避免吃油炸食物。 2. 避免攝取加工食品和精製澱粉,例如甜甜圈、餅乾等。 3. 避免全脂奶製品,例如起士、冰淇淋、牛油等。 4. 避免食用油脂過多的紅肉。 5. 飲食上盡量降低過多的卡路里攝取。若有過重的狀況,可以考慮和緩的減重方式。

    當發現膽囊息肉後,一般沒有特殊的改善方式,主要是視息肉的大小決定後續的處理。1 公分以下的膽囊息肉,以持續觀察追蹤為主。 建議有膽囊息肉者除定期追蹤外,也要注意維持日常健康作息與良好飲食習慣。若常感到上腹不適或飽餐後不舒服,仍可就醫進一步檢查。

    一般說來,良性的膽囊息肉直徑絕多數小於 0.5 公分,惡性的息肉絕多數會大於 1 公分,所以小於 1 公分的息肉只要觀察即可,0.5 至 1 公分間的息肉,要較密切的觀察。 至於是否要開刀切除膽囊,是視膽囊息肉大小而定。不管是哪一種性質的膽息肉,一旦膽息肉大小達到 1 公分以上,或快速變大,因擔心有癌病變的可能,醫師都會建議開刀切除。 因為膽囊癌很難早期發現,且是一種較為惡性的癌症,因此若在健檢中發現超過 1 公分的膽囊息肉,通常醫師會建議開刀切除。

    膽囊息肉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參考 2017 年歐洲指引,1 公分以上建議開刀,1 公分以下,首先要看病人有無症狀、症狀是否為膽囊息肉造成的,若是,也建議開刀。 另外病人年紀若大於 50 歲、有原發性硬化性膽道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廣基性息肉(sessile polyp)等危險因子,也可以考慮開刀處理。若沒有,建議依照以下原則追蹤: 1. 息肉大小介於 0.6 公分至 0.9 公分:半年後追蹤一次,若無變化,之後每年追蹤一次。 2. 息肉大小 0.6 公分以下:1 年後追蹤 1 次;若無變化,則隔 2 年追蹤 1 次。 3. 如果有膽囊癌家族史,或者是 60 ~ 70 歲男性:當初次發現膽囊息肉時,也建議提高警覺,務必定期追蹤。 追蹤的主要目...

    一般而言,膽囊息肉的手術會直接摘取膽囊。膽囊摘除後,還是可以維持健康而有品質的生活。 但切除膽囊後,由於肝臟分泌的膽汁無法貯存,起初因為膽汁直接流到腸道,身體還來不及適應,造成腸道因無法吸收而有腹瀉情況。 此外,若飲食過量,則可能因膽汁分泌不及,使吃下的脂肪類及肉類難以消化,而有腹脹、腹痛等不適。 因此術後最好採取少量多餐,並且少吃油膩的食物。久而久之,身體會慢慢適應,膽管也會產生擴張的代償作用,可以取代膽囊的部份功用,只要不暴飲暴食,一般不需特別照顧。 參考資料來源:肝癌防治學術基金會、馬偕紀念醫院、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好心肝會刊、中山醫院、WebMD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但...

  3. 2024年4月28日 · 1. 少吃高油脂、高糖分食物. 避免吃油炸物甜點等食物可以幫助減輕膽囊的負擔並可能減緩息肉的生長。 2. 多吃高纖維質蔬果. 蔬菜、水果和全穀物,有助於維持消化系統的健康,並促進腸胃道蠕動。 3. 每日三餐按時定量. 暴飲暴食會讓膽囊在短時間內大量分泌膽汁,加重膽囊負荷,增加發炎風險。 按時用餐,有助膽囊規律收縮,分泌適量膽汁。 4. 適量飲水. 適量水分攝取也非常重要,可以幫助維持良好的消化功能和防止膽結石的形成。 看更多: 爵士達人沈鴻元罹膽管癌也很帥氣! 醫:5高危險群要定期檢查 標靶藥精準治療延長存活率.

  4. 2023年10月3日 ·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內壁黏膜上突起的增生組織在超音波影像上呈小結節狀或乳頭狀隆起物多數病患沒有不適感通常在例行健檢或是膽結石術後才發現膽囊息肉可分為良性或惡性病變大部分的膽囊息肉為良性病變部分尺寸較大的息肉可能是惡性腫瘤膽囊息肉有哪些症狀? 腹痛. 飽餐後不適感. 膽囊息肉該如何預防?...

  5. 2019年2月13日 · 膽囊息肉有可能是黏膜增生腺瘤膽固醇息肉發炎性息肉或是惡性腫瘤有文獻報告指出其中 膽固醇息肉發生率占6成 ,所謂的膽固醇息肉就是因為膽固醇結晶沈積附在膽囊內側引起黏膜增生所致。 此外,膽囊腺瘤與膽囊癌則各占在7-8%左右, 至於其它情形則有1/4的機率,例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混合性息肉等。 膽囊腺瘤必須格外注意. 上段文中所提到的「膽囊腺瘤」是一種特別值得關注的膽囊息肉,它雖被認為是非腫瘤性息肉的一種,是良性病變。 但由於其臨床症狀與膽結石、膽囊炎等相似,影像檢查結果又與早期膽囊癌相似,所以必須透過多項精密檢查才能作出確診。 有部分學者認為, 膽囊腺肌瘤是一種癌前病變,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變質成惡性腫瘤的機率較高。

  6. 2023年1月17日 · 膽囊息肉多為膽固醇堆積通常是良性不過有趣的是膽囊息肉與飲食習慣胖瘦血液的高血脂症之間的關聯性並不明顯他補充膽囊息肉與胃腸道息肉也沒有關係而且目前也無法完全確認膽囊息肉的病因不過膽囊息肉會變成癌症嗎林相宏分享曾有位年輕患者持續在門診追蹤一段時間後發現息肉持續變大超過2公分而且息肉裡有血流種種跡象顯示有可能是惡性之後安排轉診手術治療結果確定是腺瘤型息肉」,也就是有癌變風險的息肉。 看更多: 罕見病例登權威期刊:婦狂吐送急診竟是膽結石跑進腸胃道! 醫曝6招防膽結石. 4種膽囊息肉成分. 1.膽固醇息肉. 好發比例最多,有60%左右,也就是超過一半以上的膽囊息肉是膽固醇息肉。

  7. 膽囊息肉 是指由膽囊壁長出來的良性贅生組織膽囊息肉並不少見發生率約在4%左右一般來說膽囊息肉樣病變本身病灶並不太大大部分的病患沒有症狀僅少數病患會有輕微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飽餐後不適感等症狀膽囊息肉的分類: 膽囊良性息肉以膽固醇性息肉最為常見,其依次為腺肌增生性息肉 (adenomyomatosis)、炎性息肉、等;而惡性息肉則以 膽囊腺癌 最常見。 1.膽囊膽固醇性息肉 (cholesterol polyps or cholesterolosis): 為最常見的非腫瘤性病灶(假性腫瘤)約,佔膽囊息肉樣病變的60%,主要形成是由於膽固醇本身的代謝失調,而造成膽汁中膽固醇代謝物的異常沉積浸入黏膜,脂肪的堆積形成黃色的沉積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