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7日 · 按法:每天早上及睡前按摩左右腳穴位各1分鐘,可以拇指打圈或按放(按一下放開再按)的方式按摩。 功效: 足三里穴是調節消化及免疫系統,補虛的強壯穴,有調理脾胃、和腸消滯、清熱化濕、降逆利氣,以及扶正培元的作用。

  2. 2022年3月14日 · 她建議可按摩3個穴位:太陽穴、後溪穴和興奮穴,有助紓緩春困。 胡玘君提醒,經常進食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會加重脾胃功能負擔,使濕困脾。 另外,少運動、缺乏休息,也容易令脾胃功能欠佳,宜多活動以生陽氣。

  3. 2022年6月22日 · 1. 大陵穴. 位置: 手掌與手腕交界處的橫紋中點. 功效: 有清心除煩的功效,進而達到止汗及斂汗效果。 按法: 用手指或已用盡墨水的原子筆輔助,以適當的力度按壓,不用太大力,按至產生痠脹感即可,每次可按2至3分鐘。 2. 行間穴. 位置: 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間邊緣的凹陷處. 功效: 行間穴是肝經上的第一個穴位,肝經的水濕風氣由此順傳。 按行間穴能去除肝經之火,清熱瀉火,而且止汗效果佳。 按法: 行間穴穴位較細,可用已用盡墨水的原子筆輔助,以適當力度按壓,集中力更好,按至產生痠脹感即可,每次可按2至3分鐘。 註: 上述按穴方法一般人均適用,如有疑問或身體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按穴,並向註冊中醫或醫生查詢及求醫。 採訪:何芍盈、陸秋燕. 短片拍攝及剪接:林梓晴. 穴位保健‧夏天篇:

    • 列缺穴。位置: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位置。取穴方法以左右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食指尖到達(手腕)之凹陷處為列缺穴(見圖二)。
    • 攢竹穴、魚腰穴、絲竹空穴。位置:攢竹穴位置於眉頭,魚腰穴在眉毛中央,絲竹空穴則在眉尖(見圖三)方法:由眉頭的攢竹穴開始,沿着眉骨輕輕揉按3至5分鐘。功效:明目護眼。
    • 上星穴、迎香穴。位置:上星穴(見圖四)為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一寸,迎香穴(見圖五)在鼻翼外緣。方法:兩個穴位各點按3至5分鐘。功效:通鼻竅,清頭目。備註 :以上方法只供參考,如有不適應立刻停止;如有疑問,宜向註冊中醫或家庭醫生查詢。
  4. 2022年5月2日 · 註冊中醫胡玘君提供按摩穴位的方法,有助紓緩眼睛疲勞。 她提醒,眼睛看電子屏幕宜每隔約15分鐘望向遠方,放鬆眼部肌肉。 報料

  5. 2022年12月17日 · 1. 大椎穴. 【位置】於頸背位置,頸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低頭時頸後正中隆起最高處。 【功效】能升陽益氣、退熱補虛,亦用於幫助治療感冒、流感、支氣管炎及哮喘。 2. 關元穴. 【位置】位於肚臍中下三寸處,大約四指寬的位置。 【功效】冬天易出現腸胃不適、腰痠、手腳冰冷等徵狀,溫暖關元穴有助補充身體元氣,促進氣血循環,改善下腹部不適,亦有助治療腹痛腹瀉。 3. 湧泉穴. 【位置】腳板人字狀紋路交叉點。 把腳趾向下捲,腳板前方中央的凹陷處. 【功效】湧泉穴屬腎經第一大穴,有助預防疾病、養生及延緩衰老的作用。 冬天養生/保暖貼士: 天冷睡覺首重頭腳保暖 中醫提醒穿襪睡覺勿太緊太厚 戴帽睡覺注意勿影響呼吸. 冬天起居注意|中醫提醒:每日開窗3次通風、注意頭頸足保暖、戶外運動避穿棉衣.

  6. 2022年6月24日 · 1.內關. 位置: 手掌手腕交界再向下兩吋(約3隻手指的闊度) 功效: 消除心煩、止嘔、鎮靜安神,亦可改善因中暑而致的目昏,以及治療胸悶和惡心。 按法: 用手指或已用盡墨水的原子筆輔助,以適當的力度按壓,不用太大力,按至產生痠脹感即可。 2.神門穴. 位置: 腕部腕掌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橈側凹陷處,當豌豆骨後方. 功效: 有安神寧心的作用,若睡眠質素差、易醒甚至失眠,睡前按神門穴有助提升睡眠質素。 按法: 用手指或已用盡墨水的原子筆輔助,以適當的力度按壓,不用太大力,按至產生痠脹感即可。 3.三陰交穴. 位置: 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吋(約4隻手指的闊度) 功效: 補脾土,祛濕,有助改善周身骨痛等徵狀。 留意,孕婦不宜按。 按法: 用手指以適當的力度按壓,不用太大力,按至產生痠脹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