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債券基金 收息 相關

    廣告
  2. 全新基金客戶於推廣期內成功認購基金,可享「指定累積認購金額」0%認購費優惠! 全新股票掛鈎投資客戶迎新額外利率獎賞高達港幣3,000元! 投資涉及風險,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1日 · 連結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投資型保單基金存續期間為六年其特性接近債券還本付息本質如能持有至到期對政策利率敏感度低淨值波動愈接近到期日愈低若無信用風險產生則回歸債券投資本質較不需關注短線震盪。 再加上近期下列市場3項因素:

  2. 2022年11月1日 · 再從債市來看債券漲跌的關鍵在於「(利率」,當升息時定存利率調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會跟著走揚此時債券的吸引力降低市場上投資人會將資金往現金定存流動造成債券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

  3. 2023年10月1日 · 個人購買境內基金投資標的如果是臺灣境內的股票或債券取得基金配發的股利或利息應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 其中若利息部分屬於所得格式代號為5A者,可以享受27萬元(新臺幣,以下同)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但如果投資標的是境外地區(含香港及澳門地區),則投資人取得的股利或利息屬海外所得,須計入基本所得額申報。 此外,海外利息非屬境內來源所得,不課徵補充健保費;海外利息所得也不可與出售海外基金的交易損失互抵。 ETF(Exchange Traded Fund)股票型指數基金. ETF近年成為民眾熱門投資標的,也是懶人小資族最愛的投資標的,臺股各式ETF不斷推出,其中又以高股息更是受到青睞。 因ETF配息來源不同,課稅方式也會有所差異,但因ETF本質也是一種基金,因此課稅概念與基金大同小異。

  4. 2019年1月1日 · 此外連結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投資型保險因以債券利息收入為主要報酬來源期間債券價格與殖利率變化並不影響滿期時拿回的本金及期間收益同時又可兼具提供壽險保障吸引不少退休族客戶投保。 其二,銀行保險通路維持銷售業績: 銀行保險通路並未受到費用適足性的檢測影響,隨著臺灣仍維持利率低檔,定存績效表現未見起色,保險商品仍為退休族群理財首選,銀行保險通路業績維持高檔,使保險業業績仍繼續成長。 其三,全球投資市場趨勢: 因現行市場上投資型保單連結之標的以美股基金為主流,全球投資市場因上半年新興市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仍延續修正態勢,而美國因經濟基本面強勁及持續升息,導致美股基金反有正向表現,進而推升類全委投資型保險業績。

  5. 2023年8月1日 · 然而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的風險屬性很高有了這一項規定便能確保民眾所購買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不致陷入高風險的情形其餘投資型保單連結的投資標的金管會也明定不得投資於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及新興市場債券基金讓保戶面臨高信用風險此外也明訂投資型保單禁止連結至國外槓桿型及反向型ETF」,避免保戶承受過高的風險。 政利指出,許多業者所推出的投資型保單會以含「資產撥回機制」吸引民眾,讓保戶可以每個月領回利息。 然而,殊不知每月所領取的利息,有可能來自於本金,長久下來使得帳戶淨值下滑,產生虧損之情形。 故『類全委投資型保單的全委帳戶單位淨值低於帳戶成立當日單位淨值 80%時,將不得提供資產撥回,且僅得以「現金撥回」方式設計商品。 』之規定,便是為了避免資產撥回機制損及本金。

  6. 2023年7月1日 · - 2023 年 7 月 1 日. 0. 318. 統一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副總經理呂忠達指出美國CPI在未來幾個月有機會再下降一個百分點左右但是由於離目標通膨率尚有一段距離聯準會應會維持5%以上的基金利率一段較長的時間本文將帶你瞭解市場概況並具備重要的投資及理財觀念。 不管是民眾、企業還是投資人,在2023年第2季都相當關注美國聯準會於去年3月啟動的升息循環是否已到了尾聲。 據統計資料顯示,美國5月CPI年增率已降至4%,增幅略低於市場預期,然而,面對持續的通膨及近幾個月銀行業倒閉引起的市場震盪,聯準會會議最新的決策是暫停升息,不過點陣圖卻顯示未來還要再升息兩碼。 在今後的金融市場環境裡,該如何觀察市場走勢,並做出合理的判斷,進而做好資產布局?

  7. 2021年3月1日 · 在財務規劃上面較為積極的族群大都會運用股票債券基金等投資工具然而在資金較少時這樣的投資效率未必能達到理想效果又可能因為投資環境變革等因素影響投資本金而客戶若沒有做好目標設定及控管容易發生財務上的風險。 她建議此一族群要做好「目標設定」及「設立停損點」,當目標達成時要適時地做調整、見好就收,才能做到資產投資利得的累積,往後再做資產配置,例如透過附保證給付的投資型商品,或較保守的方式穩定現金流。 4. 高資產客戶族群. 近3年來,葉真真主要以經營高資產客戶族群為主。 高資產客戶常以投資房地產等投資門檻較高的投資標的為主,現實要考量的因素也比較多,容易產生預想與實際狀況落差較大之情形,例如投資預售屋狀況不如預期、房地產市場狀況停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