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8日 · 昨日有記者問到對「蟹效應」的看法,事源昨日凌晨有電視台重播一套由演員鄭少秋擔任主角之一的劇集,此劇長達65集,早於1996年2月首播時,至5月初大結局,恆指累跌6.73%,今次重播有投資者擔心恆指走勢會「翻版」。 而上述的「蟹效應」則是取名自鄭少秋於1992年擔任一套以股市為主題的劇集的角色名字 (蟹)。 有趣地連外資大行也感關注,「蟹效應」在2004年3月外資大行里昂在研報上首次提出。 當大家在互聯網搜尋器輸入「蟹效應」,會發現於一部百科全書也提供解說。 從心理學角度,每當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集播放時,不少股民深怕蟹效應會導致自己手頭上的股票蝕本,便對股票進行恐懼性拋售,引致股市暴跌。 投機者亦可能以蟹效應為藉口推跌大市。 然而,一直沒有客觀統計證明「蟹效應」真實存在。

  2. 2021年11月23日 · 但是最後別人恐懼我更恐慌。 大時代陳萬賢又跟丁蟹:「當大家買跌的時候,你一定要買升」,「股票之道在於人棄我取」。 所以港股死不死不重要,重要是你死了沒有,及你有無贏錢。 大時代中蟹不是股市下跌,也不會沽期指而一夜暴富。 所以升跌也有他機會,最重要是股市開。 更多分析: 兩隻具加密幣基因股大跌可收集. 具倍數爆發潛力的程式化廣告股. Tesla破1000美元仍可追? 產業鏈有好選擇. 不應錯過的第二隻星巴克倍翻股. 有倍升潛力成為Tesla 2.0的電動車股. 具倍翻潛力現代發卡及支付平台股. 出現買入機會的全方位金融科技股.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 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 》免費報告。

  3. 2024年5月9日 · 而他們的行動是別人恐懼我更恐懼,更人貪婪我更貪婪。 小龍在2017年曾出版一書,當中提及2024年股市及經濟有機會在2021年見頂後再一次下跌至2024年。 這個是七年前的預測,時間永遠走在價格及成交理之前。 所以小龍在2024年初曾經提出: 「2024年港股的確會有機會見底。 但恒指定必似唐僧取經,重重難關反反覆覆才會到底。 主因是全球股市仍在高位,先不論大跌,只要回調定必會令港股再一次受壓。 」,當時比人笑到面黃,但今天大家可見各大傳媒及大行已經全面轉好,或以牛市作標題。 但是小龍曾經講過,恒指定必似唐僧取經,重重難關反反覆覆才會到底。 雖然目前股市正在反彈,但是小龍認為如果整年的走勢來看,股市仍然應該是反覆為主。 而且在談論美股時,我們也要注意歷史的教訓。

  4. 2021年7月29日 · 在多年前筆者得知了一種建立自信的方法歐洲致富教練柏竇薛佛BodoSchafer教人以寫日記的方式來建立自信並把此方法取名為成功日記」。 最初筆者亦不清楚這方法是否有效,但仍開始實行,更一直持續了10年。 事後檢討,這方法未必能一下子令你變得很有自信,但自信心真的能逐步提升。 要實行這個方法其實十分簡單: 每天把自己感到自豪的、成功的事記下,重點是必須每天都寫,即使只是小事一樁。 這樣你便會發現,其實你每天都有成功的地方;隨著成功的事蹟愈來愈多,自信心亦會愈來愈強。 「成功日記」就像一枚正能量的電池,平時儲起的能量愈多,便愈不怕負能量入侵。

  5. 2021年12月7日 · 2023年是美國經濟關鍵點.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談及未來政策時,一改以往對收水政策極為鴿派的態度,強調是時候改變對「高通脹只是暫時」的判斷,認為有必要加快減少買債(Taper)甚至加息的速度。 輕微加息可能對資產價格有利,但是快速的加息我怕似1970代一樣,美國收水加息刺爆泡沫。 而在經濟周期中看來,2023年亦係重要的時間點! 先回顧1970年滯脹,1970年代,美國在經歷完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令到美國政府支出大增,而美國大通脹及石油危機令到美國不得不加息。 當時的美聯儲主席馬由於政府大量發行國債,美聯儲為防止市場利率大幅上行,只能提高貨幣供應量增長率,M1增速從1960年達-0.05%擴張至1968年的7.02%。

  6. 2019年4月11日 · 鴻海密密部署 轉型之路呼之欲出. 最近盛傳「郭董」郭台銘有意角逐2020台灣總統,做「台灣版特朗普」,風頭一時無兩。. 郭董搞政治是新,但經營生意就已達「神」級,他的一舉一動,相當值得關注。. 鴻海 旗下的富智康集團 (SEHK: 2038),2018年營業額雖有24% ...

  7. 2020年9月10日 · 一隻悶聲發大財的優質藥業股 - HK MoneyClub. 2020-09-10 The Fool. 石藥集團(SEHK:1093)是一隻盈利能力強勁的優質股,資產回報率 (ROA)及股本回報率 (ROE)分別處於高水平。 表:石藥估值及財務比率. 有趣的是,雖然石藥 2019年度業績及 2020年中期業績都有超乎預期的增長,但股價稍微衝高後便迅即回調,消化所有升幅,集團長線的投資價值真的不應被看好嗎? 中期業績點評. 先回顧石藥2020年中期業績,營收同比增12.6%至125.9億元(人民幣・下同);盈利增加23.2%至23.14億元;毛利率提高5.1個百分點至75%。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