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6日 · 他曾經在接受美國著名主持人Charlie Rose專訪時說,在炒股初期他一度沉迷技術分析,8年後才意識到自己用錯了方法。 炒股前8年專注技術分析. 眾所周知,巴菲特11歲時就初嘗炒股票的滋味,但甚少人知道他到接近20歲才認識正確的投資策略。 當然,他人生的大部分財富更是50歲後才賺取的。 在訪談中,巴菲特提到,他在11歲開始炒股之時,專注技術面分析,而非研究相關公司的業務。 他把股票走勢繪製成圖表、大量閱讀有關技術分析的經典書籍。 在頭8年,我認為重要的是預測股票的走勢並預測股市。 19歲才知方法錯誤 轉向價值投資. 直到19歲左右時讀到價值投資之父Benjamin Graham的《聰明的投資者》(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巴菲特才意識到:「我的想法完全錯誤。

  2. 2023年5月10日 · 發布時間: 2023/05/10 10:25. 最後更新: 2023/05/10 10:25. 分享:. 每年5月,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投資旗艦巴郡(美:BRK)的股東大會,都會獲得大批投資者的關注。. 因為在會上巴菲特與其老拍檔芒格(Charlie Munger)一如以往出席,回答股東的提問。. 在今年的 ...

  3. 2024年4月28日 · 撰文: 葉雨. 發布時間: 2024/04/28 11:00. 分享:. 芒格的致富哲學:不要試圖變「聰明」 而要保持「不愚蠢」. 智力經常被視為財富成功的關鍵,但巴菲特搭檔、巴郡已故副董事長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提出了一個反直覺的投資策略︰如果你想變得富有,就不要 ...

  4. 2021年3月22日 · 一開始大學師兄介紹她加入一間公司,學習炒股系統,當時是以公司資金作炒賣,收入並不穩定,要與公司資金的賺蝕掛鈎,賺錢與公司對分,蝕錢則要「拉上補下」。 在首個月,她從炒股中為公司賺得1萬多元,約3至4個月後,她已為公司賺得6位數字,3年後她離開公司轉做全職炒家,平均月入6位數字。 她表示,入行半年,市好的時候,平均月入有6位數,市靜時,平均月入也有5位數。 輸得多時讓自己冷靜. 在炒家生涯中,Katie形容2015年是一個大時代,當時贏及輸最多都是那一年,「試過一日炒6位數,1個月內賺得6位數」,亦試過在年中一日輸3至4萬元,面對風高浪急,她自言當時膽子亦因此練大了。 當市場平靜時,炒賣牛熊窩輪的風險會較大,難免會遇上輸得比較多的時候。

  5. 2024年5月15日 · 2. 誰要報稅?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即使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只要收到報稅表,便要在限期內填妥並交回文件。 同時,不論全職、兼職或是炒散,以銀行過數抑或現金出糧,所有應課稅收入(例如薪金、工資、佣金、津貼、花紅、額外賞賜、僱主提供居所的「租值」及退休人士所收取的退休金等)都需要如實申報。

  6. 2024年3月25日 · 前華爾街交易員Vivan Tu深知投資的價值,27歲時成為百萬富翁。 很多人都想在退休前成為百萬富翁,甚至更富有。 但Tu表示:「不要為了退休而儲蓄,而是要為了退休而投資。 她指出,無視他人意見、著眼於長遠是富人保持和倍增財富的幾種方法。 其中的的基本理念都是:你應該有效地投資你的錢,讓它不斷增長。 她說:「真正的富人不會去買一輛華而不實的林寶堅尼.....他們會用同樣的錢買一棟兩户複式樓,然後出租。

  7. 2021年10月15日 · 現任輝立資本管理董事,從事證券業超過20年,目前專責基金管理,管理資產超過10億元。 擅長評析宏觀經濟,為讀者發掘優質倍升股。 個人著作包括《股市是平的》、《炒得精叻》及《投資先知》。 播出日期:8月30日至9月3日. 第一集黃瑋傑恒指中期走勢分析 最淡可見甚麼水平? 第二集: 黃瑋傑分析騰訊技術走勢 再現升浪可能性低? 第三集: 避開監管風險 黃瑋傑教你揀受惠國策股! 第四集: 港交所滙豐安踏波動市下點部署? 即睇黃瑋傑詳細分析. 第五集: 嚴守紀律限制虧蝕 黃瑋傑:投資心態比技術分析更重要. 陳永陸. 人稱「陸叔」,在金融界擁有超過46年經驗,是香港著名股市評論人及投資策略顧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