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佛教大雄中学〔 BTHC〕是位于香港 九龙 长沙湾 的一所政府津贴 中学 ,创立于1969年,为 香港佛教联合会 创办的第二所中学。 中文名. 佛教大雄中学. 外文名. Buddhist Tai Hung College. 创办时间. 1969年. 创办人. 香港佛教联合会 [1] 校 训. 明智顯悲 [2] 所属地区. 香港 深水埗 长发街 [1] 现任校长. 招康明 [3] 目录. 1 学校简介. 2 行政结构. 学校简介. 播报. 编辑. 校歌. 佛教大雄中学于1969年创校,是 香港佛教联合会 兴办的第二所中学。 本校位于 深水埗 长发街,绿荫盈园,意趣盎然。 校舍占地约5000平方米,楼高6层,有供一般教学用的课室28间、实验室4间、地理室、音乐室、视觉艺术室各1间。

    • 寺庙简介
    • 兴盛时期
    • 宝灯法师
    • 佛教设施
    • 寺务管理

    湛山寺分别两部分,一部分是供僧侣坐禅念经的地方,有佛堂。舍利塔、居士楼、功德堂等;另一部分是大雄宝殿及安老院。

    香港湛山寺,与青岛名寺湛山寺同名,盖皆因缘于一代大德倓虚大师之故。倓虚大师,俗家名王福庭,四十岁出家,在宁波观宗寺受谛闲法师传具足戒,并于佛学研究社习天支教法。后曾于营建楞严寺、哈尔滨建极乐寺、长春建般若寺、青岛建湛山寺等。而且所建寺院,均附设佛学院,培养僧才无数。又屡于东北讲经弘法,天台一宗盛弘于北方,倓虚大师实居功至伟。

    湛山寺,1949年在页恭绰居士和乐渡法师等支持协助下,倓老来港主持弘法精舍,并于舍内设立“华南学佛院”,此为香港首座僧校,所培养之僧才,对香港日后佛教的发展影响极大。今香港湛山寺开创者宝灯法师亦为学佛院首届毕业学僧之一。宝灯法师在倓老往生后,发愿修建道埸,纪念恩师。

    1964年,他一呼百应,得名人何英杰、邵逸夫、安子介、田元灏等居士捐助。在众多护法及信众热心赞助下,购置清水湾大澳门山地一块,根据青岛湛山寺的建构,辟地开山创建了香港湛山寺,并于寺址内选取佳地修筑倓虚大师舍利塔,面海靠山,灵秀青葱,环境极佳。宝灯法师除建立湛山寺外,还致力于教育及安老事业等社会工作。1966年,洗麈法师当选为僧伽会会长,宝灯法师为副会长。1969年创办佛教书院于九龙福华华街。1970年于九龙医局街自置校舍,1971年将自置较舍改建为七层大楼,佛教书院易名为能仁书院。洗麈法师出任校监,宝灯法师为副。

    在推动佛教发展方面亦不遗余力。在1992年至1997年,他共用了一千万元支持内地十三座寺庙重修。包括甘肃大象山的永明寺;崆峒山的法轮寺;河北的净莲寺;山西的华严寺、三圣寺、观音寺、千佛寺;内蒙古的甘露寺;山东的法华寺等等。为培养僧才,宝灯法师又支持中国佛学院复办经费,功德无量,宝灯法师广结善缘,深受各方崇敬。湛山寺因而不乏珍贵文物,如宋朝的牙雕十八罗汉像,明代成化年间的瓷器花瓶,虚云老和沿和倓虚大师的书信遗墨等。宝灯法师于1997年3月往生,火化后亦如其师一样遗下数千五彩舍利。

    湛山寺大雄宝殿占地八千多平方尺,殿高达四十多平方尺。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观音菩萨、韦驮、罗汉等塑像。其中释迦牟尼缅甸玉佛像曾是80年代香港最大的释迦牟尼白玉坐像。寺内每年举行五次大型法会,包括晨历及十一月份重阳药师琉璃法会。诵经持咒,梵音不断。寺中常住僧尼九位,承办法事,为需要者忏法及育经。斯里兰卡国家政府文化代表参观过湛山寺后,评价其为亚洲环境最美、风水最好的寺院。该国决定在湛山寺修建一座全港最大的舍利宝塔,内置一颗斯里兰卡国宝——释迦牟尼舍利,同时还向湛山寺赠送两颗折自释牟尼成道处的菩提树树枝而成活的树苗。

    现任监院兼代住持佛智法师是宝灯法师的弟子,有意光大宗师的道埸,计划重修大雄宝殿、铸造望海观音青铜像、兴建宝灯法师舍得塔等。首先完成的是在1998年12月开光、设于佐敦的湛山精舍,逢周六下午三时半至六时举办讲经法会。湛山寺于70年代注册,由董事会管理决策事务。与寺院往来甚密兼属同一董事会掌理的,有美国佛教青年会和创办于1967年的加拿大佛教会。两会在北美共有十五家道埸,在多伦多亦设有湛山精舍,由性空法师及诚祥法师主理。另因获加拿大政府拔地,于尼加拉瓜大瀑布旁建万佛多宝寺,1999年落成,内建青铜大佛及108尺高宝塔,极为宏伟。为了广结佛缘,美国佛教青年会致力于佛经英译方便当地人士参研佛理。

  2. 福源寺是全世界首座以客家土楼建筑为特色的寺庙,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埔前镇。融合佛教文化、客家土楼建筑文化、禅修文化、养生文化等的新型佛教文化圣地,福源寺以释迦牟尼金身端坐金菩提树下为核心,大雄宝殿、观音殿等依次环绕,呈对称圆形,寓意佛教诸事圆满。

  3. 白马寺(White Horse Temple),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白马寺镇310国道边,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 ...

  4. 广德寺,原名云居寺,位于湖北省襄阳县城西13公里处,与古隆中毗邻,是湖北省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十方丛林。1988年,广德寺多宝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广德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初名“云居禅寺”。明代成化年间因明宪宗御笔亲赐“广德禅林 ...

  5. 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即正殿,也称大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慑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

  6. 古德寺,位于湖北武汉市汉口黄浦路上滑坡74号,该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由隆希创建,初名古德茅蓬,1914-1919年间由主持昌宏先后两次进行扩建,改名古德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并由黎元洪亲自题写匾名。该寺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该寺混合了欧亚宗教 ...

  1. 相關搜尋

    佛教大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