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我們幫您了解騙徒的犯案手法,讓您小心提防,以免當局者迷,最終上當被騙。 不想誤中情騙陷阱? 網戀騙案您要知,更要做足防範措施。

  2. 如何分辨假冒來電?. 來電者可能自稱是滙豐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職員,並可能會邀請您申請私人貸款或信用卡。. 如接到報稱來自知名金融機構的來電,務必加以核實。. 應嘗試向來電者索取更多資料:詢問他們所屬部門的名稱及辦公室電話號碼,以及他們是如何 ...

  3. 我们最新的调查发现 1 ,在香港最常见六大骗案中(电子支付、网上情缘、身份盗窃,冒充官员,求职骗案及诈骗电话),超过80%香港人曾经成为骗徒的目标,当中26%堕入骗案,平均损失港币3,800元。 而三成受访者曾遇过网上“爱情骗子”,当中7%受访者蒙受金钱损失。 您觉得7%很少? “网上情缘”所造成的损失是六种常见骗案中最严重的,受害者的平均损失更超过港币4,000元,属所有欺诈案件中最高。 那么,哪些人最容易跌下情骗陷阱? 我们的调查指出,Y世代(25-39岁)比较愿意告诉“网上伴侣”身份证号码、⼀次性密码及银行账户号码,更容易成为网上情缘骗案的受害者。 因为只要向其他人分享其中一项资料,就已经足以令受骗的机会倍增,所以应该更加小心。 防范网恋骗局提示.

  4. 如何防範「社交工程」詐騙. 電話在晚上10時響起,對方自稱是廣東省公安,指您可能已捲入嚴重的案件之中。. 您的姓名似乎在多份非法進出口的可疑商業合約中出現,當局正懷疑,您可能是從事非法貿易的不法分子。. 來電者開始詢問您的財務狀況。. 他知道您 ...

  5. 慎防社交媒體平台的詐騙。. 若您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收到不尋常的訊息,如忽然向您索取金錢或個人資料,應多加小心,透過其他通訊渠道核實發送者的身分,並留意語言、語氣或行為的突然變化。. 您亦可啟用社交媒體平台的安全措施,例如「雙重認證」功能 ...

  6. 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資訊中心. X世代(40-55歲). 人到中年,最易中甚麼詐騙陷阱?. 某晚在看電視的時候,您的電話突然響起。. 您拿起手機一看,是一個「+852」字頭的號碼來電。. 電話裏的人自稱政府機構職員,說得出您的姓氏,還說:「我們懷疑您洗黑錢。. 您 ...

  7. Our latest survey 1 showed that a whopping over 80% of Hongkongers have been the target of the 6 most common types of fraud occurring in the city: digital payment, romance and job scams, identity theft, official impersonations, and bogus calls.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