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醫療券 相關

    廣告
  2. 醫療券計劃的認可服務提供者,長者可使用醫療券作眼睛檢查及驗配眼鏡之用. 醫療券計劃的認可服務提供者,擁有Hoya 及 Essilor 漸進顧問資格,了解不同鏡片的特性

搜尋結果

  1. Medical card. 全 称. 医疗保险卡. 区 别. 医保卡,新农村合作医疗证. 生 产. 银深源等. 卡片介绍. 医疗保险卡 (以下简称医保卡)是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专用卡,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码,储存记载着个人 身份证号码 ,姓名,性别以及帐户金的拨付,消费情况等详细资料信息.医保卡由当地指定代理银行承办,是银行多功能借计卡的一种.参保单位缴费后,医疗保险事业处 (以下简称医保处)在月底将个人帐户金部分委托银行拨付到参保职工个人医保卡上.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精致医疗卡(2张) 医疗卡 的概述图 (2张)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编辑次数: 16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 阿妧云. ( 2023-06-20 ) 出错了,请稍后重试哦~

    • 概览
    • 简介
    • 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范围
    • 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范围
    • 整改意见
    • 奋斗目标
    • 《药品目录》

    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避免或减轻劳动者因患病、治疗等所带来的经济风险。

    综述

    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该《决定》指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的要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包括六个部分:

    是建立合理负担的共同缴费机制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体现国家社会保险的强制特征和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不仅可以扩大医疗保险资金的来源,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单位和职工的责任,增强个人自我保障意识。这次改革中国家规定了用人单位缴费率和个人缴费率的控制标准: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具体比例由各地确定,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是建立统筹基金与个人帐户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社会统筹使用的统筹基金和个人专项使用的个人帐户基金组成。个人缴费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单位缴费按30%左右划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建立统筹基金。个人帐户专项用于本人医疗费用支出,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个人帐户的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

    服务项目类

    1.挂号费、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等。 2.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点名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士等特需医疗服务。

    非疾病治疗项目类

    1.各种美容、健美项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等。 2.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 3.各种健康体检。 4.各种预防、保健性的诊疗项目。 5.各种医疗咨询、医疗鉴定。

    诊疗设备及医用材料类

    1.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PET)、电子束CT、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等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的检查、治疗项目。 2.眼镜、义齿、义眼、义肢、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 3.各种自用的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 4.各省物价部门规定不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诊疗设备及医用材料类

    l.应用χ-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CT)、立体定向放射装置(γ-刀、χ-刀)、心脏及血管造影χ线机(含数字减影设备)、核磁共振成像装置(MRI)、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装置(SPECT)、彩色多普勒仪、医疗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的检查、治疗项目。 2.体外震波碎石与高压氧治疗。 3.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人工晶体、血管支架等体内置换的人工器官、体内置放材料。 4.各省物价部门规定的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

    治疗项目类

    1.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2.肾脏、心脏瓣膜、角膜、皮肤、血管、骨、骨髓移植。 3. 心脏激光打孔、抗肿瘤细胞免疫疗法和快中子治疗项目。

    其他

    各省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价格昂贵的医疗仪器与设备的检查、治疗项目和医用材料。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9-2011年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3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到全国所有困难家庭。 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09年,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从2009年起,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

    制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

    药品费用支出是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医疗保险是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险制度,其保险基金的总量有限,必须在维护基金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发挥基金的利用效率,对在基金支出中占主要部分的药品费用进行控制。采用制定药品目录的办法控制药品费用支出,是由中国目前医药管理体制的现状决定的。中国上市的药品数量大、品种多。截止1997年,中国药品生产企业已达6391家,共生产4000多种西药制剂,8000多种中成药。由于药品流通体制管理不健全,同一药品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国产药与进口药之间价格差异较大,有些药品的零售价格相差几十倍。

    在药品市场管理中还存在着上市药品的质量不一、治疗性与一般保健性药品混同管理等现象。基本医疗保险如果不根据药品的性质、疗效和价格,将参保人员的用药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出现浪费,收支难保平衡。

    通过限定药品的使用范围,控制医疗保险药品费用的支出,是绝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办法。中国公费、劳保医疗从建立初期就对用药范围有明确的限定。从1993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对控制公费医疗费用的支出,防止浪费,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之后,要继续延用这一有效的管理方式。但自1996年《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颁布之后,一直没有进行调整,部分品种老化过时,同时还存在报销范围不适应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现实国情等弊病。因此,需要在《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可参考目前执行的公费、劳保医疗用药范围以及当地疾病谱和用药习惯,对《国家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进行调整。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地区要严格执行《国家药品目录》和本省(区、市)调整公布的药品目录。对本省(区、市)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应根据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和职工的经济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给付办法和标准;对国家和省(区、市)明确规定限制使用范围的药品,应分别作出限制适应症或医疗机构、医师级别或科别的规定。对于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治疗性医院制剂,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充分征求卫生、中医药、药品监督等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后,制定限于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的医院制剂目录和给付比例,并报省级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各级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严格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保障职工的基本用药需求,合理控制药品费用支出。

  2. 医疗保险一般指 基本医疗保险 ,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 社会保险 制度。 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集聚了单位和社会成员的经济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资助,可以使患病的社会成员从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资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防止患病的社会成员“因病致贫”。 2019年3月, 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的《 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 》,2019年底前实现 生育保险 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 [9]

  3. 香港医院管理局(简称医管局)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负责管理 公立医院 及诊所的法定机构,于1990年12月1日根据 香港法例 第113章《医院管理局条例》成立,自1991年12月起,医管局负责管理全港公立医院及相关的医疗服务,并透过 食物及卫生局 局长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而食物及卫生局则负责制定医疗政策和监察医管局的工作。 [2] 香港医院管理局每年接收香港政府拨款,主要职责除了管理公立医院、负责执行香港政府的公共医疗政策外,也会向政府提出如医院收费、所需资源等相关政策建议,以及培训医管局员工、进行医院服务相关研究等。 现任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为 范鸿龄 。 现任香港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为 高拔升 。 中文名. 香港医院管理局. 外文名. Hospital Authority.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下辖的决策局之一。 前身为 食物及卫生局 卫生科。 [6] 2022年5月17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 审议并通过重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架构的建议方案,以期于7月1日起实行。 [4] 2022年6月15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通过新一届特区政府架构重组方案,新一届特区政府架构将由第五届特区政府时期的“三司十三局”增至“三司十五局”,同时增设三个副司长职位强化统筹和推进政府政策。 [5] 其中,食物及卫生局改组为医务卫生局。 [4] 现任局长为 卢宠茂 。 [1] 中文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 外文名.

  5. 医院等级划分标准_百度百科. 收藏. 0. 医院等级划分标准.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医院资质评定指标. 医院等级划分标准,是中国根据医院规模、科研方向、人才技术力量、医疗硬件设备等对医院资质评定指标。 全国统一,不分医院背景、所有性质等。 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医院经过评审,确定为三级,每级再划分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级别,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1] 中文名. 医院等级划分标准. 划分依据. 医院功能、设施、技术力量等. 等级划分. 共三级,每级分甲、乙、丙三等,三级增设特等. 等级标准内容. 五大标准内容. 最高等级. 三级特等. 最低等级. 一级丙等. 目录. 1 医院标准. 2 等级划分. 3 等级标准. 4 评分标准. 分级标准. 分级分等.

  6. 医疗保健_百度百科. 个人中心. 收藏. 0有用+1. 医疗保健.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药师提供治疗相关服务. 医疗保健(PC)的定义是药师直接、负责地提供的与药物治疗相关的服务,其目的是达到改善病人生命质量的确切效果。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医疗保健2115元,占比8.8%。 [1] 中文名. 医疗保健. 外文名. PC. 目 的. 达到改善病人生命质量确切效果. 定 义. 药师提供治疗相关服务. 目录. 1 中国. 2 感冒初期. 3 产妇. 4 健康保护. 5 统计数据. 中国. 播报. 编辑. 在中国,每千人口拥有医生1.5人,病床2.4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