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運動解說. 開始時,以單手撐起身軀,前後腳放凌空抬起身軀成一直線,保持平穩;腰部、臀部別墮下,另一隻手舉高揮動Flexi-bar。 過程需注意收腹、手臂垂直,每邊手做45秒至一分鐘。 此動作有效鍛鍊全身及核心肌肉,更有效改善平衡。 此動作有助收緊手臂bye bye肉。 開始時,前後腳站立,雙手放後,垂直手臂,握實棒身中央位置,手腕骨保持自然弧度,開始揮動Flexi-bar。 過程收緊腹部,放鬆肩膀,固定手臂、手肘及肩膀(別晃動手臂),只用手腕陰力震動棒身。 此動作做45秒至一分鐘。 揮動Flexi-bar時,手臂伸直,手腕骨需維持自然弧度,別過分屈曲或彎下,固定手腕及手肘關節,若需曲臂,則要保持微曲,固定關節,「唔好又曲又直」,否則很難令棒身震動。 相關文章.

  2. 2022年1月10日 · 高強度間歇訓練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簡稱 HIIT) 是透過循環地間歇鍛煉高耗能運動及間歇休息而大幅度提昇燃燒熱量的運動方法。. 鍛煉者透過這方法訓練會令肌肉感到疲勞,然後在休息時大量消耗氧氣及熱量。. 當高強度間歇訓練持續一段短時間後便會 ...

  3.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亞洲蹲」——最近朋友圈被一個動作刷屏了。 什麽是「亞洲蹲」? 標準動作是指在全腳掌著地的情況下,下蹲到最低處,大小腿折疊,臀部靠近腳跟的蹲姿。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有的人能完成「亞洲蹲」,有的人卻不能呢? 真的只有亞洲人才能做? 「亞洲蹲」真的只有亞洲人才能做? 在外國網站上有「為什麽只有亞洲人能做亞洲蹲」的提問,根據一項調查稱,只有13.5% 的美國人可以做到亞洲蹲,而其中不是美籍亞裔就是瑜伽狂。 「亞洲蹲」真的只有亞洲人才能做到? 該網站上,很多國外網友認為,歐美人普遍身材太壯腿太長,導致他們下蹲不靈活。 不過,經過訓練,大部分人還是能夠很輕松「亞洲蹲」的。 在國外健身論壇上,「亞洲蹲」成為一種能夠舒筋活絡、減肥塑形的潮流方式。

  4. 2018年5月29日 · 雷雄德指出,適能導師證書課程共有11個科目,包括解剖與生理、運動心理學、急救及運動創傷處理等,也有重量訓練實習課,學生有理科底子會較容易上手。 他說學生來自不同背景,有紀律部隊人員、營養師、護士、物理治療師等,其工作涉及適能,希望增進相關知識。 他舉例,很多人喜歡跑步,但不懂配合飲食增強表現,修讀適能課程有助學生增值。 除了培訓有意投身健體行業的學員,此課程亦有運動愛好者報讀。 文國明 (Michael)有12年業餘長跑經驗,為增進運動科學知識,他2017年3月報讀適能導師證書課程,將於2018年10月取得修業證書。

  5. 明醫網 > 傅卓明物理治療師. 古典體操是一種源自古希臘的體能訓練方法。 相傳古希臘的斯巴達人 ( 即三百戰狼)為了訓練戰士對抗入侵的波斯大軍而發展出古典體操這種獨門鍛煉方法。 古典體操的特點為無需使用任何健身器械,就算獨處狹小的室內空間亦能進行訓練,其透過以自身重量抵抗地心吸力達到鍛煉效果。 有別於現代體操 ( 現代體操演變自古典體操) 以比賽及觀賞為主,古典體操的每項鍛煉均以發展實用力量為原則。 筆者自從於幾年前讀過美國Paul Wade 所著有關古典體操的入門書籍《Convict Conditioning》之後,便一直轉研古典體操的各種訓練方法,發覺古典體操能真正令習練者的體能變強,令身體變得更健康更年青。

  6. 1 天前 · 中菲近期在南海對峙位置包括仙賓礁,內地《環球時報》昨引述知情人士稱,菲律賓以「確保中國不會在仙賓礁填海造地」為藉口派遣的海警船,已在仙賓礁潟湖內維持靜止長達45天,實質上「準坐灘」仙賓礁。

  7. 2 天前 ·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容樹恆,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現為威爾斯親王醫院骨科顧問醫生,專注於運動醫學及關節鏡手術等有關工作,亦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隊醫。 (patrick@ort.cuhk.edu.hk) 上月我以隊醫身份和香港中學生運動團隊,到內蒙古參加三年一度的全國中學生運動會。 到外地當隊醫不下數十次,每次的挑戰性真的各有不同。 這次的挑戰源於位處海拔1,000多米以上的比賽城市包頭,它雖算不上是高原氣候,但天氣乾燥,相對容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及哮喘病發,加上當地醫療技術較落後,所以我們必須事前做好準備。 幸運地這次香港學界體育聯會的事前預備十分充足,令我得到歷來最順利和最愉快的隊醫工作經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