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很多人认为“正月剃头”源于清朝的剃发令,其实这完全是张冠李戴。. 今天就让文史君告诉你“正月剃头”春节禁忌的历史发源。. 民间一直流转着一句古话:“正月剃头,剃头死舅舅”。. 配合这句话的还有“二月二,龙抬头”。. 春节正月,民间有 ...

    • 概览
    • 剃毛头
    • 历史传说
    • 传承与发展

    北方的习俗

    奶奶拽是中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流传的一种习俗。有很多人把剃毛头和剪“奶奶拽”误以为是一俗两称,其实不然,剃毛头和剪“奶奶拽”是两种不同意义的人生礼俗。不过,这两种民间习俗的发生对象都是男孩。

    “剃毛头”,也叫“剃喜头”、“剃龙头”,普遍盛行于安徽、河南等地一带,是一项颇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俗。怀远旧时习俗,孩子出生后,稀稀黄黄的头发不能剃,称为“留毛头”。只有等到6岁时,根基扎稳了才能理,叫“剃毛头”。

    有些地方小孩第一次剪头发的时候,要认干亲。然后主要过程有贴对联、花轿接干亲、闹干亲、编花辫、剃头、下河捞盆、送花辫、宴请宾客等,表达加强友谊、祝福孩子健康成长、成才之意。在所有的活动中都要燃放鞭炮、吹奏唢呐,还要放一种用钢筋和钢管焊制的自装火药的铁炮(俗称“铳”)。

    旧时,由于生活和医疗条件差,婴儿容易夭折。人们受封建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认为女孩子好养活,有数代单传家庭或富贵人家么子出生后,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在男孩子的脑后留一根马尾辫子,把男孩当作女孩来抚养,这根马尾辫子俗称“奶奶拽”。

    在皖北一带城乡,一般在孩子十二岁时,给孩子剪“奶奶拽”,苏北一带也有六岁、九岁给孩子剪“奶奶拽”的习俗。剪“奶奶拽”在蚌埠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生礼俗,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婚丧嫁娶,而且其中礼仪繁杂。按习俗,整个仪式过程和一切费用,都由孩子的舅舅操办。

    日期大都定在农历六月初六,少数也有放在正月初六的,到那天,大摆宴席,亲朋都要前来祝贺。整个过程中最主要的仪式就是“剪”,在开剪之前须燃放鞭炮,并备两盒糕点,用红纸包好,孩子剃头的时候要脚踩着糕,寓意步步高升。

    然后,由舅舅司仪呼喊所有前来的亲友,先由孩子的奶奶开始,依次上前拽辫子,故称“奶奶拽”。凡是拽辫子的亲友,同时要拿出红包贺礼,有的扎在孩子的辫子上,有的则交给孩子的父母。最后,辫子由舅舅剪去,剪下的毛头发要用红布包好挂在房门的框上,有驱邪之意 [1]。

    剃毛头与剪“奶奶拽”的习俗渊源产生在民国前期,封建迷信色彩浓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在农村少数人家还保留这个习俗外,基本不再流行。

  2. 可忽视的“剃发令”,中国人留辫子的历史密码!. 古人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孝经》中的这句话成为了人们尤其是汉人们奉行的准则,以此来表现一种孝道文化的传承。. 因此,束发而冠是我们对古人 ...

  3. 剪辫运动又称剪发易服,是清末时期的一场遍及全国的群众性的剪辫子运动。1645年(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朝廷覆亡。清朝多尔衮以为可高枕无忧,转而以征服者姿态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向全国颁布剃发易衣冠令,一时间,清兵四出,游行于市,“留头留发,留发留头”。有蓄发者立执而 ...

  4. 过事情也有例外,在四川,剪辫的风潮似乎来得要晚一些。 一直到1914年左右,许多人还在被强迫剪掉辫。 曾经有人因为赶集被剪去了辫子,全家老小竟然为这事痛哭了一天,理由便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5. 十从十从,民间口谣,与剃发易服相关,一定程度上概括描述了清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缓和民族矛盾而实行的民族政策。明清鼎革以后,满汉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经历了一个从剧烈冲突到长期磨合,进而逐渐融合的过程。最显而易见的表现,就是服饰的改变。 顺治二年六月,清廷下令中国南方 ...

  6. 随着清军胜利成果的不断扩大,多尔衮也需再顾及汉人的反抗,剃发令再次被强制推行全国,此次的剃发令引起了汉人最为激烈的反抗,也由此产生了“嘉定三屠”等惨案发生。. 清军在各地强迫百姓剃发,若有反抗则立即诛杀,以暴力换来了政策的推行,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