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1日 · 市民省吃儉用 形成惡化循環. 商品及服務價格趨降,商戶、企業生意難做,由減少投資、收縮業務、減薪裁員成為常態。 市民職位安全感下降,省吃儉用增加儲蓄以備不時之需,進一步削弱消費開支,進一步加重物價壓力,形成惡性循環。 本港上次通縮於2017年2月錄得,當年因農厝新年日子與上年度不同,影響市民消費高峰與往年不同的一次性技術性因素而出現。 但稍為年長的香港人,相信也不會忘說1999至2004,連續6年通縮的下跌漩渦。 1999年起6年通縮 樓價一沉不起. 當年全港業主最痛苦的回憶,相信非樓價持續尋底莫屬。 中原城市領先指標反映的二手樓價,由1997年高位急跌後,至1999年已累跌近五成。 惟6年通縮期間,租金反覆向下﹐買樓投資抗通脹意欲低迷,樓價再跌約3成,至2003年沙士疫情過後才觸底回升。

  2. 2024年5月2日 · 債息上升,主要是反映美國緊縮貨幣政策環境,因為聯儲局正以高息來壓抑通脹。同時亦面對聯儲局縮表減持國債、中國及日本等傳統美債大買家的沽售,以及造空美債的基金。美國新債1個月跌5美元

  3. 2024年5月11日 · 又指最終令資產負債表持續縮減的原因在於隔夜回購利率的短暫飆升可能不會嚇到聯儲局。 港股、ADR市況不斷更新,詳情請看: 下一頁 即市走勢:

  4. 2023年12月21日 · 另外似乎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民幣回穩在岸價報7.1386離岸價報7.1489近兩個月均升逾2%因為當推出貨幣寬鬆措施會壓低人民幣滙價走勢在減低金融風險前提下更着重人民幣回穩加上美國利率見頂明年將減息或如今年一樣3月才降準在農曆

  5. 2024年2月28日 · 瑞銀表示財政赤字的考量及疲弱的土地市場是取消所有住宅印花稅的主要原因過去土地收入佔政府財政約兩成除此之外自2016年以來其他財政收入無法彌補財政支出該行相信取消買家印花稅BSD可能會吸引內地買家的興趣但境外資金流出持續緊張仍是問題而取消額外印花稅SSD及雙倍印花稅DSD造成的影響不太大考慮到租金收益率及按揭成本的負利差投資需求仍然低迷。 參考2019年2月及10月放寬按揭成數(LTV)及2023年「減辣」,預期潛在政策可能只可以刺激市場成交4至16個星期。 (第二版加入記者會内容) 財經Hot Talk|巴菲特介紹兩項新「無限期投資」 股東信金句且讀且珍惜. 相關文章: 財政預算案|瑞銀:樓市可能全面撤辣 三原因令正面情緒難持續、樓價今年仍要跌最多10%

  6. 2024年1月31日 · 新盤銷售速度放慢. 高盛指,現時本港樓市唯一正面因素是有外地專地來港,推高本港租金6%,但相對於按揭利率,住宅租金息率仍然偏低。 「需求疲弱,但供應相對穩定,導致新盤出現自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高的空置率,而且新盤銷售速度放慢,這亦意味即使按息下降,樓價只能緩慢復甦。 發展商股的股價與按息的關聯度為負54% 不過,高盛表示,自2002年以來,本港發展商股的股價與按息的關聯度為負54%,意味按息滑普遍利好股價表現,該行預港本港銀會於明年首季前將按息降低1厘,至約3.13厘水平。 高盛指,該行覆蓋的6大發展商均相當倚賴物業發展收入,因此該行調整樓價及成交預測後,遂將本港發展商股每股盈利預測平均調低1%至5%,而且降低資產淨值(NAV)平均5%,發展商股目標價平均降4%。 高盛偏好長實 看淡新世界.

  7. 2022年3月16日 · 1. 經濟增長停滯不前甚至輕微下跌. 2. 通脹高企不下. 3. 失業率上升. 1973年出現的環球滯脹可說是過去100年來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當年10月埃及和敘利亞聯手襲擊以色列,爆發中東戰爭,以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決定以石油作武器,禁運石油到美國及其他幫助以色列的國家。 * 俄烏局勢緊張 美元成為避險貨幣? 陳健豪分析外滙市場最新走勢 * ET財智Talk. 【ET財智Talk】俄烏局勢緊張 美元成為避險貨幣? 陳健豪分析外滙市場最新走勢. 霎時間全球出現石油荒,商品價格隨而大漲。 打工仔薪酬的上升追不上物價的漲幅,短期實質利率(銀行利率減通脹率)跌入負數區(其實自2009年至今,實質利率也是負數),企業經營困難,失業率高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