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號. 醫生: 林嘉安. 大腸癌為本港常見癌症。 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最新癌症數字顯示,2019年,本港大腸癌新症達5556宗,死亡人數僅次於肺癌,位列致命癌症第二位。 約20-25%腸癌患者確診時已屆第四期,即腫瘤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亦有三分一患者經手術切除後仍出現復發及轉移。 擴散性腸癌即癌細胞由腸臟的主瘤,轉移至身體其他部分,並形成「新」的腫瘤。 理論上,腸癌可以擴散至身體任何部位,不過當中又以轉移至肝臟、淋巴及腹腔最為常見。 病徵期數未必成正比. 擴散性腸癌的典型病徵包括大便習慣改變,或與轉移位置相關的徵狀,如肝轉移時出現上腹脹痛,頸淋巴轉移則頸部腫脹,腹腔轉移則有腫脹及腹水,但亦有個別個案,全無病徵。

  2. 正因如此,糖尿病的首要治療目標乃維持患者身體功能的完整性,而保持血管健康則是大眾最有把握完成的目標。. 透過控制血糖、血壓及膽固醇,盡可能延遲併發症的出現,方能達到延長患者壽命的最終目的。. 糖尿ABC. - A1c糖化血紅素:<6.5%. - Blood pressure血壓 ...

  3. 自律 血糖 避免併發症 此外,定時監測血糖可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加深認識,了解哪些食物或生活習慣可對血糖值有所影響,就能有更大的動力和清晰的目標去改善飲食和生活的陋習,減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然而若糖尿問題逐漸嚴重,患者便要透過 ...

  4. 生活閒情. 健康教育講座. 醫緣相聚. 《自信從「齒」開始2》—牙齒微創修復美學. 《句句有骨》— 香港大學骨科專家與你破解37個骨科迷思. 《醫與研》. 《肺癌全攻略》. 《泌尿解碼》.

  5. 瑪麗醫院兒科副顧問李子良醫生表示,若兒童的病發年齡在16歲或以下,並持續6星期或以上出現關節炎症狀,即關節出現紅、腫、熱、痛四大表徵及活動能力受到限制,排除其他引發關節炎的原因,包括:感染性關節炎、癌症如白血病、神經母細胞瘤或骨腫瘤等 ...

  6. 網上訂閱《健康動力》雜誌

  7. 以往治療乙肝的目標為E抗原能愈早變為陰性愈好患者10年內復發的機會便能降低至約二至五成但DNA測試發現部分E抗原變陰性的患者仍會再有病毒複製故現時治療的長遠目標為遏止乙肝病毒複製將HBV DNA變為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