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報專訊】腸易激綜合症俗稱「玻璃肚」,病徵包括經常肚痛、腹瀉、便秘及肚脹等,生活飽受困擾,有病人因病不敢外出用膳或坐長途車,有港孩15歲已罹患。

  2. 2023年2月21日 · 西梅通便去水腫 營養師提醒:或致輕瀉每日限4至5粒 小朋友、易胃氣脹留意分量. 圖2之1 - (明報製圖). 西梅有助紓緩便秘?. 食西梅有沒有建議上限?. 香港營養師學會(HKNS)認可營養師李杏榆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指出西梅屬較高纖水果,含山 ...

  3. 2023年4月9日 · 濕氣重腸胃易有脹氣。註冊中醫陳嬿珺表示,身體氣機運行不暢,加上春天肝火旺,腸胃容易出現脹氣,徵狀包括嗝氣、腸鳴音、大便不暢通、肚脹及經常放屁等。

  4. 2024年5月13日 · 註冊中醫師梁志軒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表示火麻仁有潤腸通便之效,混合咖啡可能更刺激腸胃,甚至可致肚瀉;提醒腸胃較敏感的人要特別注意。

  5. 2024年2月19日 · 當中氫氧化鎂可能會導致輕微腹瀉,而氫氧化鋁或導致輕微便秘,因此一般中和胃酸藥物都會使用組合複方,以平衡副作用。 ‧抑制胃酸藥. 抑制胃酸藥再細分為H2受體阻抗劑(histamine H2 receptor antagonists,H2RA)及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PPI)。 前者能夠抑制約70%胃酸分泌,藥效維持8至10小時;後者更能夠抑制90%以上胃酸分泌,但需於早上餐前服才能達到較佳效果,通常藥效能維持一整天。 Brian指出,由於質子泵抑制劑藥效相對強效和持久,監管較嚴格,大部分屬醫生處方藥物,只有如奧美拉唑(omeprazole)及特定劑型的泮托拉唑(pantoprazole)可在藥劑師監督下於註冊藥房購買。

  6. 2023年11月16日 · 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葉碧瑤說,常見病徵包括發燒、痛、瀉,嚴重可致排便出血。 MagIC總監黃秀娟說,該菌一線治療為抗生素,惟復發率達35%,又稱團隊研究近10年,至今沒有病人出現嚴重併發症。

  7. 2023年7月10日 · 由於早上升發陽氣,所以薑適宜在早上吃,可減輕身體濕氣重和疲倦的感覺;晚上身體應平靜入睡,故不宜在晚上吃薑。 她提醒,陰虛(45至55歲更年期女性、容易潮熱出汗、睡眠差)、濕熱(容易便秘、生瘡、咳、早上有黃痰)的人不宜吃薑。 以下提供生薑蜜糖水、薑棗茶兩個茶飲製法,大家可作參考。 生薑蜜糖水(一人分量) 材料:生薑3片、蜜糖適量、暖水一杯. 製法:生薑去皮切片,用蜜糖浸泡一晚。 翌日早上取3片生薑,沖一杯暖水,即可飲用。 (小貼士:生薑熱氣,加蜜糖 滋潤中和。 薑棗茶(一人分量) 材料:生薑3片、紅棗(去核)5粒、紅糖1茶匙、水適量. 製法:薑片去皮切絲,加紅棗、紅糖、水,煮滾當茶飲。 相關報道: 夏天喝凍飲灌水傷脾胃 中醫教路:食粥較易消化 煮粥加綠豆白扁豆解暑【附健脾粥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