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6日 · 出版: 2021-07-16 14:05 更新:2021-07-16 15:04. 電影七小福七小福的大師兄洪金寶牽頭他將帶領元彪及眾師兄弟製作這部電影。. 昨日7月15日電影在灣仔舉行籌拍計劃啟動發布會可惜總導演洪金寶因為身在外地未能出席而發布會的重任則 ...

  2. 2021年7月16日 · 電影七小福七小福的大師兄洪金寶牽頭他將帶領元彪及眾師兄弟製作這部電影昨晚7月15日),電影在灣仔舉行籌拍計劃啟動發布會出席者包括電影監製元彪梁家輝元秋及擔任編劇的杜國威而導演洪金寶及元華因為身在外地未能出席。 「元家班再聚首一堂。 (陳順禎 攝) 元彪、梁家輝及元秋在席間輪流分享,元秋率先提到當年「元家班」沒有分男女,師傅于占元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無分男、女,食及瞓都在一起,我跟元彪、成龍及洪金寶同居好多年。 」旋即引起陣陣笑聲。 及後元秋繼續表示,由於訓練沒有男、女之分,所以訓練都有「少少辛苦」:「一開始是拿頂一小時,完成後雙手都青筋暴現」。 雖然如此,但在旁的元彪馬上說:「秋姐是武生王。 」看來當年的元秋不比男生弱。

  3. 2021年7月12日 · 七小福大師兄洪金寶牽頭的勵志電影七小福即將開拍電影闡述中國京劇文化刻畫七小福的師傅60年代京劇名武生于占元如何栽培七小福讓他們成為近代電影界動作武術巨星。. 早前洪金寶有份執導的七人樂隊在香港國際電影節 ...

    • 《故紙堆中覓『太平』盛世》
    • 昔日戲院科文鍾天旺講「斷片」
    • 電影發燒友回憶八十年代午夜場
    • 戲院司理之子的周日樂園
    • 香港電影資料館20周年

    太平戲院(1904 - 1981)日夜歌舞昇平,在塘西聲名鵲起。第一代院主源杏翹在20世紀初購下太平戲院,其外表是宏偉華麗的西式歌劇建築,內裏則是擁過千個座位的大型藝術舞台,除了粵劇,亦會放映影畫戲;其兒子第二代院主源詹勳,接手後更加入有聲放映機,播放了香港第一部有聲電影《傻仔洞房》(1933),及後更經歷日治、戰後重建等等歷史大事。這些日子中的合約、收據、信件,幸得第三代院主源碧福女士慷慨捐贈,這批相信是資料館中最早期的文獻,承着香港電影資料館20周年誌慶,都可以於《故紙堆中覓『太平』盛世》看到,好些藏品更為首次曝光。 日期:28/5 - 17/10/2021 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展覽廳 此展覽亦設有虛擬遊,大家可以透過香港電影資料館的《(太平戲院) 立即體驗360°虛擬遊》,網上參觀: ...

    近年廣受關注的舊戲院保育問題,成了一個重大的社會焦點,從清拆危機到找人接手,整個過程在有意無意間,為老戲院記憶補回不少真人真事。由此,我們訪問了一位皇都戲院科文(foreman粵音音譯,即主管)鍾天旺先生,從他口中得知昔日戲院盛況,講解「走位」、「補飛」、「斷片」等術語由來,談談昔日戲院員工日常工作。 鍾天旺1960年代入行,於不同戲院也當過科文。這份工作,看管觀眾有沒有「買飛」已屬易事,更艱難的工作是要與不一般的觀眾打交道,從場外「打」到場內,什麼奇人奇事都有。 「他們是會『走位』的。明明買了五元戲票,會有人走上六元戲票區域。這麼做是要『補飛』(補回差額)的。我們做科文的,需要定時檢查。一開場就走位的,我們一定要處理……」開場半小時後,確定那些座位已無人前來,觀眾自己走位,一般都由它了。「...

    不同年代觀眾在戲院觀賞電影,看似經歷著同樣的經驗:買票、入場、關燈、放片、散場,行禮如儀,千古不變,可是不同年代因影院周邊設備不同,觀眾在觀賞習慣上卻有細微差別。電影發燒友及收藏家黃夏柏曾撰寫不少有關香港普及文化文章,多年來為大眾介紹香港影院史有趣掌故,這次為我們娓娓道來個人經歷和研究所聞。 生於澳門直至完成中學的黃夏柏,一家都是電影發燒友,小時候隨父母來港遊玩的日子,家人必定預留時間在戲院看電影。「雖然同一套戲港澳皆有上映,但香港戲院感覺上比較先進,連片頭播放幻燈片廣告都會有人配音,氣氛和設備也較好,所以一家人來香港玩必定要入戲院看電影。」 黃夏柏表示限於人口規模,澳門當年只能一日放映三場,然而香港戲院卻可以一日開七至八場,場次頻密下,往往上一場未完,下一場的觀眾已在大堂等候,當年流行大型...

    現時不同公司都有員工優惠或福利,可能是買自己公司產品便宜一點。在六七十年代當戲院職員的小孩,那個福利就是免費入場看電影。 Ringo 的爸爸有師範資格,但因戰亂來港後,輾轉到了油麻地戲院當帶位員,及後於70年代初到華都戲院當司理,結果常常於假日到戲院流連,甚至把戲院當遊樂場:「其實當時沒什麼帶位員不帶位員,總之什麼位置都要做。司理就是比一般職員高級,但又不是經理......那時就是直接進去,沒有職員通道(笑),也沒人理會。」 「星期日學校放假,就到戲院看早場,通常都是粵語長片,好像曹達華的《如來神掌》、《白骨陰陽劍》之類。」記者問到有否認真看片,Ringo笑說很多時候都是在玩,也沒有「坐定定」看,最重要是玩得要安靜,不然騷擾到人就「沒得玩」了:「我們兄弟姐妹會在戲院把斜路當跑道一樣玩車仔;另...

    今日我們會懷念舊戲院的外貌與建築結構,亦會念記當時的人和事。太平戲院雖然不再復現,但通過太平戲院展覽—《故紙堆中覓「太平」盛世》,以及電影資料館對舊戲院專題的延伸研究及網上節目,例如《舊日戲院昔日情》展覽,我們仍能感受到舊戲院的事物與點滴。 《舊日戲院昔日情》展覽中的圖片、口述歷史和訪問等,現時已被電影資料館數碼化並放到網上平台「香港記憶」,讓公眾透過互聯網,隨時隨地了解香港舊日戲院歷史: 按此前往:《舊日戲院昔日情》展覽 除了舊戲院,舊電影的保育亦同樣重要。今年是香港電影資料館永久館址落成啟用的20周年,電影資料館有一系列活動與大家分享舊戲院、舊電影的人和事。就算舊戲院保存下來,空間必有改造;唯有記憶,任誰都改不了——記憶就是重要財產,尋人尋得這些文字,文字留在哪裏,記憶就在那裏。保育,其...

  4. 2018年1月29日 · 出版: 2018-01-29 16:16 更新:2019-12-09 18:34. 作者:賴家俊. 文章經武備志團隊編輯. 筆者早前曾撰文介紹京劇如何訓練演員武打動作,並為香港武打片培育了不少人才。 今次為大家介紹由羅啟銳於1988年執導的七小福》,正是一套戰後京劇戲班在香港縮影寫照。 《七小福改編自京劇大師于占元後半生故事。 《七小福》本來是京劇劇目,戰後成為于占元在香港所開戲班,及其門生總稱。 「七小福」戲班學員共有成員數十人,弟子藝名開首取于占元「元」字作首,現在人們常以後來影壇活躍的其中七位成員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來泛指七小福,亦有以于占元師傅開《七小福》劇目時所選定七為門生這說法,迄今沒有統一定說。 少年七小福,你認得他們嗎? (網上圖片)

  5. 2022年5月3日 · 位於西營盤的太平戲院(1904 - 1981曾是香港最大規模的戲院之一由第一代院主源杏翹於20世紀初購入傳至第三代院主源碧福女士她把多年來悉心保存的文物贈予四間博物館當中資料館接收逾三千項與電影相關的文物成為資料館最豐富的戰前藏品展覧精選其中別具價值的藏品展出希望大眾重新認識這段跨越半世紀的香港影院變遷。 因內容豐富及難得一見,不少觀眾更來看了多次! 錯過了的觀眾可立即按下列連結,進入展覽虛擬遊,重溫展覽精華。 https://www.filmarchive.gov.hk/zh_TW/web/hkfa/pe-event-2021-tpvt.html. 「開放日」與眾同樂.

  6. 2021年4月9日 · 兩人結識於紐約大學由電影學院同班同學變為黃金搭檔在電影製作中擔任不同崗位共同製作多部香港電影經典香港電影資料館以兩人為焦點五月推出新一輯影談系列」,由他們四套有份參與幕後制作的作品及兩部對其影響深遠的荷里活電影安排在資料館電影院放映當中包括1987年的秋天的童話修復版1988年七小福修復版、《歲月神偷》、《玻璃之城》、羅拔迪尼路主演的的士司機》,以及德斯汀荷夫曼主演的畢業生4K修復版。 + 3. 港產電影人訴說創作歷程與情感. 為了加深觀眾對各套電影的了解,張婉婷與羅啟銳將於下月十五日、二十二日及二十三日親臨資料館出席映後談,與電影工作者和影評人岑建勳、何思穎、吳俊雄和舒琪分享電影創作歷程及電影背後的情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