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原文. 冤報冤趙氏孤兒. 楔子. (凈扮屠岸賈領卒子上,詩云)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當時不盡情,過后空淘氣。 某乃晉國大將屠岸賈是也。 俺主靈公在位,文武千員,其信任的只有一文一武:文者是趙盾,武者即某矣。 俺二人文武不和,常有傷害趙盾之心,爭奈不能入手。 那趙盾兒子喚做趙朔,現為靈公附馬。 某也曾遣一勇士鉏麑,仗著短刀越墻而過,要刺殺趙盾,誰想鉏麑觸樹而死。 那趙盾為勸農出到效外,見一餓夫在桑樹下垂死,將酒飯賜他飽餐了一頓,其人不辭而去。 后來西戎國進貢一犬,呼曰神獒,靈公賜與某家。

  2. 趙氏孤兒》,元朝 雜劇,作者紀君祥。 本劇全名或作《 趙氏孤兒大報仇 》(見於明人 臧懋循 所編《 元曲選 》),或作《 冤報冤趙為楚 》(見於《元刊雜劇三十種》),簡稱《 冤報冤 》。

  3. 趙氏孤兒:. (1)、春秋時代晉國,因前朝的恩怨,大臣屠岸賈鼓動晉景公殺害趙朔一族,只有趙朔妻因身為公主身份,僥倖逃出,並產下一遺腹子。. 趙氏的家臣程嬰和公孫杵臼為了保存遺孤,便以程嬰的兒子代替趙氏孤兒,置於公孫杵臼處,向屠岸賈密告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趙氏孤兒》,元朝 雜劇,作者紀君祥。 本劇全名或作《 趙氏孤兒大報仇 》(見於明人 臧懋循 所編《 元曲選 》),或作《 冤報冤趙為楚 》(見於《元刊雜劇三十种》),簡稱《 冤報冤 》。

  6. 2018年11月12日 · 趙氏孤兒原文及譯文 - 每日頭條. 2018-11-12 由 辰希悅讀 發表. 《趙氏孤兒》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故事,在《左傳》和《史記》中都有記載。 本文摘選自《史記·三十世家·趙世家》。 三十世家·趙世家. 原文. 趙氏之先,與秦共祖。 至中衍,為帝大戊御。 其後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惡來,事紂,為周所殺,其後為秦。 惡來弟曰季勝,其後為趙。 季勝生孟增。 孟增幸於周成王,是為宅皋狼。 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造父幸於周繆王。 造父取驥之乘匹,與桃林盜驪、驊騮、綠耳,獻之繆王。 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見西王母,樂之忘歸。 而徐偃王反,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 乃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 自造父已下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時伐戎,為御。 及千畝戰,奄父脫宣王。

  7. 公主,你聽我遺言,你如今腹懷有孕,若是你添個女兒,更無話說;若是個小廝兒呵,我就腹中與他個小名,喚做趙氏孤兒。 待他長立成人,與俺父母雪冤報仇也。 (旦兒哭科,雲)兀的不痛殺我也! (外扮使命,領從人上,雲)小官奉主公的命,將三般朝典是弓弦、藥酒、短刀,賜與附馬趙朔,隨他服那一般朝典,取速而亡,然後將公主囚禁府中。 小官不敢久停久住,即刻傳命走一遭去。

  8. 2024年3月8日 · 《元刊杂剧三十种》本的题目正名: 韩厥救舍命烈士,程婴说妒贤送子. 义逢义公孙杵臼,冤报冤赵氏孤儿. 本戏忠臣、义士、节妇、孝子,无不凛然如生;忠愤之气,贯彻全篇. 原曲 [ 编辑] 楔子 [ 编辑] 晋国 大夫 赵盾 被奸人 屠岸贾 陷害,诬告谋反,遂被夷灭 宗族 。 赵盾之子 赵朔 为 晋灵公 驸马 ,被屠岸贾假传君命逼其自尽。 赵朔 自尽 前嘱咐 公主 ,若生下儿子,则名为 赵氏孤儿 ,使其长大后为全家报仇。 第一折 [ 编辑] 公主 将 赵氏孤儿 托付给 程婴 , 自缢 而死。 屠岸贾派 下将军 韩厥 把守 驸马 府 门 ,以防有人带出 赵氏孤儿 。 程婴 将孤儿藏在 药箱 中带出,被 韩厥 搜 出。 但 韩厥 不忍心赶尽 杀 绝,于是 自刎 而死。 第二折 [ 编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