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1日 · 保險是需要經過業務人員行銷的,是屬於被銷售的商品,你不會遇到客戶自己送上門告訴你:「我要跟你買保險」,保險有著需要被銷售的特質,這是我們身處保險業的優勢,也讓科技難以取代保險業務人員。 如何善用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可以協助我們尋找、蒐集潛在客戶名單,觸發他們對產品的好奇心與興趣,卻無法促成購買行為! 原因是,客戶仍然不知道如何決定,到底應該購買什麼保險才好,才是最適合自己。 就如我們去看病的時候,各式各樣的西藥、中藥、成藥在藥房的架子上,請問你到了藥房,要買什麼呢? 或許,你可以用猜的,猜錯了,買到的就是不對的藥物。 所以,我們需要去看醫生,拿到處方,一切的結果就會不同。 金融科技創造的優勢在於,客戶可以擁有教育性、知識性、資訊化的數據分析評估,觸手可及的資源比比皆是。

  2. 2024年4月1日 · 243. 保險行銷集團創立40多年來,我看過很多的從業人員,有的人碰到瓶頸後就停止進步,再也不起半點浪潮;而那些行業頂尖的菁英們,則是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創造出更高的成就。 相信大家都知道杜拜保險大師桑傑,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的業績相當於IDA白金獎的幾倍,但是從2017年起,他開始挑戰一個人達成百倍IDA的業績(即IDA百人榮譽),業績從此節節攀升,今年更是再度創下了單人完成IDA千人榮譽的新高紀錄。 以我對他的瞭解,這恐怕還不會是他的終點。 而同樣是大家熟悉的香港宏利保險南九龍團隊,他們在2020年時成功締造了IDA千人團隊的紀錄,後來雖然因為疫情的緣故有所縮減,但去年又再度急起直追,挑戰在今年達成1,111名IDA會員的紀錄。 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極限?

  3. 2018年7月1日 · 客戶失去對保險業務人員的信任,該如何挽回?. 業務人員的專業與價值要如何具體呈現?. 透過RFC專業講師們的對談,帶領業務人員找出答案。. 數位化的時代來臨,從事保險業者都有感於新時代跟過去不同了,對於保險業務人員或財務顧問如何重新 ...

  4. 2017年12月23日 · 美國壽險行銷研究協會(LIMRA)綜合了行銷、配銷、預測分析及未來性,精算學會(the Society of Actuaries)則為了理解精算師在今日行銷及配銷分析中扮演的角色及如何善用分析學,雙方共同於二 一六年底進行了一項線上問卷調查,合計有來自49家公司的55位受訪者回覆,其中一半以上是精算師,本文即針對此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探討。 分析學在行銷及配銷的應用,是相當多樣性的,5家公司中有4家集中在消費者,有2家則強調他們實施配銷的接觸面,可分為下列3項: .傾向模式(Propensity Model) 許多公司已經建立起模式,去預測及企圖影響消費者或顧客行為,包括了應用、購買、客戶反應、留住顧客、客訴及轉變(定期險轉換到終身險)等傾向。 .消費者和消費者分析.

  5. 2019年1月1日 · 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精算研究所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統計研究所碩士. 經歷:中國人壽執行副總經理、南山人壽副總經理、南山人壽協理. 在高度競爭、多變的時代,轉型思維非常重要。 每一位員工,不分內外勤、前線後台,團隊跨領域緊密整合,分工不分責同心朝向目標前進,才是在高度競爭環境中,不斷成長與茁壯的關鍵。 二 一八年是中國人壽成立五十五週年,透過每一位同仁的努力,再度繳出了一張亮麗成績單,截至二 一八年十一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已正式突破千億元,較二 一七年同期成長88%,前三季自結稅後淨利也突破百億,達105億元,較二 一七年同期成長38%,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近四年資本適足率(RBC)也持續超過300%。

  6. 2024年4月1日 · 巫晉蒶回憶,1998年時,她追隨先生陳禮祥資深集團經理的腳步進入了保險業,除了想要成為先生的助力以外,也想借助銷售建立自信心。 當時正逢亞洲金融風暴,而在她的觀念裡銷售是一份永不失業的工作,所以她願意從銷售保險這個無形的產品開始嘗試。 那個時候馬來西亞從事保險業的大學生很少,保險觀念也不普及。 所以她以一個大學生的身份從事保險工作,就是希望可以透過專業的方式開展這個事業。 經過不斷的積極學習與經營,巫蒶終於將專業的形象徹底落實下來。 她總結自己的經驗,業務員入行最初的3年其實最為挑戰,除了收入壓力以外,還會因為尚未充分的人脈、仍未純熟的銷售能力,而感到自我懷疑。 以巫晉蒶來說,她甚至有好幾次都在猶豫要不要放棄。

  7. 2021年8月1日 · 2位團隊領導人的現身說法, 與業界分享他們突破紀錄、締造佳績的方法與思維。 以團結精神鼓舞團隊,南九龍成功挑戰IDA千人團隊世界紀錄. KOWLOON SOUTH 南九龍九大行星組織架構. 實現「百年南九龍」,千人IDA是實踐的基礎與力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