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2日 · 撰文: 李泳榆. 發布時間: 2024/03/22 08:00. 最後更新: 2024/04/11 18:21. 分享:. 團體醫療保險不只有利大型企業,對中小企的人才增長、業務發展亦大有裨益。. 「招人才、搶人才、留人才」是各位老闆「相當頭痕」的重要課題。. 近年公營醫療系統負荷過重 ...

  2. 2023年9月26日 · 37%打工仔沒有團體醫療保障 中小企居多 解構團體醫療的3大迷思. 根據2021年工貿處數字顯示,香港的中小企超過34萬,為120萬人提供就業機會。. 另外,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全港超過 358萬勞動人口當中,只有約62.3%僱員 (約233萬的員工) 享有由僱主提供的 ...

  3. 2024年2月19日 · 自願醫保如何選擇? 市場上的自願醫保計劃琳瑯滿目,消費者要選擇一個合適的計劃並非易事。 對於尋求實用全面、高靈活度醫療保障的年輕在職人士,他們可考慮市場上一些能提供主要醫療項目全數賠償的計劃,不設分項限額。 這類計劃一般可全數賠償一系列住院(普通房)及出院後的醫療費用,受限於每年及終身保障額,個別計劃可保證終身續保。 投保人可因應需要選擇計劃級別、自付費、及自選附加保障如門診保障及牙科保障,設計專屬自己,符合時機、預算且「啱啱好」的醫療保障。 個別計劃亦會容許投保人在指定情況下,減少、移除、甚至豁免保單的自付費,更提供一系列提升身心健康的保障項目,配合不同人生里程碑及健康需要。

  4. 2023年10月25日 · 分享:. 【醫療保險】團體定個人 Why Not Both?. 真實個案詳解. 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難免會出現變化,若有僱主提供團體醫療保險,是否就可確保萬無一失?. 公營醫療需求升 年增新症90萬個. 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漸趨普遍,令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 ...

  5. 2023年7月6日 · 香港很多人因為沒有公司醫療保險,傷風感冒的時候需要自費去私家門診,少不免數百元起跳的診金。. 現時市面上有不少門診保險是獨立出售,有助港人降低醫療開支,除了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外,部份更涵蓋X光診斷及化驗、物理治療、跌打,甚至是門診 ...

  6. 2023年12月15日 · 1. 保障範圍和福利: 可以根據員工的需求和公司預算,確立保障計劃的涵蓋範圍,包括住院、手術費用、門診醫療等。 同時,亦可考慮會否提供附加福利,例如牙科保健、身體檢查等,適當的保障範圍可以確保員工在需要時能夠得到適切的醫療保障。 2. 自付額和共付比例: -考慮自付額: 自付額是員工需要支付的索賠金額,僱主可以根據預算和員工需求來設定適當的自付額。 較高的自付額有助減少低價值索賠的次數,從而降低索賠率。 -共付比例: 共付比例是保險公司和員工攤分索賠費用的比例。 通常,較高的共付比例可以鼓勵員工謹慎使用保險,減少不必要的索賠。 例如 : 共付比例為80%,則員工需要自付20%的索賠額。 3. 保險公司:

  7. 2019年2月4日 · AIA做法是否合理? 大部分都市人或多或少腸胃上總有點問題,症狀持續或問題嚴重時,醫生很多時會建議病人進行腸胃鏡手術。 但當做完手術,病人遞交住院單到保險公司賠償時,很多人可能被保險公司調整賠償額或甚至拒賠。 保險公司提供的原因是個案入了醫院做腸胃鏡手術,而入院進行腸胃鏡手術並非「醫療需要」, 以上述情況並不單是在AIA保單賠償時出現,而是眾多保險公司都有可能講用。 第一疑問:為何入院做腸胃鏡手術並非「醫療需要」? 要解釋因腸胃鏡手術需住院的「醫療需要」,首先我們先要了解何謂腸胃鏡手術。 腸鏡或胃鏡手術,簡單來說是通過一條很長很長的特製攝錄內視鏡頭,經病人的口腔(胃鏡)或肛門(腸鏡)進入胃部內或腸道內,醫生可透過鏡頭實時看到腸胃內部情況,例如有否潰瘍,或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