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17日 · 2020-12-17. 現在的年輕人普遍晚婚就算結了婚也沒有生小孩但他們的家裏可能養了幾隻貓貓狗狗不少人和朋友見面時會各自帶上寵物閒時聊天的話題也離不開寵物手機上朋友圈所發的也多是寵物。 「很多人寧願養貓貓狗狗也不願意養孩子。 」這個話題現在會被許多人談及,就連不少經濟學家亦開始關注這個現象。 「不生小孩生活更瀟灑」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楊暢,最近就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取名為「你選擇養娃還是養寵? 」的圖表,顯示自今年二季度起,寵物/寵物食品及用品的銷量同比直線上升,而孕婦用品/孕婦裝、營養品的銷量開始一路下滑。 「覺得這兩個數據有點意思,所以簡單做了個圖。 」楊暢如此表示。

  2. 2005年4月15日 · [2005-04-15] 日美聯手研製隱形戰艦 放大圖片 圖為美國正在研製的隱形戰艦模擬圖。 (網上圖片) 日本外務省周四宣佈,日本已和美國達成協議 ...

  3. 2005年4月15日 · [2005-04-15] 科學家成功複製冠軍馬 放大圖片 全球第二匹複製馬今年2月誕生。(英國廣播公司) 科學家宣佈全球第二匹複製馬誕生,牠是世界耐力賽 ...

  4. 2021年5月24日 · 政府統計處2018年進行調查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66號報告書的數據顯示全港住戶飼養的貓狗數目分別為18.41萬隻和22.11萬隻合計約有40.5萬隻與2005年的數據相比幾乎是翻了一倍可見愛飼養寵物貓狗的港人越來越多在這份統計中全港約有24.2萬個住戶有飼養貓狗佔所有住戶的9.4%其中飼養狗的住戶佔所有住戶的5.7%飼養貓的住戶佔所有住戶的4%。 也就是說,在全港每10個住戶中,就差不多有1個家中有飼養毛孩。 在住戶飼養貓狗中,平均年齡分別為6歲和6.9歲,他們大部分由住戶在寵物店購買或由親友贈送。 值得留意的是,住戶領養而來的數據並不樂觀,飼養狗隻和貓隻的比例都未超過兩成,「領養代替購買」的倡議仍有待深入人心。 讀文匯報PDF版面.

  5. 2020年3月13日 ·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成祖明)警方以往以手寫的形式向違例泊車者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俗稱「牛肉乾」),上月共發出14萬張,按月增加四成。 不過,在2015年至2019年間,約有6,000張至9,000張「牛肉乾」因手民之誤等原因而註銷。 警方為減少有關問題,將於下周一(16日)起推行「電子定額罰款通知書先導計劃」,發出電子「牛肉乾」,以提高執法準確度。 灣仔、將軍澳、深水埗警區將率先進行此計劃,約60名交通督導員參與,預計於4月中擴展至全港21個警區,屆時共340名交通督導員參與。 列印告票曝曬數月不褪色. 警方昨日向傳媒示範發出電子「牛肉乾」的程序。

  6. 2015年1月3日 ·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為計劃進行成效研究發現服務使用者在自尊感社交焦慮和就業效能感均有改善。 「重拾動力-動物治療青年計劃透過不同形式的動物治療」,包括治療犬探訪寵物美容及動物活動等協助隱蔽青年踏出家門及增加與人接觸的機會負責進行計劃成效研究的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黃蔚澄表示,「動物治療能幫助隱蔽青年在自尊感社交焦慮及就業效能感上有正面的改變。 逾半參與者完成後能就業. 黃蔚澄表示,在68位曾參與動物治療的隱蔽青年中,超過半數的參與計劃的隱蔽青年,在完成計劃後都能夠找到工作,失業率由88.6%下降至34.1%,而9.1%人亦再次回校上學。

  7. 2017年4月18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寵物是飼主的心頭肉,當牠們生病或受傷時,自然要尋求獸醫接受西式診治,但面對骨刺、前庭綜合症及神經受壓等慢性疾病時,中醫中藥及針灸或有助調理。 本報記者走訪接受中醫中藥針灸治理隻的飼主,均認為中式治療有助紓緩病情。 擁有獸醫針灸師證書的獸醫曹曼華指出,為貓針灸的方式與人類相近,但因為體型細小致穴位會較為接近,要小心下針,針灸後會因應動物情況而配發西藥,希望發揮中西合璧的最大效果。 不過,傳統中醫師以未曾為動物針灸為由拒絕評論,僅提醒消費者要到有註冊獸醫的場所接受任何診治。 貓因為意外或年老而出現慢性疾病,最常見是神經系統導致後腿難發力或前庭綜合症致頸項歪斜等,單靠西醫藥物治療難以紓緩,反而中醫針灸可作輔助治療。 針灸20次 「腳震好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