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是 香港 規劃中的一種 社會保險 制度,簡稱 全民退保 。 當市民到達 退休 年齡後,無需通過任何經濟審查從政府取得固定金額以應付生活開支。 全民退休保障的原則是以 稅收 和工作人口的供款,為長者退休後提供穩定及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應對 人口老化 及長者貧窮的政策。 香港老人貧窮及人口老化現狀:根據統計處的數據,2012年香港65歲以上老年人口多達92萬,並預計老年人口將會持續上升,2039年將會多達249萬,佔整體人口28%,老年撫養比例高達454(每1,000名15至64歲人口需要供養老年人的數目),平均每兩個工作人口就要供養一個老人,香港明顯面對嚴重人口老化問題。 隨人口老化而來的,正是老人貧窮問題,因此香港社會必須為這嚴重社會問題作長遠。 背景 [ 編輯]

  2. 為了促進社會大眾、社福界同工及服務使用者理解退休保障議題,社聯已印製「退休保障懶人包」單張 (中文及英文版),內容包括有關退保的常見問題及答案、不同退保方案的資料等,單張內容如下:

  3. 2019年10月25日 · 據兩輪研究指出,約有三分之二市民支持本設立毋須入及資產審查的全民退休保障;融資方面,較多市民願意參與供款,但同時強烈要求政府和大財團在財政上作出更大承擔;市民在贊成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的同時,反對政府只以「取消強積金對沖 ...

  4. 針對有意見認為年青人一般會較反對推行對全民退休保障制度,調查特別抽取年青人群組的意見作分析,結果顯示18-29歲受訪者中。 有八成(79.4%)支持設立全民性的退休保障制度,支持率與全香港市民相同。

  5. 現時香港約120萬名65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口中,約87萬人—即大約百分之七十二—受惠於社會保障制度下的公共福利金或綜援。 其中,領取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長者生活津貼有約45萬人;而綜援計劃則為逾14萬名有更逼切經濟需要的長者提供安全網,單身年老個案在綜援計劃中,平均金額超過6,000元,而個別有需要長者的援助金額可超過10,000元。 無論各位議員對退休保障的立場為何,我相信大家都同意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對有經濟需要的長者發揮重要的退休保障功能。 數據顯示,須經濟審查的綜援計劃和長者生活津貼能有效紓緩長者貧窮的情況。

  6. 現時,世界銀行提出五條支柱的退休保障方案,分別為: 零支柱:給予貧困長者最低入息的社會保障制度. 設有資產審查機制。 確保社會上不會有長者落入赤貧狀態。 第一支柱:公共退休保障金. 國家對合資格者給予退休金。 不同國家對領取資格有不同定義,例如居住年限、審查機制。 某些國家亦不設任何審查機制。 第二支柱:強制性職業或個人的退休保障計劃. 要求僱員及/或僱主在退休前為職業退休計劃或個人的退休計劃進行供款。 確保社會上收入較高的市民除最基本的公共退休保障金外,能夠獲得額外退休金。 第三支柱:自願性的儲蓄制度. 通過個人的儲蓄協助維持長者退休後的入息水平。 第四支柱:非正式的支採 (如家人支援)及其他非財務的支援. 通過家人的支持或其他非財務性公共資源/服務,協助提升長者的生活水平。

  7. 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的精髓在於為香港所有的長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令長者免於擔 心自己的積蓄會坐食山崩、又或子女會無力供養。 長者能每月獲取基本的養老金,使其生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