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治療足底筋膜炎有多種有效方法,主要分為針對病源及徵狀兩種。 針對病源的治療方法包括度腳訂造矯形鞋墊 (Custom Made Orthotics)、使用繃帶 (Taping) 卸去筋膜承受的拉力、拉鬆小腿及筋膜週圍肌肉、減肥及減少走路、穿著鞋底較柔軟及有吸震能力的鞋子。 雖然針對病源的治療能有效減低足底筋膜炎的發病機會,但是患者仍需配合針對徵狀的治療方能完全解除痛楚。 有多種針對徵狀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 ( 超聲波治療、激光治療、電療、針灸、冰敷、肌力強化訓練、拉筋、手力治療、按摩)、藥物治療 ( 醫生會處方口服消炎藥NSAID) 等。 如果病情嚴重,醫生可能會處方直接注射類固醇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 以阻止足底筋膜繼續發炎。

  2. 博士還介紹,平時在家可進行緩解足跟痛的保健方法。除了用熱水泡,或進行足底按摩、多按捏足弓部位,還可以用輕輕踩住一隻小球(比如網球),用腳底的力量輕輕滾動小球,按摩和刺激足弓的穴位,還能達到伸展小腿肌肉的目的。

  3. 如果你從腰臀至一邊腿部感到痛楚,可能已患上坐骨神經痛。. 造成大範圍痛症的原因為坐骨神經的根部受壓力刺激,引致對應坐骨神經的腰背、臀部及腿部感到不適。. 坐骨神經其實是由L4、L5、S1、S2及S3神經根共同組成。. 例如當右側S1神經受到刺激或壓力時 ...

  4. 1.用40℃熱水,泡腳20分鐘可以泡腳改善,但不要泡太熱以免燙傷,建議水溫不超過40℃。 也不能泡太久,研究顯示20分鐘最適宜,因為我們是恆溫動物,改變體溫太久,身體會設法把溫度改回來,所以如果泡太久讓腳很熱,身體會設法製造能量把腳部的熱帶走,反而消耗更多熱量,心臟會受不了。 二、腳抽筋. 症狀:任何年齡都可能腳抽筋,尤其中老年最常半夜腳抽筋,腳板痛,很可能缺乏鈣和磷、身體脫水、肌肉拉傷或白天坐站太久、姿勢不良,靜脈曲張,少數則跟糖尿病、巴金森氏症、貧血低血糖、內分泌異常有關。 多數人最常發生小腿抽筋,腳部的抽筋則以腳趾抽筋較多,腳板抽筋較少見。

  5. 2022年1月10日 · 去看醫生診斷發現患上膝關節髕骨軟骨軟化症 (Chondromalacia Patella),所以影響難於屈膝蹲下,為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於是醫生轉介張先生接受物理治療。. 經過幾次治療後,膝部功能漸漸好轉,上落樓梯時不再感到酸軟無力,不能蹲下的情況亦大有改善。. 其實 ...

  6. 至於運動量的大小,要自己把握好,在每次活動之後稍有氣喘,脈搏跳動1 分鐘在120 次以內,全身感到舒適最好。. 對於體質虛弱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 老年人做下蹲運動時,手應把握住床頭、其他扶手或者門框,緩慢而平穩地做,下蹲速度不宜 ...

  7. 退行性髖關節炎患者由於軟骨受損及無法分泌充足的潤滑液,會大幅增加髖關節活動時的磨擦並造成痛楚。. 有多種原因可造成髖關節退化,例如曾經受傷或骨折、身體超重、運動過多或過少等。. 通常退行性髖關節炎患者會於日常活動例如走路、蹲身、坐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