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高校出版社之一,出版了大量优秀的文科教材和学术著作,欢迎访问官网了解更多 ...

  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簡稱 人大出版社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最早成立的大学 出版社 ,1955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材出版处的基础上成立。 自建社至1966年,共出版出版物424种,800万册。 1966年6月至197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暫停營業。 1970年10月,由於 中国人民大学 停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也随之停办。 1978年7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恢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同時随之恢复。 19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中華人民共和國高校教材出版中心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指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50种统编高校教材中有10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下屬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印刷厂 曾經是 北京 最大的大学印刷厂。

  3.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簡稱 人大出版社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最早成立的大學 出版社 ,1955年4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教材出版處的基礎上成立。 自建社至1966年,共出版出版物424種,800萬冊。 1966年6月至1970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暫停營業1970年10月由於 中國人民大學 停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也隨之停辦1978年7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恢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同時隨之恢復。 19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確定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高校教材出版中心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指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50種統編高校教材中有10種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1]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下屬的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印刷廠 曾經是 北京 最大的大學印刷廠。

    • 概览
    • 主要业务
    • 组织机构
    • 图书荣誉
    • 所获荣誉
    • 社会评价
    • 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家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198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出版中心,2007年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2009年获首届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荣 誉称号,是中国最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出版基地之一。

    人大出版社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综合优势,始终高扬人文社会科学的旗帜,秉承“出教材学术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的出版理念,实施精品战略,以优秀的出版物传播先进文化,年出书3000余种,发行码洋近10亿。建社60年来,人大出版社已累计出书万余种,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文化传播、文化累积价值的优秀教材和学术著作。

    新世纪以来,人大出版社继续实施新的发展战略,以体制改革为契机,把出版工作同我国教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创新机制,着力培养核心竞争力,形成了鲜明的出版特色,成为图书、音像、电子、网络和数字出版物等多种媒体兼营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

    重视学术、打造精品、服务读者、专注主业,打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的第一品牌。2014年平均日出九书,出书品种达到3370种。

    建社60多年来,累计出版图书一万余种,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文化积累与文化传播价值的优秀教材和学术著作,涵盖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行政学、人口学、环境学、新闻学、档案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商品学、历史学、语言文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艺术以及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等。其中许多教材多次再版,一些教材发行数量高达数十万册以至数百万册。

    第一,出书品种多、数量大,形成一定出书规模。人大出版社成立当年就出版了不少优秀图书。1955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附发《图书联合广告》,整版介绍了人大出版社编译的教材,有120多种。1955年5月—1966年5月,人大出版社共出正式出版物424种(不包括校内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书),7010万字,800万册。《教学与研究》共出版110期,350万册。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第二,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摘录、注释和介绍,社会影响很大。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经典著作摘录卡片》、《马恩列斯论报刊》、《唯物辩证的工作方法》、《毛泽东论哲学》、《毛泽东论调查研究》、《毛泽东哲学著作学习文件汇编》(共三卷)、《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经典著作介绍》、《〈唯物论和经验批判论〉简释》、《〈资本论〉典故注释》,等等。这满足了当时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需要。

    第三,出版了不少具有学科奠基地位的教材。无论是翻译教材还是自编教材,都起到了学科奠基的作用,培育和滋养了几代学人。

    扎根学术,做受人尊敬的出版者

    人大社现有600余名员工,10个出版分社,5个出版中心,3家下属子公司,6个连锁书店,4个销售分公司。本科以上员工接近80%,硕士以上员工超过40%,员工平均年龄35岁。

    作为中国高校教材、学术著作最重要的出版基地,人大出版社198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出版中心,是少数几家囊括“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所有国家级出版奖项的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社更进一步强化“精品战略”,在教材建设、学术出版、主题出版、“走出去”、大众图书及多媒体建设等方面均走在前列。

    2008年,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成员单位的版权输出业绩排名中,连续七年居单体出版社前两名。2009年荣获“北京市新闻出版和版权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9月在首次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中被评为一级出版社,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荣誉称号。近10年来,共获省部级以上奖项500余种,在大学社中名列第一。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人大出版社始终秉承“出教材学术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的精品战略理念,致力于打造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第一品牌。

    2021年7月19日,入选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先进出版单位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不断强化选题策划意识、市场意识,着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全体同仁精诚团结,开拓进取,把出版工作同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形成了人大出版社鲜明的出版特色和巨大的品牌价值,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出版领域的排头兵。2007年,人大出版社出版图书2000余种,发行码洋6亿多元。经过长期的积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已发展成为具有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物等多媒体兼营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

    历史回旋曲 —— 光辉的岁月 奋斗的历程

    一、顺应时代 应运而生——人大出版社成立过程

    人大出版社的前身是1950年2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处。1952年8月,出版处改称出版科。1953年9月,学校研究部所属的出版科、印刷厂、出纳组、油印股合并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教材出版处(地点在鼓楼西大石桥28号拈花寺),负责学校教材的出版、印刷、发行工作,成为一个完整的出版机构,不过它还只是学校的内部出版机构,不能对外公开发行教材。当时,全国对人大教材的需求量庞大,教材出版处出纳组的发行力量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就为此建立了一个教材供应组,专门发行人大的教材,教材出版处把书批发给它,由它配送至全国各省、自治区分支机构。

    成立出版社的契机源于1954年3月12—21日高等教育部隆重召开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经验讨论会。与会人员是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校长,还有主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会议主要由胡锡奎副校长代表人民大学介绍本校贯彻中央关于 “教学与实际联系,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教育方针的情况和经验。时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的杨秀峰同志在会议闭幕式上讲话,要求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推广人民大学的经验。会后,各部委和各地方兄弟院校纷纷来信要求人民大学提供教材。当时的教材出版处由于规模小不能完成这一任务,所以高等教育部就提出由人民大学推荐一批教材公开出版。当时学校研究部请苏联专家推荐了81种,后又压缩至22种,这22种由高等教育部分到当时北京的几家出版社来出版。但是,这22种书中,最初只有《统计学原理》、《工业企业组织与计划教程》两本在使用了教材出版处原来铅印教材的纸型,仅更换了封面的情况下公开出版了,其他的大部分教材都未能正式出版。这件事给了教材出版处的同志很大的启发,教材出版处的陈维雄(时任教材出版处副主任)与齐振之(时任教材出版处副主任)、王颖(时任教材出版处办公室业务秘书)等同志一起商量,一致的看法是,既然社会上对人民大学的教材有大量的需求,而教材出版处又有能力编辑出书,只是不能公开出版、发行,那么建立出版社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佳途径,于是向学校研究部副部长张腾霄同志作了汇报。在张腾霄副部长的支持下,教材出版处写了一个建立出版社的报告呈递校长。

    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是中共“五老”之一——吴玉章同志。吴老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一位以毕生心血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的著名教育家,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后,吴老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建和发展上,他在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17年间,为中国人民大学的诞生、成长和壮大奉献了宝贵的精力和才智。吴老对学校的教材建设十分关心和重视,建校初期,在他的直接领导下,组建了教材出版委员会。建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能够出版社会急需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意义深远。在吴老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建立人大出版社的报告很快就得到教育部、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的批准。

    1955年4月29日,吴玉章校长发布《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问题》的命令,宣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社号为011。任命陈维雄为出版社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齐振之为副主任,负责党务工作。这就是新中国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

  4.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55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家大學出版社1982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出版中心2007年獲首屆 中國出版政府獎 先進出版單位獎,2009年獲首屆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榮 譽稱號是中國最重要的高校教材和學術著作出版基地之一人大出版社依託中國人民大學的綜合優勢始終高揚 人文社會科學 的旗幟秉承出教材學術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的出版理念實施精品戰略以優秀的出版物傳播先進文化年出書3000餘種發行碼洋近10億。 建社60年來,人大出版社已累計出書萬餘種,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文化傳播、文化累積價值的優秀教材和學術著作。

  5. 中国人民 大学 中国思想与文化名家数据库 人大社培训中心 人大芸窗职教学苑 人大芸窗数字教材 中国审判案例数据库 人大芸窗应试培训 北京大学出版社 ...

  6.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簡稱 人大出版社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最早成立的大學 出版社 ,1955年4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教材出版處的基礎上成立。 自建社至1966年,共出版出版物424種,800萬冊。 1966年6月至1970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暫停營業1970年10月由於 中國人民大學 停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也隨之停辦1978年7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恢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同時隨之恢復。 19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確定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高校教材出版中心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指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50種統編高校教材中有10種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下屬的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印刷廠 曾經是 北京 最大的大學印刷廠。

  1. 相關搜尋

    中國人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