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24日 · 袁國勇昨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首次收到安全受威脅訊息是1997年,當時香港正爆發H5N1禽流感,其港大團隊推出快速核酸測試,並在醫學期刊《刺針》發表論文,提出濕市場不應容許販售活家禽,因商販生計受影響而引起反響,期間感到生命受威脅。 稱先後3次收威脅訊息. 直至2003年沙士疫情,港大獲邀診治首批沙士患者,並在深圳東門野生動物市場,追蹤到病毒的中間宿主是果子貍,故提出及早關閉野生動物貿易來控制疫情,但有關建議影響許多果子貍養殖農民和市場攤主的生計,故他第二次感到安全受威脅。 最後一次則與過去3年新冠疫情有關,因新冠病毒的基因排序,與其團體發現的「類沙士蝙蝠冠狀病毒」相似,故野生動物市場一再被認為是疫情早期的爆發源頭,他提出必須禁絕活動物在濕市場販售,建議同樣掀起回響。 再爆疫勢奪多命挫經濟.

  2. 袁國勇等指出,本港已有逾95%人口具防重症免疫屏障,大眾已開始明白新冠肺炎在本港扎根及成為風土病。 雖然仍有約6%人口未曾打針,但這批市民經過一年多之時間仍對疫苗有猶豫,再給予時間仍不會有大改變;社會應尊重這批市民之選擇,但本港復常計劃亦 ...

  3. 2020年6月22日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早前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團隊發表研究報告,喺乘搭港府派出嘅湖北包機返港人士,推算湖北省有二百二十萬人感染新冠肺炎。

  4. 2021年9月8日 · 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在一個網上講座表示,自Delta變種病毒肆虐後,病毒的基本繁殖率(即一名患者能感染多少人),由原始株的2.5,增至7。

  5. 2021年3月7日 · 不過,袁國勇今年已經64歲,而參與臨床測試的年齡限制是60歲,就算疫苗抵港也無法注射。 表示,自己已觀察「復必泰」疫苗一年,從去年2月臨床試驗至今,100萬人中只有10多人有嚴重不良反應,證明疫苗安全性高。

  6. 2022年4月2日 · 政府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近日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提到,本港當務之急是提高疫苗接種率,特別是加快長者接種速度,實現安老院舍的「疫苗全覆蓋」。

  7. 2023年11月2日 · 袁國勇聯同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副教授龍振邦,以及名譽助理教授趙晞揚在文章指出,各界要為未來的大流行作準備,必須有高質科研、足夠基礎建設、迅速應變計劃、完善公營醫療機構及公共衞生與流行病學監察系統,時刻與國際組織聯繫,形容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