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月20日 · 習近平在離開瑞士前,在日內瓦訪問世界衞生組織等國際機構,並與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會面。 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在會面時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是衛生領域影響最大的聯合國專門機構

  2. 2020年4月6日 · 試想像,假如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被記者問及會否考慮撤換特首林鄭月娥,她該作何回答?. 是假設記者犯了連張竹君的基本職能都未能掌握的錯誤,繼而糾正記者「問錯人」,還是假設記者「明知故問」、想「擺佢上枱」,所以拒絕回應 ...

    • 角色矛盾源遠流長
    • 毋須當「喉舌」 須改革服務
    • 如何提升收視增影響力?
    • 如何建立香港形象於國際?
    • 如何改革財政,積極開源?
    • 相關文章︰

    港台自1928年成立起隸屬政府部門,之後的四十多年,港台的公共廣播理念不強,縱然政府曾在1956、1960、1970年研究把港台脫離政府體系,但結果均認為不可行。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導師梁麗娟長期關注香港電台發展,她接受《香港01》訪問時說:「在無綫電視未發牌之前,政府曾考慮應否擴張港台,但當時港英政府不願承擔財政包袱,故決定發牌給無綫,這反映政府當時不夠決心。」 轉捩點出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1972年,何國棟(Jimmy Hawthorne)由BBC借調來港擔任廣播處長,他主張港台新聞部有採訪及編輯自主權,港台遂於1973年成立新聞部,不再由新聞處提供新聞簡報。此段期間,電台部有直播對答節目《太平山下漫步》協助聽眾了解問題,甚至請官員解答疑難,是今天烽煙節目的雛形。電視部亦製作了《...

    政府在2006年啟動公共廣播服務檢討,2009年完成,結論是港台維持政府部門的地位,但另與港台訂立《港台約章》,訂下港台使命和公共目的,重申港台公共廣播地位(表一),往後亦稱呼港台為公共廣播機構。當時不少評論指出,確立地位無助消弭港台角色衝突,當下《頭條新聞》風波可說是爭議的延伸。 要解開這個結,終歸要釐清港台角色。港台承擔香港公共廣播任務,這個定位本身沒有問題,這個定位也不代表它必須同時承擔政府喉舌的責任。在現有政府架構裏,港台毋須、也不應做政府的傳聲筒。要發布政府信息,政府新聞處勝任有餘,港台只需跟足要求,確保節目內容持平,給予政府足夠時間解釋立場和政策,安排時段播放政府信息便可。2018年底,商經局長邱騰華曾稱港台有公眾使命,與新聞處工作不同,兩個部門沒有合併意向。 過往關於港台評價及...

    如上所述,港台依靠多項成效指標評估服務表現,在節目方面,主要包括收視率、欣賞指數、公眾滿意度調查和投訴數字。欣賞指數的目的是改進香港電視界的整體節目質素,並希望成為收視率以外的專業指標。梁麗娟曾經參與評審工作,她解釋商界和廣告業會留意高欣賞指數的節目,認為這些節目吸引特定觀眾,比播廣告、贊助節目的收效更大。 但是,港台經常引用欣賞指數和觀眾調查,與其說是商業考量,毋寧說是因為節目收視率長期低迷,難與無綫(和已結束免費電視業務的亞視)匹敵。港台通常回應,部份節目照顧小眾,加上慣性收視,用收視率評估港台節目表現並不公平。其實,審計署在2018年發表的審計報告亦同意單以收視率作為節目表現指標並不妥當,但同時指出港台的反駁不夠說服力。收視率即使不是唯一衡量質素標準,亦是重要標準。港台部份節目即使有高...

    其實,公共廣播機構的目標觀眾不限於當地民眾,還可面向世界各地, BBC、日本放送協會(NHK)和韓國阿里郎電視台(Arirang)都是例子。這三家電視台自設英語衛星頻道,海外人民可以透過電視或互聯網觀看。 設立海外公共電視電台節目頻道能夠展現一地的軟實力。例如NHK的經營目標之一是「翻開日本多元文化、傳統和創新,給觀眾最新經濟和科技狀況,是世界走進日本和亞洲的門戶」;阿里郎電視台的經營目標之一是「擦亮韓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透過與外地廣播企業合作,改善與外國的關係」;BBC更不用多說,早已成為英國在國際社會的代表,其五年前的《新聞的未來》報告,強調BBC國際頻道是英國「獨特資產」,提醒BBC必須不斷壯大,才能成為國家的「價值大使」和「軟實力代言人」。 也許,無綫電視早已在海外站穩陣腳,節目製作...

    要執行上述兩點,需要大筆額外資源,政府注資必不可少。當然,在社會彌漫政治矛盾的當下,向港台撥款是一個敏感議題。要說服政府、立法會和公眾增加港台資源,港台須以身作則,檢討現時資源是否用得其所。 2018年的審計報告道出港台的產出和收效不相稱,除了上文提及的低收視率、收聽率,還有教育電視製作成本高但產出低,2017/18年度每小時製作成本達158萬元,是2008/09年度的一倍有多。這個金額可說高得不合理,港台電視節目外判計劃的每小時製作費粗略估算為40萬至80萬元,只是教育電視同等時段的四分之一至一半。 另一邊廂,教育電視節目觀眾量持續下降,每家幼稚園及中學每班平均收看節目量維持在單位數,每天在電視台播放的時間逐漸縮至一小時,來年度的撥款預算更歸零(表二),港台與教育局計劃另商合作方法。明知觀...

    港台脫離政府架構、自主營運 就可成為「香港BBC」? 公司化可以令香港電台遠離政治風波? 港台的真正問題是什麼? 與免費電視台分手後 香港電台能否活得更精彩? 新冠肺炎│港台工會斥邱騰華踐踏新聞自由 記者問題無違一中原則 新冠肺炎│港台專訪世衛問台灣會籍 邱騰華出稿嚴斥:違一中原則 上文刊登於第208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6日)《 世衞、《頭條》風波背後 香港電台的三個問題》。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3. 2017年5月24日 ·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10年任期屆滿,世衛選出新一任總幹事,由埃塞俄比亞的阿達諾姆(Tedros Adhanom)接任,是首位來自非洲的總幹事。 港聞 娛樂

  4. 2021年4月19日 · 世界衞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Ghebreyesus)在4月16日舉行的新冠肺炎例行發佈會上表示,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和新增死亡病例持續以令人擔憂的速度增加,過去兩個月內,全球每周新增病例數量幾乎翻倍,已接近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感染

  5. 2020年2月1日 · 香港衞生署前署長、世界衞生組織前總幹事陳馮富珍,在接受《新華社》訪問時表示:「對中國的表現,全球都『點讚』。 武漢肺炎在中國內地爆發,所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都有感染個案,更輸出至全球多個國家,香港亦陸續出現確診個案。

  6. 2020年5月24日 · 全國政協今日(24日)舉行全體會議,全國政協常委、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在大會發言時表示,新冠肺炎病毒是她見過最「狡猾」的病毒,任何僥倖觀望心態、淡化疫情或消極應對的做法,都會面臨難以挽回的災難性後果,強調國際社會應在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