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2023年02月13日13:36 • 發布於 2023年02月12日23:34. 最新的研究指出脈壓比心縮壓心舒壓都更能預測病人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率脈壓高代表病人的血管硬化嚴重圖為情境照。 (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高血壓被封為無形殺手」,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原因。 到底心縮壓和心舒壓哪一個更重要呢? 心臓科醫師表示,標準答案是,都重要。 如果一定要選邊站,心縮壓可能重要些,尤其是50歳以上的人。 最新的研究更指出,脈壓比心縮壓、心舒壓都更能預測病人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率。 脈壓高代表病人的血管硬化嚴重。 什麼是心縮壓、心舒壓和脈壓?

  3. 壓力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心臟打出的血量打出的速度和動脈系統的擴張能力血液經過主動脈流到全身各器官去但每當血壓量完除了看數值有無過高超標過低之外該怎麼樣解讀? 謝安民也解釋各項名詞重要的意義: 收縮壓 :當心臓收縮時,心室內壓力急速增加到超過主動脈時,主動脈瓣膜打開,主動脈內的血壓高峰就是收縮壓。 舒張壓 :在兩次心臓收縮之間,主動脈內最低的壓力就是舒張壓。 脈壓 :指的是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通常正常脈壓差距在 20-60mmHg 之間。 這三項數值哪個最重要? 謝安民認為:「如果一定要選邊站,收縮壓可能重要些,尤其是 50 歳以上的人,年輕人往往收縮壓和舒張壓都高,這種人有時就難說,當兩個都很高區分那個重要就毫無意義。 如果收縮壓超標多而舒張壓微高,當然收縮壓重要;反之亦然。

  4. 壓差大且收縮壓過高代表血管硬化嚴重. 如果是壓差大而且收縮壓超過150 mmHg但低壓正常的情況屬於單純收縮壓過高的問題顯示血管硬化程度嚴重這種情況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經常發生。 對於這樣的症狀,還是必須加以控制。 一般而言,降壓藥對於血壓的調節是沒有選擇性的,換句話說,當降低收縮壓的同時,舒張壓也有所下降,但通常服藥後,低壓的下降幅度也會比高壓小的多,因此,建議應該由醫師重新調整用藥,選用時效長、降壓和緩的降壓藥,例如緩釋錠等。 同時,醫生可根據患者的個人狀況,適當選用一些抗動脈硬化藥物,例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等。 而如果血壓壓差大患者的血糖、血脂過高,也要進行綜合治療,合理使用降血脂與降血糖的藥物,以減少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積,穩定血管斑塊,同時改善動脈彈性。

  5. 高血壓是全球造成死亡的最大原因造成的病變有兩種型態一種是血壓過高導致血管破裂出血另一種則是血管內過大的壓力讓血管變硬表面形成斑塊一旦表面龜裂引發局部血栓形成或掉落恐造成阻塞。 這些血管的問題隨著發生在不同部位,產生腦出血中風、心肌梗塞、心房顫動、心律不整,心衰竭、主動脈剝離、腎臟動脈狹窄、周邊血管疾病等問題,預防就必須從控制血壓做起。 到底血壓要如何控制? 高血壓會如何? 臺大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王宗道接受全民健康基金會《好健康》雜誌諮詢發表的「 高血壓標準趨嚴 如何避免 血壓「高人一等」? 」文章中指出,血壓多少算高? 多少算低? 標準究竟是怎麼訂出來的?

  6.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的疾病定義是收縮壓大於130mmHg舒張壓大於80mmHg收縮壓舒張壓分別代表的是心臟收縮和舒張時血管的壓力。 而高血壓最主要的成因就是心輸出量或周邊血管阻力上升,因此高血壓的藥物是針對此兩大因素來控制血壓。 體內還有另一個系統負責血壓的調控,稱為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腎臟負責體內水分的控制,當腎臟偵測到體液過多、血壓過高時,腎臟會啟動此系統,增加體液的排出,進而降低血壓。 當這個血壓的體內自動調節機制失靈,就容易形成高血壓。 長期的血壓高會對血管內皮造成過多的壓力,並且影響到不同器官的功能。 高血壓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心血管疾病。

  7. 臨床研究證實高血壓患者罹患中風心臟病腎臟病周邊血管病變及動脈瘤等的風險較高因此血壓控制的原則是透過生活飲食運動或藥物處方等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有效控制高血壓相關的併發症發生機會。 血壓形成取決於5個因素:大血管彈性、心臟收縮(心衰竭)、血液本身(貧血)、血液的粘稠度(血脂偏高)、外部阻力(動脈狹窄)等。 當血壓變的不穩或偏高或低時,將提醒我們要好好的從這幾點去仔細追蹤與探討。 二、血壓高低傳達的訊息. 收縮壓偏高,舒張壓正常: 表示大動脈的彈性降低,主要是因為人體老化的綠故,常見於長年者及更年期婦女。 收縮壓正常,舒張壓偏高:

  8. 不良的生活型態容易引起血壓升高常見的危險因子有體重過重鈉鹽量攝食過多運動量不足過度飲酒吸菸習慣心理壓力。 只要控制得當,就可以避免高血壓的發生。 高血壓自我檢測。 如何預防高血壓? 透過飲食及運動可以幫助預防高血壓。 飲食注意5要點: 1.少調味品: 盡量使用原味烹調,符合少糖、少鹽、少味素、少胡椒,善加利用少許原味、酸味及辛香料的自然調味料,如新鮮檸檬汁、鳳梨、番茄、柳橙汁等;或是辛香料如肉桂、花椒、月桂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