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5日 · 2019年到來中共來說是流年不利,不僅其政治專制受到更多中國人挑戰,自身經濟也明顯惡化,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經濟「懸崖式大跌」。. 中國經濟GDP曾多年以8%~9%,甚至兩位數字成長,但近年則明顯放緩,而且有諸多潛在問題。. 前兩年中共 ...

    • 衝向中國的「灰犀牛」
    • 從債務危機到金融風險
    • 被打臉的諾獎得主
    • 改革與變數
    • 「去槓桿」幾乎變成了「加槓桿」。

    今年伊始,這句話流行於中文互聯網。有人說,它挑明瞭中國經濟潛藏的重大危機;反駁者認為,這是用文字遊戲來販賣焦慮。 今年將盡,這句話的前半句似乎已成為現實。 年初,中國的官方媒體組織了一場以「預見未來」為主題的影響力峰會。曾任中金公司CEO的前中國總理朱鎔基之子朱雲來,卻給出了令人不安的「預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茉楠曾撰文表示,中國投資的迅速增長主要來自銀行信貸,而「投資—債務—信貸」正在形成一個相互加強的風險循環。如果產能擴張是建立在信用擴張基礎上,產能危機就必然會引起非常大的金融風險和壞帳風險。 簡言之,規模龐大的投資背後是規模龐大的債務,如果投資的產出不利,造成債務違約,傳導至銀行體系,造成整個經濟的系統性風險。 陷入債務危機的獨山縣不是孤例,從政府到企業,中國債務違約的風...

    今年夏秋之際發生的一連串事件,讓外界幾乎窺見了危機的蔓延。 5月24日,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被央行及銀保監會實行聯合接管,為20年來首例。路透社稱這一事件揭開了中小銀行風險的「潘多拉之盒」。 8月,錦州銀行披露財報,不良貸款餘額近300億元。中國媒體財新報道,該行董事長張偉隨即外逃美國,飛機起飛前一刻被攔截,12月19日張偉罹患癌症離世。 10月,河南的伊川農商行原董事長康鳳立被調查,該銀行將破產的消息瘋傳,引發儲戶擠兌。為了穩定局勢,伊川縣甚至調來資金,壘成現金牆。 僅一周後,遼寧省營口沿海銀行再次遭到擠兌。營口也有樣學樣,通過壘「現金牆」的方式安撫儲戶。 中國的經濟危機是否會在2020年,以這個幽靈的突然現身而展開? 「經濟危機比你想象中要花更長時間才會到來,然而一旦到來,發生的速...

    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1996年成功預言亞洲經濟危機,因此爆紅,並在2008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克魯格曼再次預言時,目標指向中國。2011年,克魯格曼撰文,列舉所觀察到的中國經濟:巨額基建投資、房價高企、債務激增,「展現出經濟泡沫的所有典型特徵」,因此有理由擔心一場金融和經濟危機將在中國發生。 談及中國經濟,媒體熱衷於報道中國不斷下滑的GDP增速,但GDP增速放緩的原因卻難有全面分析。克魯格曼看到徵結,指出中國的深層問題,但他忽視了中國政府對經濟干預的能力之強,手段之多,效率之高。 克魯格曼所說的泡沫從2008年中國推出「四萬億」計劃開始膨脹,逐漸展現出很強的後遺症。 2017年底中文互聯網廣為流行一篇文章,闡述了中國處理潛在危機的這一邏輯,並隱晦地表示政府在把累積的金融風險轉化到居民身上...

    另一些經濟學家則更願意給出藥方。2019年的達沃斯論壇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副教授金刻羽表示,外界過度沉溺於關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高負債,這些只是症狀,真正問題在於金融系統如何使資金流到經濟體中生產力更高的部分。 在中國,投資和信貸大多給了國有企業,以及有政府兜底的城投公司(比如獨山縣案例),而非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只好用利率更高的影子銀行,形成「擠出效應」。 這種資源錯配,使資金流向低效率領域,進一步加大了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一旦經濟不景氣,企業利潤難以償還利息,將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金刻羽認為,根本上,問題在於要打通儲蓄和投資之間的管道,讓資本流向合理的領域,釋放私營部門和科技領域的遲來的潛力和推動力。資金注入更有效率的地方,使違約風險降低,經濟將進入更良性的循環。 「我們總是可以說經濟在長...

    在外部的打擊和干擾下,中國還能用非常手段處理眼前這頭「灰犀牛」嗎?或許我們借用克魯格曼的話比較明智——老實說,真不知道。 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風險被分散但未被消除,威脅是真實的。 經濟危機未必會發生在2020年,但世間真的再無明斯基了嗎? (本文由「BBC News 中文」授權轉載)

  2. 2022年11月20日 · 中國經濟增長繼續放緩,國債規模是經濟規模的兩倍多,青年失業率飆升,不斷反覆的新冠疫情封控衝擊了經濟的方方面面,外國資本在撤離,許多人眼裏前景黯淡。 不少觀察人士認為,中國經濟能否脫困看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對迫在眉睫的巨額債務的處理。 國際機構預計,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幅度將落後於部分亞洲國家,這將是自1990年代初以來第一次。 那麼,中國經濟到底有沒有陷入困境? 出了什麼問題?...

    • 3 分鐘
    • 中國經濟危機20191
    • 中國經濟危機20192
    • 中國經濟危機20193
    • 中國經濟危機20194
  3. 2019年8月12日 · 中國經濟停滯的聯想. 雖然放緩不是停滯,但中國經濟很難稱得上健康。 雷小山分析,雖然貿易戰對中國經濟起到了一些負面作用,比如影響了投資和消費的信心。 「但並不是中國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

    • 中國經濟危機20191
    • 中國經濟危機20192
    • 中國經濟危機20193
    • 中國經濟危機20194
  4. 2020年1月17日 · 周五(1月17日)發佈的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降至30年來的最低水平。 外界分析將此歸咎於中國國內需求疲軟和中美貿易戰影響。 有分析師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將「破6」,進一步減慢至5.9%。 中國公布2019年全年經濟數據前一天,中美雙方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該協議是否能夠給中國經濟帶來正面影響尚待觀察,但過去兩年間貿易戰的影響已顯示在GDP數據上。...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4年4月22日 · 冠狀病毒衰退被稱為「大封鎖」,是指由於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 而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 大多經濟體的衰退始於2020年2月。. 疫情爆發前一年的2019年已見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消費者活動停滯不前,而2020年全球採取的封鎖和其他預防措施直接使全球 ...

  7.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 冠狀病毒衰退 ,又被稱為“大封鎖”,是指由於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 而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 大多經濟體的衰退始於2020年2月。 疫情爆發前一年的2019年已見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消費者活動停滯不前,而2020年全球採取的封鎖和其他預防措施直接使全球經濟陷入危機 [1] [2] [3] [4] 。 在疫情爆發的七個月內,每個發達經濟體都陷入了經濟衰退 [5] [6] 。 2020年第二季度,欧元区 GDP 增速同比萎缩15%,环比下降12.1%。 法国二季度经济增速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13.8%,创 二战 后最大跌幅。 德国二季度GDP增速同比环比均大跌逾1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