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佛教大雄中学〔 BTHC〕是位于香港 九龙 长沙湾 的一所政府津贴 中学 ,创立于1969年,为 香港佛教联合会 创办的第二所中学。 中文名. 佛教大雄中学. 外文名. Buddhist Tai Hung College. 创办时间. 1969年. 创办人. 香港佛教联合会 [1] 校 训. 明智顯悲 [2] 所属地区. 香港 深水埗 长发街 [1] 现任校长. 招康明 [3] 目录. 1 学校简介. 2 行政结构. 学校简介. 播报. 编辑. 校歌. 佛教大雄中学于1969年创校,是 香港佛教联合会 兴办的第二所中学。 本校位于 深水埗 长发街,绿荫盈园,意趣盎然。 校舍占地约5000平方米,楼高6层,有供一般教学用的课室28间、实验室4间、地理室、音乐室、视觉艺术室各1间。

    • 概览
    • 简介
    • 刊登文章
    • 出版图书

    中国香港宝莲寺方丈

    净因法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佛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生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学术评审局委员;香港宝莲寺方丈 ;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佛教文化产业名誉顾问。曾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博士生导师等。

    净因法师 拥有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佛学博士学位,现担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香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及香港宝莲寺方丈 、香港佛教文化产业名誉顾问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生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净因法师定期为《信报月刊》撰文,曾主编《敦煌心灵之旅》,总策划《三合一十全人格教育系列儿童绘本》。已出版的著作有:《逆境中的从容》、《安忍精进》、《佛智今用》、《随缘自在》、《愚子心耕》等。净因法师经常应邀于香港、澳门、英国、美国等地讲学、弘法,深受各界欢迎。

    苦难教育

    古时有一屠夫,中年得子,满心欢喜。数年后,屠夫不幸身患绝症。他望着尚未成年的儿子,痛苦不已,心中反覆思索,“除了钱之外,还应该给我尚未成年的儿子留点什么呢?”苦思良久,灵光一闪,他嘴角不禁浮出一抹微笑。 小男孩生日那天,屠夫送给儿子一个特别的礼物—一只可爱的小猪。小男孩十分喜爱,与之形影不离。看着小猪一天天地长大,小男孩心中的恐惧也与日俱增,因为他从小就明白:小猪养大了,就会被宰杀。终于有一天,屠夫告诉儿子,“你的那只小猪已经长大了,再过一段时间,我杀它时,你必须在一旁帮忙。”小男孩悲伤之馀,更加珍惜跟小猪相处的每一天。到了该杀小猪的那天,爸爸病逝了。小男孩很伤心,但没有崩溃,因为父亲对他的“苦难教育”已初见成效:勇敢地面对、接受“苦难”,包括“失去”的心爱之物和亲人。 在当今社会,我们的教育侧重于生存之道、成功之法和快乐之门,缺少“苦难教育”。然而,在人生的旅途,无法控制的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可能降临。甲型流感H1N1、禽流感等毁灭性传染病,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令人感到恐惧、不安;金融危机使得资产缩水,令人感到愤怒、委屈;海啸、地震等天灾,顷刻间夺去无数亲人的生命,令人感到绝望、无助;火灾、飞机失事等突发性事件,使人措手不及,令人活在伤心和煎熬的折磨中……当人们身处无法控制的灾难之中时,由于平时缺少“苦难教育”,灾难来临之时心理准备不足,自然没有面对灾难的勇气,很容易产生“灰心与迷茫”、“逃避与放弃”、“责问和怨恨”、“痛斥与咀咒”等负面情绪。这不但与事无补,反而会加剧矛盾与冲突,成为家庭、社团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后果十分严重。 5月12日是四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我们理应利用这个特殊的日子,呼吁人们重视“苦难教育”,正确对待生命中的“苦难”,勇敢并积极面对“苦难”的挑战,减低灾难带来的损害,能更能从当中学习、成长,增强生命的抗逆力和承受力,进而超越“苦难”本身,开始人生的新起点,赋予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的绘画师

    文/净因 阿里士多德把人的心灵比作蜡块,把外界的事物比作金指环,而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就如同金指环印在蜡块上的痕迹一样,在心灵上留下印记。 他的“蜡块说”认识论思想对后人影响很大。譬如说,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J. Locke)继承和发展了阿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认为人出生时的心灵如同白纸或白板一样,后来通过读书学习,积累经验,便在白纸上画出了各种图画。 无独有偶,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学者也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如同一块未经打磨的璞玉。正如《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其意为,一块美玉,如果不去雕琢它,它就永远只是一块璞玉而已;同样,人所拥有的天赋和才能如同璞玉中的美玉,只有通过读书学习,通古博今、明白事理、了知真理,才能让一个人的潜能充分展现出来。 以蜡块、白纸与璞玉来比喻人出生时的心灵,这多少反映出东、西方对人本质的认识有所不同。然而,东、西方的哲人有一点是相通的,即读书学习是人生的绘画师,而读书的内容与目的决定人生的“图案”,读书的技巧决定“绘画”的速度,而准确领悟书本中的深意,决定人生“图案”的质量。 香港今年以“全城阅读十分钟”大行动回应世界阅读日,推广香港的阅读风气,令人鼓舞。然而,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各种书籍、文章浩如烟海,我们不仅要鼓励人“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还要清醒地意识到,读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鼓励港人学以致用,在求学中获得技能,在求知中获得智慧,在服务人群中感悟人生,命运的“图案”才能在读书过程中得到改变,灿烂的人生“图景”将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正如《法句经》云:“虽诵千章,句义不正,不如一要,闻可灭恶。虽诵千言,不义何益,不如一义,闻行可度。虽多诵经,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虽诵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闻,勤修得益!”

    入不二法门

    文/净因 一日,舍利弗与维摩诘辩论 “不二法门”,天女撒下鲜花,为他们助兴。舍利弗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抖落黏在他袈裟上的鲜花。天女趁机戏弄舍利弗,“你连这么美的鲜花都害怕?!” 舍利弗窘困地答道, “出家人身上沾花,不合律法啊。”天女反问,“鲜花与律法何干?更何况为什么鲜花总喜欢沾在你身上,而不是诸位菩萨呢?” 舍利弗一时无言以对,突然灵机一动,反问天女,“你修行的时间好像也不短啊,为何至今还修不出男人之相?”天女微笑间用神通将舍利弗变成天女,以同样的口吻问,“舍利弗,现在身为女身的你,与刚才男身的你,在思维上有何不同吗?”“好像没有什么变化,我也觉得很奇怪。”舍利弗一脸困惑地望着天女…… 以上故事出自《维摩诘经》,以譬喻的手法说明一个道理:人们误以为男与女、空与有、好与坏、大与小、长与短、得与失等表面的分别相为绝对、客观而真实的,因而产生种种执着,争斗与烦恼由此而生。《维摩诘经》以佛陀“空”的智慧教导人们,以男女之相而论高低贵贱,十分荒谬,因为男女之相乃因缘所生,随缘变化,根本找不出一个固定不变的男女之相来。在佛教看来,决定一个人高低贵贱的标准,不是一个人的外表与相貌,而是其言行、思想境界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现代尼圣通愿法师,一生精研华严,弘扬戒律,严净毗尼,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者甚众; 证严法师,集智慧与慈悲于一身,毕生致力于慈善救援事业,寻声救苦,享誉全球,僧俗同赞;在香港,集智慧与艺术天赋于一身的女中豪杰大有人在。她们都以自己的勤恳劳动和为社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赢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这些事实再一次提醒人们,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他/她以实际行动提升自我,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与敬重。

    •敦煌心灵之旅:求智与求真

    作者名称 净因法师

    作品时间2010-10-1

    《敦煌心灵之旅:求智与求真》内容简介:智慧不是小聪明,真理并非粉饰案头的座右铭。追求智慧需要坚毅,实践真理更需要勇气。心灵的大爱:很多人执著于我、你、他之别,其实,每个人是相关相连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个人与他人相互影响。潇洒的心灵:事事执著,处处障碍。反之,了解无常,随遇而安;随缘随分,潇...

    •中信国学大典 · 净土三经

    作者名称 净因法师

  2. 如来三佛是大雄宝殿内的三尊大佛, 代表着佛教的三个世界。. 正中端坐的是释迦牟尼,主宰娑婆世界;坐在东首的是药师佛,主宰东方 净琉璃世界 ;坐在西首的是阿弥陀佛,主宰西方极乐世界。. 人物介绍. 释迦牟尼俗称如来佛或大佛菩萨,他是佛教的创始人 ...

  3. 大屿山昂平高原大佛. 宝莲禅寺是 香港 最著名的十方丛林,位于大屿山昂平高原,介于凤凰山与弥勒山之间。. 山门之前,左有木鱼峰天坛大佛、法华塔;右有莲花山与狮子石,堪称屿山胜境。. 中文名. 大屿山大佛. 位 置. 大屿山昂平高原. 始建年代. 光绪三十二 ...

  4. 隰县小西天,又名千佛庵,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城西凤凰山巅,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由明代东明禅师创建于明崇祯二年。初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像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入西天”,又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隰县小西天全寺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建有 ...

  5. 福源寺是全世界首座以客家土楼建筑为特色的寺庙,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埔前镇。融合佛教文化、客家土楼建筑文化、禅修文化、养生文化等的新型佛教文化圣地,福源寺以释迦牟尼金身端坐金菩提树下为核心,大雄宝殿、观音殿等依次环绕,呈对称圆形,寓意佛教诸事圆满。

  6. 阿育王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宝幢太白山麓华顶峰下,始建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已历经1700多年历史。阿育王寺素有“东南佛国”之称,是佛教禅宗名寺,中国佛教“五山第五”。也是中国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因寺内珍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