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藏頭詩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太宗問於李淳風曰:朕之天下,今稍定矣。 卿深明易道。 不知何人始喪我國家,以及我朝之後登基者何人? 得傳者何人? 卿為朕歷歷言之。 對曰:欲知將來,當觀以往。 得賢者治,失賢者喪。 此萬世不易之道也。 太宗曰:朕所問者非此之謂也。 欲卿以術數之學,推我朝得享幾許年,至何人亂我國家,何人亡我國家,何人得我國家,以及代代相傳,朕欲預知之耳。 淳風曰:此乃天機,臣不敢洩。 太宗曰:言出卿口,入朕之耳。 惟卿與朕知之,他人皆不能知也。 卿必為朕言之。 淳風曰:臣不敢洩露。 太宗曰:卿若不言亦不強,試隨朕入禁宮。 於是淳風侍太宗登高樓。 太宗曰:上不至天,下不至地。 卿可為朕言之。 淳風曰:亂我朝之天下者,即在君側。 三十年後,殺唐之子孫殆盡。 主自不知耳。

  2. 藏頭詩》是唐代 李淳風 與唐太宗李世民口頭對話,當朝 史官 記錄 成書 的一部推測國運的讖語詩作。 前小段為事件起因,後大段推測國運。 作品名稱. 藏頭詩. 作品別名. 李淳風讖語對話. 作 者. 李淳風. 創作年代. 唐太宗 貞觀 七年(634年) 作品類別. 易學·讖語. 創作原因. 推測國運. 著書地點. 長安 大興宮 (今 西安 太極宮) 目錄. 1 作者簡介. 2 原文. 藏頭詩 作者簡介. 李淳風(602- 670年), 岐州 雍(今陝西省 寶雞 市 岐山縣 )人,唐代易學家、數學家, 唐太宗 御用星象學者。 著有《藏頭詩》、《 推背圖 》、《 乙巳佔 》、《萬法歸宗》等。 藏頭詩 原文. 唐貞觀七年,李淳風陪同 太宗 在 大興宮 中散步。 太宗曰:“朕之天下,今稍定矣。

  3. 藏頭詩》 ,中國民間流傳的眾多預言之一,後人偽託是 唐朝 李淳風 所作 [1] 。 雖然名為 藏頭詩 但是並不容易找出隱藏的字句。 內容講述 唐朝 貞觀 七年五月十九日, 唐太宗 向李淳風問起未來世事,兩者一問一答的對話,最後以李淳風說「此後一治一亂,兩兩相至,酉戌之年,人數盡矣,天地合矣。 」唐太宗回道「噫! 朕知之矣。 」作為結束。 《中國預言七種》 清溪散人編, 1915(民國四年) 上海 中華書局,文明書局 發行, 包括藏頭詩. 參考書目 [ 編輯] ^ 謝貴安. 《從謡言到預言: 流傳千年的中國讖謠文化》. 台灣: 未來書城出版社. 1957-06. ISBN 9789867797292 (中文(繁體)). 林宜學:《中國預言之謎》 分類 : . 讖語. 偽作.

  4. 淳風曰:此人頭頂一瓮,兩手在天,兩足入地,腰繫九觔者,身穿八丈衣,龍漢陽皆享福,得安寧,秀士登紫殿,紅帽無一人。. 太宗曰:太平幾何?. 淳風曰:如是者五十年,惜以一長一短,以粗為細,以小為大,而人民困矣,朝野亂矣。. 賴文武二曲星,一生 ...

  5. 藏頭詩》 ,中國民間流傳的眾多預言之一,後人偽託是 唐朝 李淳風 所作 [1] 。 雖然名為 藏頭詩 但是並不容易找出隱藏的字句。 內容講述 唐朝 貞觀 七年五月十九日, 唐太宗 向李淳風問起未來世事,兩者一問一答的對話,最後以李淳風說「此後一治一亂,兩兩相至,酉戌之年,人數盡矣,天地合矣。 」唐太宗回道「噫! 朕知之矣。 」作為結束。 《中國預言七種》 清溪散人編, 1915(民國四年) 上海 中華書局,文明書局 發行, 包括藏頭詩. 參考書目. ^ 謝貴安. 《從謡言到預言: 流傳千年的中國讖謠文化》. 台灣: 未來書城出版社. 1957-06. ISBN 9789867797292 (中文(繁體)). 林宜學:《中國預言之謎》 维基文库 中的相关原始文献: 藏頭詩. 分类 : .

  6. 藏头诗. 作者: 李淳风 唐. 633年5月19日. 姊妹计划: 百科 · 数据项. 太宗问于李淳风曰:朕之天下,今稍定矣。 卿深明易道。 不知何人始丧我国家,以及我朝之后登基者何人? 得传者何人? 卿为朕历历言之。 对曰:欲知将来,当观以往。 得贤者治,失贤者丧。 此万世不易之道也。 太宗曰:朕所问者非此之谓也。 欲卿以术数之学,推我朝得享几许年,至何人乱我国家,何人亡我国家,何人得我国家,以及代代相传,朕欲预知之耳。 淳风曰:此乃天机,臣不敢泄。 太宗曰:言出卿口,入朕之耳。 惟卿与朕知之,他人皆不能知也。 卿必为朕言之。 淳风曰:臣不敢泄露。 太宗曰:卿若不言亦不强,试随朕入禁宫。 于是淳风侍太宗登高楼。 太宗曰:上不至天,下不至地。 卿可为朕言之。 淳风曰:乱我朝之天下者,即在君侧。

  7. 藏頭詩》,中國民間流傳的眾多預言之一,後人偽託是唐朝李淳風所作。 雖然名為藏頭詩但是並不容易找出隱藏的字句。 內容講述唐朝貞觀七年五月十九日,唐太宗向李淳風問起未來世事,兩者一問一答的對話,最後以李淳風說「此後一治一亂,兩兩相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