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 Heho
    • 用手指輕按腳掌正上方中間的血管:一般人都知道在手腕部份可以摸到脈搏,其實,人的腳部也有一個部位可以明顯感受到脈搏。位置就在腳背正中最高點的動脈血管,正常的人只要輕輕觸摸就能感受到脈搏跳動。
    • 檢查手背與腿部、腳背是否青筋暴露:一般人常說的「青筋暴露」的青筋其實不是筋,是 人體皮下可以看見的靜脈血管,當靜脈血液回流受阻、壓力升高時,青筋就會凸起,包括手部、腿部與腳背的青筋暴露,通常會比較容易出現在體形較瘦的人。
    • 緊握拳頭30秒,然後張開手,看手掌顏色:握緊拳頭30秒之後手掌皮膚顏色泛白,一旦鬆開拳頭後如果在3秒內手掌馬上恢復為正常的膚色,就代表心臟血管彈性很好,沒有嚴重阻塞的問題。
    • 經常性的頭暈或頭痛:血管很容易在腦部阻塞,因為大腦中的血管較細,當大腦中的血管阻塞時,很容易導致血流不暢、腦部供血不足與缺氧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引起腦出血、腦梗塞等重大疾病。
  2. 2023年4月14日 · 心血管阻塞(英文:Heart Blockage)是指當脂肪、膽固醇或其他物質因聚積在心血管動脈的內壁上而形成硬化塊,導致血管收窄或閉塞,最終阻礙含氧血液在動脈內正常流動的情況。

  3. 2023年4月11日 · 通波仔 」是心臟科專科醫生最常施行的手術之一,用作治療心臟血管閉塞、冠心病及心絞痛。 不過血管塞了多少,才需要「通波仔」? 心臟科專科醫生高國進說,其實有數得計,並非話做就做;而且並非一勞永逸,如果患者術後仍有三高、仍未戒掉嗜煙酒等壞習慣,導致心臟血管再度收窄,重複做通波仔事小,無法再做通波仔或者引致突發性心臟病事大! 2020 年有 6,561...

    • 血管閉塞1
    • 血管閉塞2
    • 血管閉塞3
    • 血管閉塞4
    • 血管閉塞5
  4. 2021年1月1日 · 台灣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柏森醫師指出,導致下肢血管阻塞的原因主要是動脈粥狀硬化,也就是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血管管徑愈來愈小,使得組織無法獲得充足的血液供應而產生各種症狀。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常見症狀 (按圖了解👇👇👇) + 4. 未即時治療,恐怕要截肢. 黃柏森醫師解釋,除了 足部冰冷、腳麻 以外,下肢血管阻塞進展到中度時會以「間歇性跛行」來表現,也就是在行走一段距離後便感到腿部 痠麻、疼痛、無力 ,必須停下來休息才能繼續行走。 隨著疾病惡化,行走距離將愈來愈短。 尤其是天氣較冷的時候,血管收縮,這些症狀會更加明顯。 隨著血管阻塞程度變高,腿部缺乏養分供應將會導致持續性的疼痛,且一旦受傷,即使是很小的傷口也會難以癒合;若未即時治療,皮膚將缺血壞死,而變成紫黑色,甚至併發感染而需要截肢處理。

  5. 2023年9月1日 · 心臟科專科羅君健醫生表示,當心血管有阻塞,導致心臟供血受影響,便有機會引起心絞痛。 「心絞痛症狀包括在急步行、做運動、上樓梯、搬重物的時候,胸前有壓迫的感覺。 這些壓迫感覺有時會導致下顎不適、手部麻痹,甚至出冷汗。 一般只要停下來或放慢動作,休息一陣子,這些不適的感覺便會消失,這就是典型的心絞痛。 至於心臟血管塞了多少才會引起以上症狀,則沒有既定。 羅醫生說,「當然,若心臟血管塞了兩三成,引起心絞痛的機會不高。 一般而言,血管直徑阻塞超過五成或以上,才有較高機會因供血不足而引起心絞痛。 美國心臟電腦掃描學會亦曾發表指引文件,當掃描檢查顯示心臟血管阻塞兩成半或以下,胸口不適的症狀很大機會和冠心病無關,醫生需要考慮其他導致病人胸口不適的可能性。

  6. 2019年4月29日 · 血管阻塞程度可以透過測量脈波傳導速度及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確認. 而要想知道自己的血管年齡,也就是心血管的硬化與阻塞程度,依據現在進步的醫學科技,可以透過測量脈波傳導速度及頸動脈超音波檢查,來確認動脈血管硬化的程度。 一般而言, 建議40到50歲的人可以考慮開始進行這些檢查。 脈波傳導速度可以直接反映動脈心血管硬化的程度,硬度越高,傳導速度越快, 每增加一個標準差,心血管病變的發生率就會增加4成 ,而且在越年輕的族群越明顯。 至於 頸動脈超音波則是測量頸動脈的內中膜厚度(IMT)做為動脈硬化的指標,正常參考值為(年齡/100+0.3)mm,內中膜厚度每增加0.1mm,爆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就增加15%。 電腦斷層冠狀動脈血管攝影可以更精確診斷動脈阻塞程度.

  7. 2022年7月12日 · 血管斑塊形成原因為何? 3大原因:壞膽固醇堆積,高血壓發炎等。 血管斑塊形成是因為 脂肪(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中,造成血管內部分阻塞而狹窄。 一旦狹窄、部分阻塞,就會造成心肌缺血、無力、胸悶,甚至發生心絞痛。 此病俗稱「狹心症」或「心包油」 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是所謂「壞的油脂」,會沉積在動脈內皮,形成動脈硬化斑塊,阻塞血管。 低密度膽固醇在運送過程中,容易受到血液中自由基的攻擊破壞,變成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 說明:低密度脂蛋白是將膽固醇運送至動脈,因此過量的低密度脂蛋白會造成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中風及周圍動脈疾病. 血管內皮也會因自由基或高血壓的壓力、糖尿病、吸菸等眾多因素的破壞而發炎,釋放出化學物質吸附白血球、血小板、低密度脂蛋白等,容易沉積在破損粗糙的動脈內皮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