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給十九歲的我》特輯. 台灣電影. 追念故人. 第二十九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附錄. 作者(按筆劃排序): 安娜、家明、馬欣、韋晢、雀雀、登徒、吳月華、甜寒、葉七城、李卓倫、何阿、袁永康、查柏朗、志華、智廷、蒲鋒、楊元鈴、劉建均、曾肇弘、鄧志堅、鄭政恆、黃柏鈞、張偉雄、黃格煜、李展鵬、李照興、廣隆、喬奕思、嘉銘、譚以諾、賴勇衡、劉德湧、羅展鳳. 購買鏈結: https://hkfilmcritics.boutir.com/i/R7SKd2gAA. Film Critics description.

  2. 2007年6月24日 · 作者 陳嘉銘 2007-06-24. 從高處對城市的俯瞰,促成了兩部電影的互相牽連,互為補足,亦暗含了對香港社會的觀望。. 兩個「反派」佇足高處,以肉眼或望遠鏡對準獵物,彷彿對我城的凝視,卻又多了一重若即若離的異樣感覺──他們既是電影情節內的 ...

  3. 2016年3月30日 · 選老頂阿七杜汶澤飾起初與馬克白一樣沒想過擔任社團的最高領導直至遇上懂得塔羅占卜的舞孃陳意嵐飾),預言他將當上話事人後他立刻對這個龍頭位置充滿野心

  4. 在平靜環境中感受暴力──專訪《從今以後》楊曜愷、區嘉雯 Film Critics description

  5. 2004年9月13日 · 故事開首是記者阿玲李心潔飾以為男友被殺卻被警方及報社描畫成交通意外遂請求飛哥及基仔陳冠希飾幫忙追查。 事件其後進一步牽涉富商兒子與名模女友的地下情,更因名模的死亡意外被警方淡化而似有煙幕;在主角三人眼中,警方與報社已收下富商利益,隱藏事實,亦因此而製造了多角不信任的關係──主角不信任警方與報社,報社員工如曾達時和周老闆亦不相信警方及過氣差人飛哥,警方更不信服於記者與飛哥的曖昧介入。 多方面周旋下去,原來是一場無足輕重的各方想像,如羅生門的各自表述,當中可以是私利的維護(如曾達時最初的息事寧人),也可以是一廂情願的設想(如飛哥貫徹到底的陰謀理論);簡單的說,每個角色未必會說自己是好人,但認定人家一定是壞人。

  6. 2018年10月17日 · 【本文披露劇情】 《無雙》這個名字,據說是來自莊文強導演小時候看過的電視劇《無雙譜》(1981),兩者在劇情上當然毫無關係,卻可用電視劇立意的一句佛語點題:「諸法體狀,謂之為相。 」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表象就是假的,唯有認識本心,才能避過「相」的迷惑。 電影繞不開對「相」(假)與本心(真)的討論,並提出:「極致的假是否能取代真? 」的問題。 本來非常期待莊文強導演新鮮的解答,可惜最後的答題卻流於淺白,叫人失望。 《無雙》最引起話題的,必然是它的雙重敘事結構:真實中的李問如何以證詞脫罪,敘述中的李問又如何認識「畫家」,踏上造假之路。 故事並行,各有懸念,獨立來說,似乎問題不大,只是當兩個故事相連時,本應互相呼應的情節,卻充斥著眾多不合理。

  7. 6 天前 · 賴勇衡 :. 《讓我們酒在一起》(The Old Oak)的香港中譯片名可能令人誤會此片的主題是以酒會友,就像北歐電影《醉美的一課》(Another Round,2020)。. 但《讓》片的原名是英國一家殘破小酒館之名,重點不是喝酒,而是這個社區空間。. 導演堅盧治(Ken Loach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