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17日 · 圖左起許仕仁曾蔭權及任志剛盈富基金02800周三沽空額達5.5億元佔股份成交約7成周二沽空更達13.2億元沽空比率約84%即絕大部份是投資者的沽空成交情況自3月底以來便持續出現市場看法是空軍狙擊大市一定受壓不過了解當中關係時可能會有另一種看法。 盈富基金是追蹤恒指表現的ETF,恒指有50隻成分股,盈富亦跟足比例買齊50隻,但不是沽空盈富,大市就要跌。 簡單來說,盈富基金有發行基制,就如同普通散戶向銀行認購基金,你買100個單位,銀行收了錢,便會增發100個基金單位,然後入市買貨,基金規模亦會同時變大。 到你覺得基金表現欠佳,不想持有了,便向銀行申請贖回,銀行則向基金公司發出指示,要沽出部份手上的貨,套現回來給你,基金規模亦因而縮減。

  2. 2024年4月14日 · 30年後變1.95億元. 巴菲特開立新投資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巴郡)後,這些股份被轉換為巴郡股份。 三十多年中,Kripke夫婦的投資成倍增長。 《紐約時報》在1996年披露這個故事時,他們最初的6.7萬美元已變成價值2,500萬美元(約1.95億港元)的巴郡股票。 鄰居:「財富暴增如原子彈」 Myer Kripke在1997年接受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訪問時說︰. 我們很早就投入了少量資金,然後,錢就像原子彈一樣迅速增長。 1990年代中期,巴郡每股股價在2萬美元至4萬美元之間。 若以每股3萬美元計算,Kripke價值2,500萬美元的股票相當於約833股。 截至2024年4月11日,巴郡股價為616,670美元(美股:BRK-A)。

  3. 2024年3月26日 · 即使是股神巴菲特,投資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他曾經在接受美國著名主持人Charlie Rose專訪時說,在炒股初期他一度沉迷技術分析,8年後才意識到自己用錯了方法。

  4. 2022年8月11日 · 話說約20年前,自問孤寒的顧紀筠,一向不會花錢在衣服、手袋、做facial這些靚的事情上,只會將錢儲起來。 有一次想買份禮物送給朋友,走入Hermes店舖,見到一個皮革較少帆布較多的Kelly手袋,但要5萬多元,於是打算放棄。 「那時候店員的眼神好像覺得我白痴,她用的語氣幾乎是懇求我買:『你買了一定不會後悔。 』」結果她還是買了,當然今天不會後悔啦! 「後來我才知道,基本上不會走入Hermes店內就可以買到手袋,現在更是只for display,那次是刻意擺出來吸引人客買,好難得。 她還順勢問售貨員是否可以訂一個袋。 售貨員與經理商量後,答應讓顧紀筠可以訂一個。 「我問有沒有一些特別的顏色,如紅或綠,說無,只是拿了3塊皮出來,有黑及啡等,我都不喜歡,結果無訂到手袋。

  5. 2023年3月30日 · 1.損失厭惡:總是喜歡確定收益,討厭確定的損失. 正如以上的例子,當所購買股票上漲時,大家都會偏向於選擇獲利退出,落袋為安;當所購買股票下跌時,大家偏向於選擇等待回升,因為此時賣出,意味著將浮動虧損轉為實際虧損,這是一般人不能接受的現實。 為了避免確定的損失,大家甚至變得願意承擔風險。 這也能解釋為何多數散戶手上總是有非常多不好的股票。 2.從眾效應:人云亦云,以為很多人覺得好的就是好. 散戶投資者最普遍也是最難剋服的心理偏向就是從眾心理,在沒有充分了解某項投資時,因身邊眾多朋友推薦或網絡上某個專家的發言就衝動購入,覺得自己不買就不是好的投資者一樣。 事實上,愈熱門的投資反而風險愈大。 3.禀賦效應:賦予自己所擁有資產更高的估值.

  6. 2024年3月21日 · 28歲他在紐約買了第一套公寓,在30歲錢已經年薪100萬美元,31歲,他成為了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之一。 「 成功就像一種癮。 第一次吸煙,你很快就會興奮並產生幻覺,但如果你每天都吸煙,你需要在早上抽10根煙才能重溫那種感覺。 一場婚禮讓Khe明白了成功與野心的代價。 在出席摯友婚禮前夕, 他發現自己後腦勺有一塊巨大的斑禿 ——他壓力太大了,大到頭髮都掉光了。 Khe不得不用黑色塗料掩蓋,塗料卻濺滿了白襯衫。 Khe曾以為錢就是一切,但錢卻無法解決此時的尷尬與無助。 女兒的出生讓Khe堅定了離開的想法,終於他辭去這份光鮮亮麗的工作,「已經失去了玩金融遊戲的熱情」。 點擊圖片放大. 上大學初見上流社會樣貌 野心滋長最後崩潰.

  7. 2020年10月30日 · 最後更新: 2020/10/30 16:05. 分享:. 【孤寒有樣睇】五個面相特徵 助你觀測身邊人是否「孤寒度縮」. 「孤寒」或是「吝嗇」或是「度縮」的人,總會盡大努力保護自己的一分一毫,這樣還算得過去,但若衍生為「小便宜」,甚至彎想盡辦法在他人身上拿著數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