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3日 · 港初創研發 本地禁用攻海外 3Kg摩打 單車變電動征山. 陳昱駿以普通單車裝上CYC X1 Pro的原型示範爬坡,顯得馬力充足,其起動加速性能的確甚有電單車味道。. (黃志東攝). CYC X1 Pro的設計十分緊湊,淨重在3公斤以內,但最高功率達到3000W,扭力高達180Nm。. 這是 ...

  2. 明報馬經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賽馬資訊,包括勇敢夢想、雷神、潘頓等名駒名師的動態,以及香港賽馬的歷史和發展。

  3. 2024年1月22日 · 【明報專訊】渣打半馬拉松30歲男跑手昨日完賽近50分鐘後暈倒,送院不治。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前院長蕭粵中稱,年輕跑手因劇烈運動引致心臟停頓,較大可能由先天、隱性心臟病造成,而視乎不同體質和運動習慣,以及有否充分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運動後相隔一段時間亦可病發。 教大健康與體育學系副系主任雷雄德稱,半馬跑手要跑至少一至兩小時,身體或需24至48小時復元,呼籲不應忽視賽後風險。 計及昨日,渣馬舉辦26屆賽事以來共錄得6名跑手死亡 (見表),曾兩度需召開死因研訊,均裁定事主死於自然。 最年輕24歲男死者吳卓諭於2015年跑至臨近終點暈倒,送院一日後不治,消防處其後按死因裁判官建議,在救護車配備自動心外壓機。

  4. 2023年1月12日 · 香港中文大學2022年12月14日發表歷來第三份「2022香港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報告卡」,分析57個國家及地區過去10年的58份研究數據,透過12項核心指標評級,包括整體體力活動水平、靜態遊戲、健康體適能等。 報告顯示,香港兒童和青少年整體體力活動水平的評級為D-,僅25%達每日運動60分鐘的標準,較2018年的C-下跌3級,次於新加坡、美國、日本等地。 肥胖一項維持2018年的D-評級,代表學童超重或肥胖仍嚴重。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本身是醫生的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表示,疫情下社交距離措施、停課等安排令兒童及青少年運動大減,整體健康受影響。 Quicktake. 調查發現本港24.3%成年人體能活動不足;15歲或以上人口19.5%有高血壓,15%血膽固醇過高.

  5. 2021年9月9日 · 本地運動發展面對的挑戰. 挑戰 1. 只重精英項目? 現時精英運動員與非精英運動員所獲的資源相距極遠,政府精英運動項目的資助以成績為本,運動員在國際賽表現愈好,獲得評級愈高,資助亦愈多。 反之,若不能維持成績,項目會被降級,甚至失去政府資助。 一些不被納入精英系統的項目,運動員的培訓、器材等要由運動員自行負擔,部分項目 (如足球)雖有龐大群眾參與基礎,但由於國際賽成績不佳,只能獲得有限資助,不少二三線運動員因缺乏支援而不得不放棄運動生涯。 民政事務局體育專員楊德強2021年8月9日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政府並非只支持取得獎牌的運動項目,過往多年政府對各體育總會有恆常資助,目前有60個體育總會獲康文署資助,有20個表現較好的項目獲納入體院的精英培訓制度。

  6. 2023年7月3日 · 小馬王國提供由小馬、中馬至成年人騎乘的大馬,教練多為全國各地退役運動員及教練,有4年以上教學經驗,學員中80%是3至12歲,練習騎術之餘亦要參與馬匹的照料、刷洗、備鞍等工序。 童匯稱,小馬王國的理念是要培養學員「騎士精神」,有愛心及責任感。 她續稱,學習馬術特別能培養毅力,因練習過程相當枯燥,需要學員不怕困難、向目標前進。 潘興則稱,馬術初學者開始可能全憑興趣、覺得「好玩」,但在馬背上練平衡感時,就可能因用力不當而渾身痠痛,每天進步只有一點點,「意志力差一點也學不下去」。 童匯強調,若孩子只是「貪玩」會很難堅持,要走上競技之路,以通過等級試、贏比賽為目標,學騎馬才更有意義;除了成功感,馬術成績也有助以運動員身分申請升學。

  7. 2023年11月2日 · 【明報專訊】墨西哥鈍口螈是一種可愛的兩棲蠑螈,嘴巴永遠掛 蒙羅麗莎般的微笑。由於頭部長出3對羽狀鰓,像有6根角一樣,所以坊間又稱牠作「六角恐龍」。進食時,牠們可愛的微笑會迅速變成吸塵器,吸入獵物,如甲殼動物、軟體動物、昆蟲卵和小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