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每年九月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結果十一月公布。如果未被取錄,就於十二月申請「統一派位」,結果於來年六月公布。以下列出過去數年的派數據(自行分配學額及暫定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布的數字,小一派位總學額是推算出來的)。

    • lasalle小一派位結果08-091
    • lasalle小一派位結果08-092
    • lasalle小一派位結果08-093
    • lasalle小一派位結果08-094
    • lasalle小一派位結果08-095
    • 小一統一派位結果公布程序
    • 叩門還叩門 記得要註冊
    • 2020年小一統一派位結果
    • 分析往年小一派位結果 了解中獎機會

    第 1 步:查看派位結果

    教育局會在每年6月左右公布該年入讀小一的統一派位結果。派位結果會在放榜當日,在全港的統一派位中心公布。家長須返回早前提交《選校表格》的同一間統一派位中心,查看派位結果。

    第 2 步:領取《小一註冊證》

    查看派位結果後,家長可同時在該統一派位中心,領取《小一註冊證》。

    第 3 步:入學註冊

    大約1至2星期內,家長就要到被派中的小學註冊。留意家長註冊時,要帶同《小一註冊證》及其他所需文件,才能成功辦理手續。如果家長未能在指定日期內註冊,將會被當作放棄學位。 疫情特別安排: 受疫情影響,教育局會以郵遞形式,將統一派位結果及《小一註冊證》寄給家長,並安排家長分批回校註冊。家長可留意教育局網頁,了解最新安排。

    如果家長未有在限期內註冊,就會被取消學位,學校會將該學位留給叩門學生。因此,即使有多不滿意獲派的小學,家長都應先完成註冊,至少有學位在手。註冊後仍可以向心儀小學叩門,如果成功獲取錄,只需返回已註冊小學取回「註冊證」並取消學位,再到成功叩門學校重新註冊即可。 相反,如果家長過了註冊限期後才後悔,都不可補回註冊,只能以叩門方式重新考入。而且萬一叩門失敗,無辦法之下就只能降底要求,向還有學額的小學入手,可能比原先獲派的學校更差!

    根據教育局公布資料,2020年度的小一統一派位共有26,793名學童參加,有73%學童獲派首三志願,比往年稍跌0.1個百分點。 統一派位獲派首三志願學童,連同自行分配學位成功獲派的學童,2020年整體滿意度為85.4%,顯示能入讀心儀學校的比率不俗。

    小一統一派位結果的數據,會由教育局每年於派位後公布。家長可參考過往的申請人數及成功率,與本年度的作比較,以預測該年的競爭率。 統一派位申請人數愈多,競爭自然愈大,更影響家長填表時採取保守還是進取態度。想知自己參加的那年統一派位申請人數,可參考該年自行收生及過往的派位結果。

  2. 1 天前 · 小一派位︱讀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 李元元就讀的幼稚園是位於跑馬地的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是一所傳統、很有愛的學校。根據學校網頁介紹,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創校於1986年,課程以兒童為本,從遊戲中學習,以提高學習興趣、啟發創意思維,並著重品德教育,培養孩子以愛待人 ...

  3. 3 天前 · 2024/25年度一統一派位結果於今、明兩日(6月5日、6)放榜,一大抽獎結果永遠有人歡喜有人愁,2024年一派位共有19,204名兒童參加,而獲派首三志願共16,083人,比例約為83.7%,較去年略高。

  4. 3 天前 · 一統一派位結果今日出爐,今年共有19204名學童參加派,教育局表示獲派首三志願比例近84%,創26年新高,有獲派第三志願的家長表示會到至少3間學校「叩門」,期望兒子能入讀「最心水」的學校,亦有「高才通」家長到小學「叩門」。 記者今早到位於油麻地一間小學觀察,該校今早9時開始 ...

  5. 為配合「智慧政府」策略,教育局已將小入學申請全面電子化。. 已登記成為「小一入學電子平台」用戶及以「智方便+」綁定帳戶的家長,可於2024年1月22日至28日透過該電子平台辦理選校手續及於2024年6月5日早上10時起查閱統一派位結果。. 家長桌面: https ...

  6. 2024年5月31日 · 教育局昨公布本年度共19204名學童參加一統一派位,較去年減少1151人,在甲部和乙部分別有2149人及17055人獲派學額,共有16083人獲派首三志願,佔參與派總人數約84%,創下自1998年以來的26年新高(見附表)。 連同21086人經自行收生階段獲派學位,本年度整體滿意率合計高達92.2%,較去年微升1個百分點,並連續兩年超過9成。 跨境生方面,本年度共有196人獲派一學位,較去年增加91人。 整體滿意率連續兩年逾9成. 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的整體滿意率連續兩年逾9成,身兼小學校長的津貼小學議會主席蘇炳輝認為,學生人口持續下跌,加上家長的選校心態改變,學生更容易獲派心儀的學校,「家長比以往務實,不是只選擇名校,而是按子女的能力選擇合適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