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9日 · 各位電腦玩物的讀者朋友,不知道大家目前會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追蹤最新的文章呢? 我能想到的大概有幾種方式: 1. 利用 Feedly 等 RSS 訂閱工具 ,在統一工具中,自動接收電腦玩物的全文更新。 社群時代,你還在手工訂閱嗎? RSS 不是臉書演算法解藥,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垂直閱讀與實踐. 2. 把電腦玩物加入瀏覽器書籤 ,每隔一段時間想到時,主動打開來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文章。 3. 在 Facebook 上 追蹤電腦玩物專頁 ,接收部分新文章通知。 4. 把電腦玩物當作資料庫 ,有時候需要找資料時,打開來搜尋相關主題文章。 5. 利用電子郵件訂閱 ,在郵件中接收電腦玩物的全文更新。

  2. 2020年8月2日 · 完整. 一次性. 先說結論,這個習慣的流程是: 我每天會固定早上、下午各打開郵件、即時通一次,一旦打開就會完整檢視當下還沒檢視過的內容,並且針對每一條內容做出快速的判斷或決定。 「快速」,快速判斷或決定的意思,就是利用郵件、即時通的功能(可參考本文前段所附的教學文章),「快速決定」 這封郵件是要跳過不處理? 延後到某個時間處理? 放入專案系統等到正確流程再處理? 還是當下就能快速處理? 我不要花很多時間「處理每一封郵件」,這樣反而會耽誤到許多更重要的工作,所以當我打開郵件、即時通,我不是真的要在上面花很多時間,而是要「快速做決定」,判斷有沒有真的緊急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就放入之後的工作流程。

  3. 2016年12月3日 · 學會如何寫一封精準商務郵件的七條法則. 作者: Esor Huang 12月 03, 2016. 在這個即時通滿天飛,也有各種企業溝通平台(如 Slack 、 JANDI )的時代, 寫一封精準有效率的郵件,還是商務工作上必備的技巧。 即時通就是即時通訊,適合快速的討論事情,但即使如企業溝通平台都還是有瑣碎、發散的缺點(參考: 我們真要用 LINE 談論公事嗎? 小心即時反害了工作效率 ),而這些缺點在交代一件重要、複雜的任務時,都還是不如一封電子郵件來得明確又精準,並且可以「留下有效的備忘錄」,這是郵件的優點。

  4. 2020年10月9日 · 這是我常常在 時間管理課堂 上遇到的學員提問,這個問題有兩種主要的解決辦法,要看那個讓我們感覺燃燒殆盡的問題點出在哪裡,然後對症下藥。 事實上,我自己也經歷過許多次這樣的故事,下面就是我會使用的方法,幫不同情況解套。 精力問題,如何不累? 現象與我們的慣性行動: 回到家裡已經非常疲倦,感覺頭痛,身體也很勞累,眼睛睜不開。 這時候因為不甘心回家什麼都沒做,就開始想辦法提振精神,但沒辦法全力集中精神的情況,最後往往在一些低產值的行動中度過。 甚至當拖過一些非常想睡覺的時間點,到了更晚時,精神反而來了! 結果真的需要睡覺了,反而睡不著。 於是第二天又因為睡眠不足,重複這樣的疲勞循環。 可以採取的改善行動: 這時候我採取的方法是,不如早點睡,第二天早起! 是的,就是這麼直覺而簡單。

  5. 2017年2月9日 · 下面我就來解釋。 「類別」可以幫郵件加上特殊色彩的標籤,讓特殊情境的郵件有特殊顏色,並且在收件匣中改成用「類別排列」,就可以「 收納摺疊 」不同類別的郵件。 例如我現在需要專注在「下一步行動」,我就可以把其他類別的郵件清單收起來,收件匣看起來就簡潔多了。 Gmail 上也有類似的顏色標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 Gmail 如何幫專案郵件自動分類? 自動畫重點顏色? 「類別」就是 Tag 標籤的概念,一封郵件「 可以加上兩種以上類別 」,假如有一封郵件是「下一步行動」,但是又需要「會議討論」,那使用類別就能同時加上這兩個顏色標籤。 但是如果使用資料夾,就只能一個郵件放一個資料夾。

    • am730 post1
    • am730 post2
    • am730 post3
    • am730 post4
    • am730 post5
  6. 2012年9月9日 · 郵件管理第一步,就是把重要、不重要的郵件區隔開來,並且讓重要的郵件永遠保持排序在最頂端,隨時可以使用、提醒 (參考: 如何讓你的重要郵件不要淹沒在Gmail信件海中? 我的心得分享 )。 以Gmail來說,我會在收件匣的下拉選單裡,開啟【優先顯示重要郵件】,這樣收件匣中就會多出一個置頂的欄位,專門過濾、擺放那些重要的郵件。 02.讓「緊急」重要待辦郵件 保留在收件匣最上方隨時提醒. 處理過的、不重要的郵件我都會從收件匣上清空,這樣除了之前說的海闊天空外還有一個好處:讓真正重要的待辦郵件不會被干擾、不會混雜(參考: 每天清空 Gmail 收件匣的 10個 待辦郵件清單處理法 ): 讓收件匣頂端只有最緊急、最重要郵件的待辦清單.

  7. 2019年12月13日 · 這個是「計畫的筆記」。 但是當我實際做這道食譜時,每一步做了什麼? 這一步和計畫有什麼不一樣? 我的份量調味有什麼改變? 我跳過哪個步驟沒做? 這些則是「記錄的筆記」。 我們往往會做一點計畫的筆記,但一旦開始做,卻很容易忘記去做「記錄」的筆記。 規劃的筆記固然重要,但「記錄的筆記」卻是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關鍵。 隨時記錄: 即使我們還不擅於規劃, 但是起碼「記錄的筆記」,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的。 我的方法很簡單,不一定要有什麼嚴肅的筆記規則或格式,但如果能夠記得快,但又保持清晰、有層次,可以讓任務的日誌更有參考價值。 通常我的記錄步驟如下: 開一則任務筆記,同個任務的記錄應該都在同一則筆記中。 一邊做,一邊記錄做了什麼步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