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15日 · 消委會.方包|17款低糖方包名單一覽 馬莎、嘉頓麥方包高纖. 圖1之1 - 消委會高纖低糖方包名單(消委會圖片/張可兒製圖). 消委會測試28款市面預先包裝白方包和麥方包營養價值,發現麥方包的平均膳食纖維含量較白方包高,其中兩款麥方包(馬莎及嘉頓)更 ...

  2. 2024年5月22日 · 明報電子平台組進行實測,分別用過碳酸鈉和梳打粉,去除3種家居常見污漬,包括食物盒膠邊霉菌、白色衣服衫領及抽油煙機隔油網,於片中比較兩者去污能力。 【實測比較過碳酸鈉和梳打粉去污能力】 綜合3間裸買店Loop Store環圓生活、帶包Shop及Common Room 337解釋,過碳酸鈉屬氧系漂白劑,使用時用40至50°C暖水溶解,可以清潔洗衣機槽、衣物、去除茶或咖啡漬、浴室牆壁霉斑及消毒抹布等,去污效果較梳打粉強。 過碳酸鈉忌用於羊毛、皮革等. Loop Store環圓生活提醒,過碳酸鈉可用於清洗不同顏色的衣物,衣物浸泡過碳酸鈉水後,可手洗沖刷乾淨或放進洗衣機正常清洗。 不過,他們提醒過碳酸鈉不適用於羊毛、絲織衣物及皮革產品;也不要用於鐵、銅、鋁的器皿,避免氧化變黑。

    • 區分文化事業及文創產業
    • 文化創意的重要性與社會功能
    • 香港文化優勢與經濟轉型
    • 缺整全政策推動發展

    近幾年香港出現不少所謂文創活動、商品與園區,好像很多事物都與「文創」沾上關係,坊間掀起文創熱潮。在討論具體推動文化創意(文創)產業(cultural & creative industries)政策前,筆者嘗試先釐清文化、藝術、創意及產業的定義及其之間關係,以減少誤解與混亂。「文化」一詞,廣義指社會內人民共存接受的價值觀、信仰、生活方式、習俗與藝術等;狹義主要指藝術(或稱文藝),而文藝大多涉及創意或創新,但不一定含高科技或具產業價值。 嚴格來說,我們要區分着重社群教化、需政府補助的「文化事業」,與市場化、具經濟產值的「文化創意產業」。台灣文創政策研究員劉新圓曾說,「文化產業」、「創意產業」或「文創產業」(三者一般被互通使用),就是指利用文化創意和精神訴求來創造財富的產業。文創最主要元素就是文...

    人民在物質生活水平提升後,會進一步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感。作為國際都會樞紐,香港極需更多文創發展,以提升整個社會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文創在個人、社會與經濟有不同的內在及工具價值,內在價值除可作自我表達獲得喜悅,讓人們多了解自己和他人想法感受,也能豐富滋潤我們的精神生活。文創的工具價值在提升人民素養、社會團結和歸屬感,推動社會進步。文化代表一地的靈魂,其體現往往是最能觸動人心的軟實力。在一些歐洲國家,資助文藝是政府責任,觀賞文藝被視為公民責任。 香港一向較忽視歷史文物與文化底蘊。文化可構成一個城市的生活風格與身分定位,港人要思考如何令香港這個中西融合的城市有其文化特色、個性和韻味,這要有她自己的文藝創作、古蹟記憶和文化信念價值;但文化建設不是短線見效,其效應需長時間持續醞釀與沉澱。 很多人都同意...

    長期以來不少人對香港文藝發展的觀感並不正面或全面,他們認為較蓬勃的如影視和文物拍賣等行業都只與商業賺錢有關,而文化層面在政府議程與預算上一向不受重視,故視香港為「文化沙漠」。 筆者覺得這些看法偏頗落後,忽視了香港一直有的獨特嶺南文化「獅子山精神」,及回歸後在文化活動發展的努力和成果。例如硬件方面,政府花數百億元建造、佔地40公頃的西九文化區,及其他重點場館(包括大館與東九文化中心);軟件方面如舉辦大量高水平國際化文藝盛事(例如香港藝術節、國際電影節),加上資助藝團及藝術家發展、引進國際一線畫廊及文物拍賣行等。 香港一直有中西薈萃優勢及廣泛國際脈絡,在自由開放氛圍中人才輩出,產生很多優秀文創作品,令更多大眾喜愛文化藝術。經長時間醞釀與發酵,現時可算是文化發展的初成熟期,再適當結合文創與營商,可...

    影視業雖在香港回歸後顯得較低沉,但近年整個文創產業漸成為香港經濟高增值及多元發展的重要動力。政府數據顯示,在2018年文創產業從業員有21萬人,佔總就業人口的5.6%,增加價值達1178億元,佔GDP的4.4%。2020年,香港有超過4萬間文創企業,產業的增加價值由2009年約633億元,倍增至2019年約1293億元。但畢竟與日韓台等地比較,香港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明顯較落後,應仍有很大發展潛力和增長空間。香港應該反思如何提升其文化效益、文創收入與文化軟實力。 從2015年起,每年特區政府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均有提及創意產業,可惜至今仍未有一整全政策推動產業發展,漸變無為;資源投入仍遠不足,也不夠專業。林鄭月娥2017年上任特首後,幾年來只着重大幅投資創科,在文創方面的投入明顯較少,更少談及...

  3. 本網站為明報新聞網。自1995年推出的明報新聞網,一直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具公信力的新聞資訊。明報網站是一個大型綜合入門網站,現設有多個獨立主題網站,涵蓋新聞、時事、財經、健康、教育、科技、旅遊、娛樂、生活等題材,為讀者提供高質素的內容及網上增值服務,明報網站會員更可在 ...

  4. 2024年5月13日 · 英文. Editorial : Promote Multiculturalism to Attract Global Talent to HK. 【明報專訊】THE GOVERNMENT has hosted the first Global Talent Summit. It also says that the Hong Kong Talent Engage will step up its publicity campaig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with the focus being the attraction of talent from Southeast Asia and Europe.

  5. 2024年4月23日 · 【明報專訊】THE FIRST PHASE of regulation of disposable plastic tableware and other plastic products came into effect yesterday. Products such as Styrofoam tableware, disposable plastic cutlery and plastic straws are banned for distribution and can no longer be sold.

  6. news.mingpao.com › ins › 熱點news.mingpao.com

    2024年4月8日 · news.mingpao.com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