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2日 · 認股證是期權的一種,由於其英文名稱為「warrant」,因此被市場稱為「窩輪」。 「窩輪」是一個「權利」,讓投資者在指定的日期以指定行使價購買或沽出相關資產,可涉及股票、指數、商品、貨幣等。 雖然在定義上是指買賣相關資產,但實際上香港絕大部分窩輪都是以現金交收,即是只計輸贏而不涉及真正資產轉移。 認購證及認沽證. 窩輪可以分為認購證(Call輪)及認沽證(Put輪)兩大類。 如果看漲相關資產的話,可以買入其Call輪;看淡的話可以買入其Put輪。 若相關資產的表現不似預期,最大的損失是全部投資額。 【界內證玩法係點? 同窩輪有咩分別? : 按此 】 窩輪的價值. 窩輪價格=內在值+時間值. 窩輪的價值主要取決於兩部分,分別是內在值及時間值。 內在值指窩輪到期日時,以現價計算剩餘的價值。

  2. 2018年10月29日 · 所謂「認沽期權」是期權的一種,即是看淡後市;但如果是「沽出認沽期權」,準確來說是稍稍看好後市(負負得正的結果)。 只要在到期日時,相關股票的股價,不低於議定好的行使價,而這行使價通常會低於你買入該票據時,相關股票的市價,你便可以將該筆「利息」袋袋平安! 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如果你掛鈎的股票在到期日時,只是稍為高於議定好的行使價,你已經可以賺到所謂的「高息」,根本不需要該股票大升。 又或者,就算該股票大升,也與你無關。 萬一你掛鈎的股票在到期日時低於議定好的行使價,你便要用議定好的行使價買入該股票,而不能收回你的投資,即俗稱要「接貨」了。 至於你收的「利息」是否高,主要取決於該掛鈎股票的波幅。

  3. 2021年4月9日 · 期權是其中一種衍生工具,亦是一份契約,期權買方有權利,能夠在指定時間以行使價買入或沽出相關資產,所以要為這個權利繳付期權金。 另一方面,如果是期權合約的賣方,就會收取買方的期權金,並有責任向買方購買或出售相關資產。 相關資產是指當行使期權時所購買或出售的資產,可以是股票、商品(如黃金)、債券、貨幣或指數。 期權可以在交易所以標準合約的方式買賣,或在場外(即透過期權交易商),以自訂合約的方式買賣。 期權的行使方式. 可分為歐式期權及美式期權。 歐式期權規定,期權買方只能在到期日提期權行使,到期日前不能將期權行使;美式期權則容許期權買方可在合約到期當日或之前任何一個交易日行使期權。 截至現時,在香港交易所買賣的股票期權全為美式期權,到期日即到期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之前的一個交易日。 期權的種類.

  4. 2022年3月27日 · 保險. 發布時間: 2022/03/27 19:00. 分享: 相信最近俄烏戰爭肯定牽扯到了不少人的緊張情緒。 雖然我們身在香港這樣平安的地方,也會擔心自己的財產安全是否受影響。 首先,如果客戶本人並不身在戰爭發生當地,他的保險基本上不受任何影響。 舉例,俄烏戰爭發生的此刻,客戶身在香港,或者身在其他非相關地區,保險公司會對他履行正常的承保責任。 其次,香港保險公司是商業機構,敞開大門對全世界投保人做生意,作為世界重要金融中心的保險公司,是以商業合約為準則,不會因為某些國家的政治問題,對個體的客戶有拒絕理賠情況。 旅遊意外險不能理賠. 第三,具體條款方面,就要查看每種類型的保單,對戰爭,有甚麼除外情況。

  5. 2019年7月3日 · BNO和BOTC大不同. 欄名 : 消費錦囊. 除了香港特區護照之外,不少港人更持有BNO(香港特區護照及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去不同國家旅行均可享免簽證服務。 不過,旅遊專欄作家梁芷靈早前持BNO入境日本,被指沒有申請簽證,更遭扣留長達40小時。

  6. 2019年4月9日 · 退休規劃. 發布時間: 2019/04/09 13:04. 最後更新: 2019/04/10 12:11. 分享: 保險投訴局公布,去年共接獲598宗投訴個案,按年跌9.7%,最主要涉及「保單條款的詮釋」及「沒有披露事實」。 在已審結的414宗個案中,有89位投訴人獲賠償,賠償總額為716萬元;獲裁定投訴得直的則有15宗個案,涉及211萬元,單一個案最高賠償額為70萬元。 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主席徐福燊. 自願醫保已於本月出爐,保險投訴局保險索償投訴委員會徐福燊表示,現時暫難以估計其影響,但如更多人購買保險,相信投訴無可避免會增加。 保險投訴局舉出個別保單持有人向該局投訴例子。 例子1:醫療住宅保險.

  7. 2020年2月26日 · 1. 申請資格. 在2011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2011/12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向平均月入低於1萬元的市民,每人的強積金戶口注資6,000元,惟引起公眾強烈反彈。 他其後改為直接向每名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居民,派錢6,000元。 至於2018年的「關愛共享計劃」由現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主理,讓未有在2018/19年財政預算案中受惠人士,可獲派錢4,000元,而退稅少於4,000元的市民亦可獲發差額。 申請全額4,000元的市民需符合6大條件(見表)。 陳茂波公布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會向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1萬元,約700萬人可受惠,發放金額涉及約710億元。 2. 申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