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19日 · 無論是申請新信用卡、開戶、或是貸款等等,只要是跟信用有關,對方幾乎都會上聯徵中心查詢你的個人信用如何,有沒有什麼不良記錄之類,你一定也會好奇長時間下來,自己的信用到底好不好,特別是你正打算申請一些金融服務,這其實透過網路就能查了,而且只需要讀卡機 + 自然人憑證,下面就來教你怎麼操作。 補充:每個人一年只有 1 次免費線上查閱,第 2 次以上會收取 80 元的成本費用。 教你申請聯徵中心的「個人信用報告」,了解自己的債務、信用紀錄狀況. 點我前往聯徵中心的「個人信用報告」網頁. 準備好讀卡機與自然人憑證之後,打開聯徵中心的個人信用報告,首次會需要安裝中介程式,點擊確定就會開始下載安裝檔: 接著就照畫面只是安裝完成:

  2. 警方指出近期陸續接獲2家大學與學生報案控訴遭假冒通訊行業務員的林姓男子詐騙謊稱只需被害人申辦手機或購買筆電等3C產品並填寫無卡分期貸款合約書就能賺現金5000元。. 但多名學生以為簽約就能現賺5000元,林男還跟他們佯稱說不需要繳分期,他 ...

  3. 3 天前 · 2022 年 05 月 26 日. 日前 蘋果日報 獨家報導,某翁姓男大生今年年初以「一起來賺錢」話術洗腦同學,申辦無卡分期購買iPhone手機交給他轉售,每支最高可賺5千元佣金! 他聲稱會幫忙繳貸款,但只繳兩三期就避不見面,受害人直到被資融公司催繳才知受騙。 受害人陸續找上翁男父親要錢,怒告翁生詐欺。 受害人約80名,詐騙金額近6百萬元,檢警單位正介入調查中。 過去打開報紙,四處都是門號換現金的小廣告,隨著各大電信去年起加強門號銷售不當行為的懲戒與防堵,不當門號換現金的歪風略有收斂。 不過,這起無卡分期買iPhone的詐騙手法與過去門號換現金的話術與手法幾乎同轍,看來當初門號換現金的詐騙集團已經由原本鑽門號申辦漏洞轉到無卡分期上了! 什麼是「無卡分期」呢?

  4. 2021年11月27日 · 不少民眾最常接到甚麼貸款優惠存款VIP專案存錢送XX等等推銷電話通常是來自銀行或是金控集團內部優質客戶名單交換而來。 只要是被某金控集團或是銀行列入優質客戶名單,就容易一天到晚接到其關係企業的推銷電話,掛也掛不掉! 舉例來說,民眾在Cosco好市多辦了張國泰世華聯名卡,不久之後就會接到許多來自國泰金控集團轄下公司的推銷電話..。 B.接到「一接起就掛斷」電話,成為電銷業者有效名單: 隨著電話行銷的盛行,為讓電話行銷人員撥打的電話是有效電話號碼 (活人),電銷業者會透過「篩號機/電話自動外撥」,將取得一批電話名單進行電話自動撥號確認該名單中哪些是有人接的去彙整成”有效的名單”轉交給電銷人員開始進行電話行銷。

  5. 根據外媒報導,香港一間跨國公司的財務人員收到一封來自該跨國公司位於英國的財務長的訊息,郵件內容提到需要進行一項秘密交易,本來該員工有警覺認為是詐騙郵件。 不過後來他參加了視訊會議後,發現會議裡的人有他認識的同事們,所以放下警惕並同意匯出總共 2 億港幣 (約 2500 萬美金)的金額。 該財務人員透過 15 筆轉賬將 2 億港幣分別轉入多個香港銀行帳戶。 該名財務人員更是在視訊會議發生的一週後聯繫跨國公司總部核對的時候才發現出了問題。 目前香港警方沒有透露任何有關被騙 2500 萬美金的公司或員工名稱的詳細資料。 不過根據報導該名員工因為視訊會議上的其他人長相、聲音都很像他認識的同事,理所當然認為其他的人也都是真人,因此他才同意匯出那麼多錢。

  6. 3 天前 · 說穿了這通常就是地下錢莊業者取代過去以信用卡假刷卡真借貸的小額借貸手法掛羊頭賣狗肉的花招這類業者會以收回手機為幌子申請者必須提供雙證件與銀行存摺.付給辦理者的現金會先扣取5%-8的手續費每萬元只付92009500元但往後每10天如果有使用手機不僅得付通話費還必需繳交高達5到8分的月息而由於手機申請者的證件已被押在業者並被拿來辦理自動轉帳一旦手機停話遲未付息或銀行帳戶裏無法自動扣繳上門催繳的就不是電信業者而是以通信行為掩護的地下錢莊業者了欠地下錢莊錢, 會有啥下場, 就不多做解釋了! B.辦門號賺佣金, 你的門號要付費, 我的門號可賺錢? 辦門號賺佣金, 就是傳銷手法. 天下沒白吃的晚餐, 小心掉入老鼠會的陷阱. 3.申辦門號不繳費, 會有什麼後遺症?

  7. 2022年1月22日 · 根據Whoscall統計2021年全球詐騙電話與簡訊查詢辨識量已達到4.6億次較前一年再增58%而持續高居不下的詐騙量恐成為後疫情時代下的詐騙新常態」。 詐騙簡訊隨著挾帶低成本、高到達率的特點,不僅在2020年逐月飆升,2021年後的成長力道也未見減緩,使得全年詐騙量維持高峰。 全球電話詐騙量在2021年成長三成,觀察各地區的大宗或特殊電話詐騙事件,台灣因股市持續升溫,使得股票投資詐騙獨步全球;香港、馬來西亞、韓國則皆爆發多起假冒檢警的詐騙;而日本則出現獨特的「維修詐騙」,除了先以電話假冒電力公司預約檢查時間外,詐騙集團更直接前往民眾家中,藉故維修名義收取修繕費行騙。 全球簡訊詐騙群起、騙術在地化發展! 泰國、韓國、日本深受惡意App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