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4日 · 正因自己能夠擺脫無「生活」的生活,她希望自己做投行的背景、在投資及理財方面的知識及經驗可以與年輕人分享,令他們重拾對未來的期望。 我覺得年輕人愈早開始理財,對將來改變命運更有幫助。

  2. 2021年6月4日 · 這次的主角施傅,是一位曾經欠債80萬,在跌跌碰碰中成長,終在38歲達到財務自由,回流加拿大與家人享受生活的人。 回顧過去30多年,施傅總結了在投資理財路上令他後悔的8件事,我們看看他的經歷,從中學習。 【要做小富婆揮手區 戒甩「好有同感」的消費習慣 : 按此 】 呢8件事或許你我也有共鳴 . 點擊圖片放大. +5. 1) 婚禮支出太多. 雖然只結了一次婚,施傅卻擺了兩場婚禮。 舉辦一場婚禮,又要花時間又要花費金錢,他提到若當年以結婚的資金用作投資,可以提早開始財務自由的路。 當時為了籌備婚禮,沒有時間研究樓市。 若可以再選擇,他會舉辦婚禮,但資金上會節省點,而婚禮規模亦會縮小一點,因為數十萬元用作投資可以帶來更大回報,這些都是屬於機會成本。 2) 高消費興趣. 施傅喜歡玩音樂及買車。

  3. 2023年5月31日 ·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又譯為柯比意)是20世紀全球公認的天才建築師,他的現代建築宣言《走向新建築》,在機器時代背景下,探索出了建築工業化主題並實現全球推廣。

    • 經濟下行。《南華早報》指,内地中產正承受國家經濟變化的衝擊、失業浪潮席捲城市家庭,收入前景黯淡、家庭財富受到威脅,中產們被迫在支出上轉向保守。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近公佈的數據,今年1~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1.7%。
    • 房地產危機。内地多個地產巨頭爆雷,房價連跌,面臨泡沫化危機。許多中產的財富大部分集中在房產上,同時又背負千萬元的按揭貸款,手中物業的價值隨房價一起下降,但每月需償還的供款數額卻和從前一樣。
    • 未及時適應市場變化。一些中產是企業管理者,曾經的成功讓他們產生了一種自信,認為自己能夠洞察市場,固執地堅持着原有的經營模式,但未意識到市場變化如此迅速。
    • 依賴單一收入來源。有些中產見到自己每月的薪酬都能滿足家庭的開支,以爲有一份穩定的高薪工作就能衣食無憂,但他們卻沒有考慮到這種收入來源的可持續性。當其所在行業受到衝擊,他們作爲個體員工被裁員、失業,就會馬上變為貧窮階層。
  4. 2022年2月10日 · 背景】 姓名:Matt. 年齡:37歲. 職業:自僱人士. 家庭:已婚,兩名孩子分別5歲及8歲. 【現有資產】 銀行存款:750萬元. 債券組合:約629萬元. 退休金累計總值:15萬元. 自住物業:900萬元. 出租物業及車位:650萬元. 兩個物業按揭:700萬元. 債券組合貸款:約383萬元. 【每月收支】 收入. 出租物業及車位:13,700元. 開支. 出租物業供款:8,600元. 自住物業供款:1.8萬元. 其他生活支出:2.34萬元. 【每月結餘】 透支:3.63萬元. 和Matt會談時,筆者留意到他是一個比較審慎及穩陣的人,這解釋了為何他的財富組合中並沒有股票,而且他剛剛經銀行建議而投資了一個債券組合,亦因為利息低,他更利用借貸來增加投資額。

  5. 2021年6月30日 · 發布時間: 2021/06/30 18:46. 最後更新: 2021/07/01 10:02. 分享:. 每個地方都有一個股神!. 在台灣有一位平民股神蘇松泙,是廣為人熟識的散戶高手,沒有任何財務學術背景,亦沒有做正職賺取收入。. 在年輕時曾因參與投資父親的木材生意而負債200萬元台幣 ...

  6. 2019年3月19日 · 撰文 : 李瑩 hket記者. 欄名 : 收息之選. 港燈(02638)公布業績,去年少賺9%,並因公司有龐大資本投資計劃,預告未來數年減派息兩成。 港燈向來都是高息股之選,今次預告減派息,投資者應如何調整投資策略? 現在持有或正在月供,又應否考慮減持? 不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