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8日 · 歷史上首次載人太空飛行任務是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東方1號,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在環繞地球軌道一周後安全返回地球。5月5日,亞倫·舒柏執行自由7

  2. 航天史. 首颗人造卫星 史普尼克1號 的模型. 自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及 罗伯特·戈达德 在 航天 的理論方面給實際方面作出突破後,航天便在20世紀開始成為人類對成就的一項指標。 第一個成功的大型火箭項目是1920年代由Fritz von Opel and Max Valier在德國開始進行的,最終在納粹德國的 Wernher von Braun 手上完成。 蘇聯 在戰後 太空競賽 中扮演領導者的角色,成為第一個發射衛星,第一個送男太空人進入軌道及送第一個女太空人進入太空軌道的國家。 美國 在1960年中期也追上並超越他的競爭對手蘇聯,於1969年成為第一個送男太空人上月球的國家。 於此同時法國、英國、日本和中國也同時在發展有限酬載的能力。

    • 歷史
    • 推進技術
    • 法規
    • 相關電影
    • 業餘火箭的概念
    • 前景

    起源

    18世紀,印度在對抗英國和法國軍隊的多次戰爭中,曾大量使用火箭,獲取良好的戰果,也因此帶動歐洲火箭技術的發展。 之後又發展出精密的導引與控制系統,而成為射程遠、命中率高的武器系統-飛彈。 在現代多次實戰中,火箭展現出野戰機動性、射程遠、射速快、火力強、高震撼力與高命中率等特性,奠定其在軍事武器發展史上的地位。

    理論發展

    20世紀初,關於星際旅行的科學調查蔚然成風,這很大程度上是由諸如凡爾納、威爾斯等科幻小說作者的神奇想像力激發。科學界在火箭技術上的發展讓這一目標漸漸成為現實。 1903年,高中數學老師齊奧爾科夫斯基發表了《利用反作用力設施探索宇宙太空》,這是第一部關於使用火箭進行太空旅行的嚴謹論文。火箭推進計算公式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第一個提出使用液氫和液氧作為火箭推進劑,並計算出這類火箭的最大排氣速度。他的工作在蘇聯以外默默無聞,但是在蘇聯國內,他的工作為後續的研究實驗打下了基礎,並促成了1924年星際旅行學會(Society for Studies of Interplanetary Travel)的成立。 1912年,埃斯諾·佩爾特里(Robert Esnault-Pelterie)發表了關於火箭理論和星際旅行的演講。他獨立推導出了齊奧爾科夫斯基火箭推進公式,計算出了往返月球和其他行星所需基本能量,提出了使用原子能(如,鐳)進行火箭噴射驅動。 1912年,羅伯特·戈達德,在威爾斯早期工作的啟發下,開始了一系列的火箭研究,包括固體燃料火箭需要在三個方面改進。首先,燃料應該在一個小燃燒室燃燒而不...

    火箭推進是一種精密的結構,它的原理主要是力學、熱力學,以及其它有關科學之運用,諸如電學等。火箭跟一般的飛機主要的不同點在於:飛機只能在大氣層內飛翔,但是火箭可以在外太空工作,因為它不需要利用外界空氣便能夠燃燒推進。 火箭推力的獲得,乃由高速噴出物反作用而生成。其原理與用水管噴水時水管會向後退,以及槍向後座的原理一樣。 火箭的燃料經過燃燒室燃燒以後,在燃燒室裡產生高溫高壓氣體,燃燒室與外界的壓力差是火箭的動力來源。之後氣體將經過一個噴嘴加速,排出到外界,推動火箭向前飛行。

    國際法規定,發射載具的擁有者的國籍決定了那個國家必須為任何造成的損害負責。因此有些國家要求火箭製造者及發射者遵循特定法令去補償及保護人員及財產可能受到的影響。 在美國,任何非歸類為業餘,也非政府相關的火箭必須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商業太空運輸辦公室(FAA/AST)批准。

    南韓電影神機箭聲稱古代朝鮮已經有製造彈弓和石頭的技術並且運用於軍事上成功擊敗當時入侵朝鮮半島的明軍(事件為虛構)。不過由於電影題材被學界認為是虛構,因此並不能說明當時朝鮮半島已經具備了生產火箭的技術。

    所謂業餘火箭,是指主要利用非政府、非商業資金或條件設計和製造的火箭,其設計、製造、發射等活動服務於科技愛好者及其組織,而非政府、軍事或商業用途。火箭是指以飛行、運送載荷或提供推力為主要目地的,自帶推進劑的噴氣推進裝置。火箭模型通常不屬於火箭,而是某種非火箭物體,因為它們的目地是模仿外觀、結構,而不主要是飛行或運送載荷。 模型火箭,是指為了逼真的重現某種火箭的外觀、發射場景等目的,效仿重現對象的形狀、結構、外觀,以一定的比例尺縮放後製作的具備發射功能的火箭。火箭模型,是指為了逼真的重現某種火箭的外觀、內部結構,效仿重現對象的形狀、結構、外觀,以一定比例尺縮放後製作的沒有發射功能的物體;或因科研等目的,為風洞試驗等製作的設計模樣。業餘火箭活動、業餘火箭製作等,屬於科技愛好,是科技愛好者圍繞火箭研...

    核火箭發動機(參見核能)
    雷射脈衝火箭發動機(參見雷射)
    反物質火箭發動機(參見反物質)
    星際太空氣體衝壓火箭發動機(參見星際物質)
  3. 一七八三年法國蒙哥爾飛兄弟(兄:Joseph-Michel Montgolfier、弟:Jacques-Etienne Montgolfier),利用熱空氣比冷空氣輕浮力效應原理,發明了可載人熱氣球,之後採用氫氣球,一七八五年更完成橫渡英、法之間多佛海峽飛行。. 一八五二年法國奇法特(Henri ...

  4. 2021年4月12日 · SpaceX:商業機構首次載人航天10大關注點. 天舟一號升空 「快遞小哥」有多牛? 中國嫦娥五號:40年後再探月 與美蘇太空競賽有何異同. 根據一份與地面控制中心溝通文字記錄,加加林當時被飛船窗外風景震撼了。 他評論了一番我們星球「美麗光環」,還有雲朵投射在地球表面震撼人心影子。...

    • 人類火箭升空的歷史1
    • 人類火箭升空的歷史2
    • 人類火箭升空的歷史3
    • 人類火箭升空的歷史4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19年7月16日 · 威力強大的土星5號火箭裝載著阿波羅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發射升空。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進入登月艙並降落到月球表面,而柯林斯則留在 ...

  7. 2021年12月27日 · 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建造耗時20餘年,成本達到100億美元。它將尋找最早、最遙遠的恆星和星系,以人眼從未見過的顏色描繪宇宙,並檢驗宇宙數十億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