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最近潘國森寫了一本新書修理陶傑》。. 顧名思義,是挑陶傑散文中的錯誤,修理一下。. 昨天看完了,認為寫得不錯。. 陶傑是著名的大才子,潘國森也是。. 所以書背寫著「才子逗才子」,大有「石破天驚逗秋雨」的味道。. 潘國森最有名的是寫金學評論,如 ...

  2. 蘋果日報 陶傑2006-09-25黃金冒險號 朱門酒肉臭 中國電影億萬金元泡沫化,所謂第五代,老了之後,受到中國政府招安,一個個成為「國家級」大師,進入了「建制」,億萬元人民幣的成本,紛紛打造巨片,為中華民族的盛世「獻禮」。中國導演與官方

  3. 圖一演說中的陶傑 許多人說陶傑是香江第一才子」。 更多人對此表示不滿。 問題不是才子二字稱陶傑為才子」,大概沒有什麼人會反對關鍵處在於第一」。

  4. 2004年04月04日 比 音 速 快 五 倍 的 飛 機 問 世 , 時 速 可 達 五 千 英 里 , 從 倫 敦 飛 雪 梨 , 只 需 兩 小 時 。 但 是 , 為 甚 麼 要 那 麼 快 呢 ? 香 港 人 都 記 得 , 很 小 的 時 候 , 從...

  5. 2006年8月8日 · 蘋果的滋味>故事講述的是:窮困潦倒的建築工人江阿發,被美軍上校格雷的轎車撞傷,在送進如「白宮」的醫院後,被鋸掉雙腿。 但他的一家卻因禍得福,不但得到兩萬元的撫恤金,格雷上校還答應送他的啞巴女兒去美國讀書。 江阿發一家頓時感到自己將來會生活無憂,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就連來探望他的工頭都十分羡慕,還打趣地問他是否故意被撞倒。 最後江氏一家人更在歡樂融洽的氣氛下吃格雷送給他們的蘋果。 黃春明運用了象徵手法,用江阿發在車禍中被鋸掉雙腿,以失去行動自由來換取格雷上校的贍養費一事,來比喻台灣以主權獨立來交換美國的援助。 但事實上美國的援助就如「蘋果的滋味」一樣,「咬到蘋果的人,一時也說不出什麼,總覺得沒有想像那麼甜美,酸酸澀澀,嚼起來泡泡的有點假假的感覺」 (p.103)。

  6. 陽光章三三 小男友 20040525 轉載至 陶傑專欄 黃金冒險號 原來 陶傑 現在 在A報寫專欄 走漏了眼 以後要多多留意副刊專欄了。 這應是近期陶傑寫得最到的小品。

  7. (10月10日是梅艷芳的冥壽,在此分享一些文章,以紀念這位在香港的流行文化方面甚有代表性的人物) 向香港的品牌霸權時代告別 (陶傑2004年1月 張國榮之死,固然全港哀慟,象徵了香港中產階級的自憐,梅艷芳之逝,全民同哭,在集體意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