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7日 · 現年71歲的劉國權於1987年加入公司,1994年2月上任行政總裁,出任佐丹奴國際CEO長達30年。 資歷方面,劉國權持有理大工商管理博士學位、加拿大卡加里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香港大學佛學碩士學位。 他加入佐丹奴前,於加拿大私營及公 營機構有超過12年的管理及會計經驗。 周大福企業持股24.57%,為佐丹奴國際單一最大股東,而佐丹奴兩年多前尋求私有化,劉國權表態不同意周大福企業決定,令雙方意見分歧浮現公眾之前。 周大福企業今年2月提出罷免議案,EGM前兩大獨立投票顧問Glass Lewis 和ISS都建議股東反對,令EGM決議結果增添變數。 (第二版加入上周五公告) 退休積滿Fund. 【退休積滿Fund】女性投資|全職媽媽ETF投資攻略 減息必揀乜板塊? 美股咁做實冇死? 相關文章:

  2. 06:45. AIC 2024|瑞銀股票策略師:Gen AI料28年起將生產力增速每年提高1% 看好兩隻半導體股. 提供最新國際新聞、香港新聞、財經新聞、地產樓市新聞, 美股即時新聞、即時夜期、中國新聞及科技新聞等。.

  3. 2022年10月10日 · 今次涉事倫敦項目為Vauxhall Square的混合用途計劃,總建築面積約13.3萬平方米,包括住宅、酒店及宿舍、辦公室、零售及休閒,目前主場地的發展項目尚未動工。 富力稱不會因第二次交易錄任何收益. 富力地產於今年3月向遠東發展出售英國倫敦項目及目標公司貸款,但9月初宣布根據買賣協議購回項目。 遠展預期富力地產購回交易將產生1090萬元英鎊(約9,615億港元)收益淨額,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富力稱,公司不會因第二次完成而錄得任何收益或虧損。 富力指出,公司對發展項目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透過進行第二項出售事項,集團將有更多的時間評估進一 步方案,以從目標集團取得附加價值。 【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金沙中國、石藥集團、三生製藥. 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

  4. 2020年10月9日 · 股市. 發布時間: 2020/10/09 18:30. 分享: 利豐委任馮裕鈞為執行主席及彭焜燿為新行政總裁。 利豐(除牌前編號:00494)宣布新的領導層任命,即日起行政總裁馮裕鈞接替馮國綸擔任利豐集團執行主席,原為總裁的彭焜燿將出任利豐集團行政總裁。 馮裕鈞是馮氏家族第四代成員,於2014年成為利豐行政總裁。 利豐指,馮裕鈞出任執行主席後,將監督集團的整體業務,以及與集團的新合作夥伴緊密合作,包括物流倉庫營運商和投資機構普洛斯(GLP)以及京東 (09618) ,以提升集團的數碼解決方案和探索新業務機會。 彭焜燿於1999年加入利豐,並於2019年獲晉升為利豐集團總裁。 馮國綸表示,彭焜燿表現卓越,在過去十年成功發展及壯大集團的物流業務,亦非常欣賞其一絲不苟的執行力。

  5. 2024年2月23日 · 佐丹奴國際2022年獲主要控股股東周大福控股提出以每股1.88元收購要約,但 主席兼行政總裁劉國權及執行董事陳嘉緯表明無意接受收購要約沽股 。 當時佐丹奴第二大股東、持股超過5%的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表示反對。 消息稱尋求罷免劉國權有4大原因. 佐丹奴國際稱,根據公司細則第58條,任何持有不少於十分之一的任何一名或多名股東任何時候有權透過向董事會或公司秘書發出書面要求,要求董事會召開股東特別大會,以處理有關要求中指明的任何事項。 有消息指,要求罷免劉國權主要有4個原因: (1)佐丹奴近年收入及經營溢利不斷收縮,2022年止10年間,銷售額跌近3成,而經營溢利跌近5成。 (2)市場競爭愈趨激烈,H&M,Uniqlo興起已嚴重打擊本地服裝零售品牌生意。

  6. 2022年12月1日 · 股市. 發布時間: 2022/12/01 10:04. 最後更新: 2022/12/01 10:54. 分享: 【佐丹奴709】鄭志剛辭任佐丹奴非執董. 周大福控股早前收購佐丹奴 (00709) 失敗後,佐丹奴宣布,新世界發展 (00017) 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及陳世昌已辭任公司非執行董事職務,以投入更多時間處理其他業務及個人事務,即日起生效。 董事會宣布,周大福企業行政總裁兼周大福控股董事曾安業,以及周大福企業高級副總裁李志軒,將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亦自12月1日生效。 曾安業及李志軒每年可各享董事袍金20萬元。 【ET財智Talk】剖析資產調配 鴻鵠陸庭龍透視2023年股債入市策略 ! ET財智Talk.

  7. 2021年12月22日 · 今年8月馬士基在物流界大舉投資,收購兩家電子商務物流公司,料涉資近10億美元。 按運力計算,馬士基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今年全球供應緊張局勢除了讓馬士基受惠,同時將今年的海運運費推高至創紀錄的水平,並導致美國港口出現積壓。 馬士基公佈 9 月季度的利潤為 54.4 億美元,按年增約5倍,由於運費飆升,收入增長 68% 至 166.1 億美元。 分析認為,馬士基收購利豐物流是其迄今為止最大的舉措以促進其陸上物流業務,目前,馬士基約 80% 的收入來自海運業務,公司冀日後希望陸上物流能貢獻近半的收益。 相關文章: 【中金訪問】中金首席分析師楊鑫:Omicron支撐航運運價高位波動. 【航運股】海豐國際首9個月收入增77% 較上半年輕微放慢. 港股 航運 收購 馬士基. 請選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