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5日 · 任何上壓低於90mmHg或下壓低於60mmHg都屬低血壓。 與高血壓並不相同,低血壓不是長期病,多是病徵,較少長期出現。 低血壓徵狀:(按圖了解) 低血壓後果可大可小. 陳醫生指,低血壓症最容易影響心臟及腦部,患者會有心跳快、胸口悶、氣喘情況,如腦部供血不足亦可能會暈倒或休克,造成意外。 低血壓高危群族:(按圖了解) 此外,有些低血壓情況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特別是心源性和病毒性問題造成的低血壓,包括急性心臟病發、心肌炎、心肺退化、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導致嚴重內出血等,後果或比高血壓更嚴峻。 低血壓的成因. + 7. 陳醫生指,一般來說,低血壓成因可分為病理性休克及其他成因。 病理性休克:

  2. 2023年4月14日 · 隨年紀愈大高血壓的機率也提升,「上壓下壓均會隨著年齡而升高不過下壓在60歳左右就不再升高但是上壓可以繼續增高到780歳所以老年人常有一種高血壓是上壓超高而下壓偏低稱為單獨性收縮壓高血壓」,脈壓差變大也代表其血管硬化程度增加。 血壓級別比較: 圖片來源:亞洲糖尿病基金會. 8種食物防止血管硬化. 茶類、魚類、海藻、納豆、醋、冬菇、蔬菜、蔥類,這8樣具抗氧能力的食物,可助促進血液運行暢順、降低壊膽固醇水平,有望令血管恢復年青。 按圖看8類食物助血管回春︰. + 14. 相關文章︰ 護血管食物|8大食物助血管逆齡變年輕 菇、海帶、魚宜揀咩色? 量度血壓,上壓還是下壓重要? 「上壓」可能較重要,但「脈壓差」更加重要,是代表血管硬化程度。

  3. 2021年3月8日 · 根據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cnic的資料正常想說低血壓是指血壓下降至低於90/60mmHg也就是收縮壓最高血壓低於90mmHg舒張壓最低血壓低於60mmHg。 低血壓是眾多疾病的一個表徵,且會影響個人健康,尤其對老年人特別明顯。 不過低血壓通常能透過規律運動、避免久站,以及避免突然從躺姿或坐姿起身,也就是所謂的姿勢性低血壓(Postural hypotension/ Orthostatic hypotension)改善。 文:Jenny Hung 醫學審稿:台灣註冊醫師賴建翰/Hello醫師. 低血壓有多常見? 任何人都可能有低血壓,但在老人、孕婦,以及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健康人士身上特別常見。 不過低血壓的發生機率可以透過控制風險因素降低,詳細方法請諮詢醫生。

  4. 2022年3月3日 · 一般來說低血壓的定義是收縮壓低於90mmHg而舒張壓低於60mmHg。 但是一般人多半沒有量血壓的習慣。 而且低血壓多半沒有立即的危險性而容易遭人忽略,但卻會因症狀影響了人際關係或是職場上的表現。 低血壓的症狀(按圖👇👇👇) + 4. 1. 頭暈,嚴重甚至會暈倒. 2. 視線模糊. 3. 噁心. 4. 時常覺得不明原因的疲勞. 5. 注意力不集中. 6. 手腳冰冷或身體寒冷. 7. 呼吸快且淺. 8. 脫水. 低血壓的8個原因. 1. 久坐或久站:長期久坐或久站,使得下肢循環不好、靜脈回流較差,因回流至心臟的血液量變少,所以心臟輸出的血液量也跟著減少,容易引發低血壓。 2. 運動量不足:下肢的肌肉收縮,可以讓靜脈的血液回流,所以運動量不夠、肌肉不足,會導致血液循環不好。

  5. 2022年12月14日 · 高血壓1期的患者上壓140-159/ 下壓90-99),心臟科專科醫生陳麒尹指如其心血管疾病風險低一般會先要求在生活上作出改變例如控制鈉攝取量為期3至6個月血壓仍然沒有改善,則或會用藥物控制,當中以50至80歲的患者較多。 至於,高血壓2期的患者(上壓160或以上/ 下壓100或以上),則需要馬上服降血壓藥物,控制血壓。 同場加映:高血壓患者,初期會被要求先在生活上作出改善,下面就為大家整理出不靠食藥都可以降血壓的15個方法(按圖 👇👇👇): + 41. 相關文章:【高血壓】益生菌、午睡助降血壓 食藥以外血壓自然降的15個方法. 3)量血壓正確姿勢. • 確保處於舒適放鬆的狀態,預先上好廁所,處於安靜或聽得到脈搏的地方. • 將手臂的衣袖捲起,或是移除過緊的衣袖.

  6. 2024年2月18日 · 台灣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林柏霖解釋:「如果患者靜態血壓已經超過160毫米汞柱,屬於第二級高血壓的族群,若搭配劇烈運動血壓瞬間還會再升高,會處於較危險的狀況,此時不建議進行高強度運動像是飛輪、快跑。 「等長運動」降低收縮、「有氧運動」降低舒張壓.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一篇大型研究一共納入1990年至2023年2月期間發表的270項隨機對照試驗,比對15,827名受試者過往的試驗,比較受試者在高強度間歇性運動中、有氧運動、動態阻力訓練、組合訓練、等長運動。

  7. 2019年11月25日 · 低血壓常見的徵狀包括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手腳冰冷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嚴重時更可能會暈倒心臟科專科醫生張誠謙表示:「醫學界通常視低血壓為生理現象多於疾病與被視作慢性病需要接受治療的高血壓不同。 那血壓要低到哪個程度才需處理? 張醫生強調,這得視乎低血壓人士有沒有明顯病徵及導致低血壓的原因,而不是單純看血壓數字,「不少低血壓人士其實是天生或慣性的低血壓,身體適應了,未必會有明顯徵狀,但如果是平時血壓正常的人,因受到不同原因影響而令血壓突然降低,反而較易出現不適。 年輕瘦削女性易慣性低血壓. 張醫生指,導致天生或慣性低血壓的原因中,較明確的有家族遺傳及長時間戶外勞動出汗導致流失水分;另外,根據觀察所得,年輕女性的血壓水平一般亦會較同齡男性低,尤其是身形較瘦削的女士更易有低血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