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4日 · 現時市面上有不少門診保險是獨立出售,有助港人降低醫療開支,除了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外,部份更涵蓋X光診斷及化驗、物理治療、跌打,甚至是門診手術及癌症治療。 10Life編輯團隊分析比較了市面10款門診保險,以便協助到大家選購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其中包括有: AIA友邦(註1)、Blue、Blue Cross 藍十字、Cigna信諾、HK Life香港人壽、Prudential保誠、YF Life 萬通、Zurich 蘇黎世。 首先簡單比較各份門診保險之基本保障及保費。 圖表1:門診保險比較(醫療網絡、普通科門診、專科診症、中醫門診) *假設投保人為35歲非吸煙人士,並以下列產品中較高級別的計劃作比較. 大部份設自付費 保費較便宜.

  2. 2022年9月26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2/09/26 11:54. 分享: 醫療行業在疫情下面對資源短缺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同時也促使業界在逆境中加快數碼轉型。 在疫情肆虐的過去兩年間,亞洲區內的智慧醫院正快速崛起,紛紛透過人工智能技術(AI)來提高醫療成效,從而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並提升服務質量。 鑒於亞洲醫生與人口比例相對較低,透過科技來提高臨床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2019年G7國家平均每1,000人中有2.84名醫生,韓國為2.46名,中國為2.24名,印度僅為0.93名。 由於疫情限制醫療旅遊的機會,醫院為使居民能夠在當地獲得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正面臨著龐大壓力。

  3. 2022年8月4日 · 一. 物理治療賠償. 購買任何保險,都要弄清楚其賠償機制。 個人意外保險一般會設有醫療費用限額(Medical Expense),無論是物理治療、跌打或其他受保治療方式,均會全數計算在這個限額當中。 舉例來說,假如每宗意外醫療費用限額為20,000港元,投保人看了兩次物理治療,每次1,000港元,並看了一次約800港元的跌打,醫療費用限額便會剩下17,200港元。 假設受保人受傷,需接受8次物理治療,若每次費用為600港元,總費用為5,400港元。 以下6款產品的賠償次數最多。 比較6款意外保險物理治療賠償保障(港元) (假設投保人士為35歲文職人士) 點擊圖片放大. 從上表可見,意外保除了就每宗意外醫療費用設限外,當中個別治療方式亦會進一步設限。

  4. 2019年3月19日 · 自願醫保計劃(VHIS)主要透過標準化醫療產品、保障未知的已有疾病、提供退稅誘因等,鼓勵更多市民自願參與住院保險,使用私營醫療服務,長遠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自願醫保如無意外在4月登場,若有興趣的市民,不妨比較自願醫保計劃與一般醫療保險,兩者之間究竟有何差別,看看該如何選擇。 首先,參與的保險公司提供的住院保險產品,必須獲食物及衞生局認可。 然而,即將推出的自願醫保產品類型有兩種,分別是「標準計劃」及「靈活計劃」,兩種計劃必須符合10項保單最低要求,包括在保障範圍、保單條款及賠償限額上,均設有標準化的規定,不過有幾項差異,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1. 保證續保至100歲. 保險公司決定是否批出醫療保險的保單,大多視乎投保人的年齡、性別、生活習慣(有否吸煙)等,從而衡量出應付保費多少。

  5. 2024年1月18日 · 10Life是個保險比較平台,為用戶提供專業及中立的保險資訊。 10Life團隊有精算師、保險產品專家及醫生顧問,致力解構各種複雜的保險產品。 我們着重對消費者重要的因素,釐訂保險產品的評分準則,透過客觀的數據分析,計算出保險產品的評分。 =====. 邊間銀行存息最高,有咩條款限制? 立即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即時攞料. 理財最前線. 直擊港人北上成風 連垃圾桶都在深圳買 香港人「其實好無奈」? 撰文 : Chris Pun 10Life總編輯. 欄名 : 保險解碼.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保險種類 投資型保險 財富及資產管理 退休規劃產品 財富及退休規劃 港元定期存款 儲蓄產品 債券 虛擬銀行 退休.

  6. 2021年7月1日 · 本港偏頭痛患者為數不少,腦神經科醫生袁孟豪指出,統計上每8個人中有一人罹患偏頭痛,數字普遍。只是患者習以為常出現頭痛,無為意這就是偏頭痛。 袁醫生解說:「與壓力性頭痛、三叉神經痛等原發性頭痛,偏頭痛是較痛的,痛感達致中度至嚴重,量化為數字,0至10分(10分為最痛)可高達7 ...

  7. 2022年7月15日 · 近年來政府為支持香港優質醫療服務用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加上不少香港長者選擇在大灣區退休養老於是政府在2015年便推出試點計劃讓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可以使用醫療券支付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内地唯一合作醫院指定科室提供的門診和醫療護理費用。 該計劃2019年起便成爲恆常化。 港大深圳醫院醫療券計劃詳情. 獲發金額 現時,每名年滿65嵗或以上合資格長者每年可獲發2000港元的醫療券金額,每年未用完的醫療券金額可累積至其後年份使用,累積上限為港幣8000元。 計劃限制及注意事項 1.該計劃只可用于指定科室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並不適用于大型手術、住院服務及需要預先繳費的醫療護理服務。 2.醫療券只可用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指定科室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的費用,不可純粹用以購買物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