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即時新聞. 要聞. 兩非常任法官辭任 終院:續委合適人選 稱因港政治形勢 郝廉思:續對終院獨立性有信心. (2024年6月7日) 即時港聞. 正生書院下月7日停運 政府:未收正式通知 強烈譴責林希聖陳兆焯惡意炮製停運事件. ( 2024年6月7日 23:47) 開眼. 市民提名 官方認證 首爾未來遺產 記錄生活痕迹. 日期:2024年6月7日. 想像香港「未來遺產」 日期:2024年6月7日. 深水埗回眸黃霑故事 汲養分「在時代自處」 日期:2024年6月7日. 鏡頭記錄微小個體 陳巧真「踱步」板間房 方寸間尋「家」的意義. 日期:2024年6月7日. 「死蛇爛鱔」創意迸裂 重組潘惠森昆蟲宇宙. 日期:2024年6月7日. Friday Planner似曾相識. 日期:2024年6月7日.

  2. 2024年5月1日 · 英文. 2024年5月2日星期四. Editorial:Easing Headwinds Benefit the HK Stock Market. 圖1之1. 【明報專訊】HONG KONG'S BATTERED STOCK AND PROPERTY MARKETS have recently both shown signs of recovery. Not only has the property market ended its ''10-month falling streak'', but the stock market has also taken a turn for the better.

  3. 2024年5月6日 · 提及今次外訪行程,陳茂波指,今屆亞開行理事會年會業務會議的主題包括如何協助成員國應對氣候變化及發展數字經濟,他在會議上分享香港的做法如何有助開拓資金及擴闊投資者基礎,稍後當局會邀請成員國來港參與工作坊,向他們分享經驗及相關知識,相信同時有助向本港商界及專業服務提供更多商機。 他又說,今次外訪期間與格魯吉亞財長會面,談及格魯吉亞正大力推動商貿投資,認為香港商界相當有機會到當地發展,例如輸出專業服務或幫手籌組資金等。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陳茂波.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政府上周公布,本港第一季經濟預估增長2.7%。

  4. 2024年4月18日 · 拜登上周已數次表示對中國的經濟戰略將愈趨強硬。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引述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拜登威脅對中國課徵更高關稅,比較像政治工具而非經濟手段。

  5. 2023年12月8日 · 投資策略. 下一篇 上一篇. 周凱旋:李嘉誠前年已料港經濟一落千丈. 【明報專訊】香港首富李嘉誠「紅顏知己」、維港投資創辦人周凱旋噚日出席活動個時講到,李嘉誠曾經喺2021年初提醒佢,「山雨欲來風滿樓呀,之後經濟會一落千丈」,建議佢投資組合嘅公司12月前做好延長runway capital(跑道資本,即初創企業所需運作資金)。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6. 2023年12月14日 · 【明報專訊】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準時召開,提出多項經濟新政,證明所謂二十屆三中全會推遲召開的原因,是對當前經濟困境束手無策的說法不實。 從央視新聞聯播畫面看,中央各部門和各地大員齊聚北京京西賓館會場,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和香港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卻未見現身,可能與香港前一日的區議會選舉及國產商用客機抵港展示等活動有關。 從會議電視畫面看,代表港澳辦出席的是副主任王靈桂,代表香港中聯辦出席的是副主任尹宗華。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明報跨年大激賞 限時優惠. 訂閱低至74折及. 豐富禮券回贈. 立即訂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7. 2024年5月7日 · 下一篇. 外匯基金首季獲利543億 連賺兩季 余偉文:美減息不確定高 續採防禦策略. 圖2之1 - 外匯基金今年首季投資收入543億元,外國股票和債券錄正回報, . . . . . . (鍾林枝攝) 【明報專訊】金管局昨日在立法會會議披露外匯基金今年第一季表現,未計當季長期增長組合投資估值變動,錄得投資收入543億元,連續兩季錄得正回報,不過較對上一季的1201億元減少逾半。 首季投資收入來自外國股票和債券,港股錄得投資虧損,不過上述資產表現自4月以來逆轉。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認為,市場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難以估計今年餘下時間表現,當局續以高防禦、機動的管理策略,保持足夠流動性應付金融風險等。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