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跨性別人士在使用符合他/她們自我認同性別的廁所時,甚至在公共空間使用廁所都面對極大困難; 更加嚴重的是,當跨性別人士使用廁所時,/她們遭受到言語騷擾肢體暴力,甚至在違反個人意願下的性接觸基於不同原因,有相當部分的受訪者沒有進行不確定或不願意接受與性別轉換相關的醫療服務這代表他/她們被排除在香港政府現行更改身份證上性別標記的規定以外這些社會和法律層面的邊緣化為跨性別人士的精神健康帶來影響。 42.8%受訪者出現中等至嚴重程度的抑鬱症狀。 34.7% 受訪者出現中等至嚴重程度的焦慮症狀。 31.2%受訪者表示自己在過去十二個月當中,曾在沒有自殺意圖的情況下作出自殘行為。

  2. 香港跨性別人士在使用符合他/她們自我認同性別的廁所時甚至在公共空間使用廁所 都面對極大困難;更加嚴重的是當跨性別人士使用廁所時/她們遭受到言語騷 擾肢體暴力甚至在違反個人意願下的性接觸基於不同原因有相當部分的受訪者沒有進行不確定或不願意接受與性別轉換相關 醫療服務。 這代表他/她們被排除在香港政府現行更改身份證上性別標記的規定以 外。 只有 5.6%的受訪者已經在身份證上轉換了性別標記,另外有 6%正在處於轉換身 份證上性別標記的階段當中。 75%受訪者同意應政府立法設立男女以外的非二元性 别。 這些社會和法律層面的邊緣化為跨性別人士的精神健康帶來影響。 42.8%受訪者出現中 等至嚴重程度的抑鬱症狀。 34.7%受訪者出現中等至嚴重程度的焦慮症狀。

  3. 變性慾/易性症在醫學上有特別含義,有別於泛稱跨性別的人士,它適用於那些表現出希望以另一性別身份生活及獲接納為該性別的人士,通常伴隨對自己解剖結構上的性徵的不自在感或不適當感,並且希望接受荷爾蒙治療和手術,以便令自己的身體盡量與所選擇的性別一致2。 個人的性別認同( 有時稱為自認性別) 及其被預期以該性別生活的性別(有時被稱為原生性別) 不一致,可引致很大的不安及痛苦。 這些感覺常被稱為性別焦慮症3。 性別焦慮症並非一種個人選擇─這並不是一項生活方式上的選擇。 下文所討論的W 訴 婚姻登記官一案的判詞,以及在香港制訂《性別承認條例》的建議,只與經醫生診斷為有變性慾/ 易性症、並渴望以其自認性別生活的人士相關。 1.3 變性慾/易性症和性傾向有何不同?

  4. 2024年5月15日 · 大多數跨性別人士在工作 [17] 及公共場所 [18] 和在醫療機構求診時 [19] 遭他人歧視 。 許多地方的法律沒有阻止此一情況發生的條文。 [20] 術語及定義 [ 編輯] 美國人Holly Boswell設計的跨性別象徵符號),結合了雄性與雌性的星相符號。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 精神科醫師約翰·F·奧利文(John F. Oliven)在其所著並於1965年出版的參考書《性衛生與病理學》(Sexual Hygiene and Pathology)中首次提出了「transgender」此一用語,並指出以前所使用的用語「transsexualism」「是具有誤導性的,因為性本身不是跨性別的一個重大影響因子」 [21] [22] [23] 。

  5. 2020年7月7日 · 香港性文化學會 / 7 7 月, 2020. 招雋寧(特約撰稿員) 怎樣才算接納? 有學者認為真正的接納是肯與同志拍拖。 加拿大學者發表最新研究揭大眾不願與跨性別談戀愛而即使跨性別受訪者也拒絕與自認女性的生理男拍拖研究人員稱此為偏見又提倡將和跨性別談戀愛的意願視作社會對跨性別接納的指標人研究反映同志群看法. 發表研究的碧凱倫(Karen Blair)是加拿大心理學會同志部門的主席。 他以「人搭人」的方式成功訪問了958人,要知道受訪者將來會否願意與順性別男女、跨性別男女或自覺非男又非女的人談情說愛。 所謂順性別,即內心認同的性別與身體性別是一致的狀態。

  6. 2021年5月14日 · 香港跨性別人士在使用符合他/她們自我認同性別的廁所時甚至在公共空間使用廁所 都面對極大困難;更加嚴重的是當跨性別人士使用廁所時/她們遭受到言語騷 擾肢體暴力甚至在違反個人意願下的性接觸基於不同原因有相當部分的受訪者沒有進行不確定或不願意接受與性別轉換相關 醫療服務。 這代表他/她們被排除在香港政府現行更改身份證上性別標記的規定以 外。 只有 5.6%的受訪者已經在身份證上轉換了性別標記,另外有 6%正在處於轉換身 份證上性別標記的階段當中。 75%受訪者同意應政府立法設立男女以外的非二元性 别。 這些社會和法律層面的邊緣化為跨性別人士的精神健康帶來影響。 42.8%受訪者出現中 等至嚴重程度的抑鬱症狀。 34.7%受訪者出現中等至嚴重程度的焦慮症狀。

  7. 政府一直致力促進不同性傾向和跨性別人士的平等機會,以期在社會上建立共融互相尊重不歧視的文化和價值觀政府積極跟進消除歧視性小眾諮詢小組的建議消除歧視性小眾諮詢小組的建議. 加強推廣反歧視信息的公眾教育及宣傳; 為特定範疇人員提供培訓資源,提高他們對性小眾的認識和敏感度; 檢討並加強相關支援服務; 制訂不歧視性小眾約章,讓相關機構及人士自願採納;以及. 進一步研究其他司法管轄區推行反歧視措施的經驗,包括立法和非立法的措施。 加強宣傳活動. 推廣「 不歧視、 多包容」 的信息,包括在不同的平台播放宣傳短片; 於電視和電台播放有關推廣平等對待不同性傾向及跨性別人士的政府宣傳短片和聲帶;以及. 積極呼籲僱主採納《 消除性傾向歧視僱傭實務守則》(《實務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