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1日 · 新地擁有3,100萬平方呎農地假設被政府全數徵收則可套現413億元然而,《施政報告公布翌日恒地及新地市值只是增加104億元及69.5億元明顯未全數反映收回農地釋放的價值。 《施政報告》指出,政府將用於工廈重建補地價先導計劃的標準金額補價模式,引入新發展區「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原址換地,簡直是照顧恒地及新地利益的方案。 領取遲來的賞金須10年時間. 而恒地年報已經指出,集團在粉嶺北有三幅土地,合共和60萬平方呎土地符合原址換地條件,可以發展成為303萬平方呎的住宅樓面及44萬平方呎的商場樓面,現時只欠落實補地價金額。 但引入標準金額補價模式後,相信將可加快換地速度。 所以上文指出恒地農地變現價值為594億元只是最保守估計而已。

  2. 2020年9月26日 · 陳啟宗於最新的股東致函剖析了對內地高端客消費模式的見解除了因疫後出現報復式消費內地高消費者群未能外遊令名牌購買力谷向內銷。 再加上外國不大歡迎內地旅客,更加令內地富戶傾向本土消費,再者奢侈品甚少以網購進行,令集團走高檔的商場因而受惠。 只要內地消費力不滅,恒隆仍可穩賺。 投資結語. 恒隆於70年代曾是本地華資地產五虎之一,今日,長實(SEHK:1113)歐洲化,而恒隆內地化,兩者股價走勢亦南轅北轍。 如看好內地經濟未來增長,「內循環」有強大韌力,又相信內地消費持續兩極化,豪華車及奢侈品愈賣愈強,恒隆地產應是一隻食正內需熱的proxy。 不過,散戶要撈貨都要等待「撈底王」股價回軟才起筷。

  3. 2019年9月25日 · 越秀地產今年9月宣佈以人民幣48.8億元和40.3億元向母企收購蘿崗和陳頭崗兩項新地鐵房地產項目51%權益兩家目標公司分別持有位於廣州市黃埔區及番禺區地鐵上蓋物業具備龐大發展潛力

  4. 2022年4月20日 · 政府已經收到13個原址換地申請,其中6宗申請已經獲得接納,這6幅土地分別在新界古洞北第23區及第15區,在粉嶺北第16區(北)、第16區(南)、第13區及第14區,涉及6,000個單位;這6幅土地補價金額估計達300億至400億元。 當中古洞北第23區業主為長實。 參考長實年報,其在北區擁有的農地約120.6萬平方呎,相信部分位於古洞。 即使在發展區內的農地被政府強制收回,長實將獲得每平方呎813.8元的120%作補償,亦可提升長實的資產週轉率。 劃一補地價金額加快發展. 以往發展商和政府就補地價金額角力,成為新界農地發展步伐緩慢的原因。 但早前《施政報告》建議將新界土地補地價金額補準化。 3月底發展局公布將古洞北及粉嶺北補地價劃一為5,574元及5,110元。

  5. 2021年10月19日 · 香港買樓難,到底有幾難? 據金管局剛發表的《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今年第2季的收入槓桿比率升至91.8%的高位;樓價與收入比率攀升至19.6,較1997年的峰值14.6更高,換言之,一個港人家庭買樓須要「不吃不喝」19.6年。

  6. 2019年7月5日 · 陳頭崗站項目現時為荒地一片惟參考鄰近廣州南站的二手樓平均樓價已經高達每平方米20,000元人民幣然而該項目最大賣點為陳頭崗站屬廣州地鐵22號線的一部分將於2020年通車地鐵通車不但帶動人流更可帶動該項目的需求假設未來數年樓價不變越秀在三個項目應佔樓面的銷售金額將達383億元人民幣折合433億港元。 換言之,三個項目的預測套現金額高於約270億元的越秀市值。 在短短四個月內,集團從廣州地鐵手上購得可建樓面達206萬平方米的地鐵項目,倘連同其他地鐵相關項目將達325萬平方米,佔集團現有土地儲備的16.7%及一線城市土地儲備約41.9%。 股息率5厘 有租金及股息. 越秀正在變身鐵路盤概念股,也無損其作為高息股的投資價值。

  7. 2021年8月4日 · 在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是考驗企業抗疫能力的試金石。7月29日,百勝中國—S(SEHK:9987)公布第二季業績,原來營業額及純利已經超過疫情前2019年第二季水平,這點連海底撈(SEHK:6862)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