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是 香港 規劃中的一種 社會保險 制度,簡稱 全民退保 。 當市民到達 退休 年齡後,無需通過任何經濟審查從政府取得固定金額以應付生活開支。 全民退休保障的原則是以 稅收 和工作人口的供款,為長者退休後提供穩定及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應對 人口老化 及長者貧窮的政策。 香港老人貧窮及人口老化現狀:根據統計處的數據,2012年香港65歲以上老年人口多達92萬,並預計老年人口將會持續上升,2039年將會多達249萬,佔整體人口28%,老年撫養比例高達454(每1,000名15至64歲人口需要供養老年人的數目),平均每兩個工作人口就要供養一個老人,香港明顯面對嚴重人口老化問題。 隨人口老化而來的,正是老人貧窮問題,因此香港社會必須為這嚴重社會問題作長遠。 背景 [ 編輯]

  2.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於6月19日舉行大遊行,要求政府落實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準備了300多部輪椅,由青年義工負責推著坐輪椅的300多名老弱傷殘,喻意「下一代願意照顧、關心長者」,當日有5000人參與。[9] 2016年6月20日

  3. 2024年2月14日 · 全民退休保障计划 ,是 香港 规划中的一种 社会保险 制度,简称 全民退保 。 当市民到达 退休 年龄后,无需通过任何经济审查从政府取得固定金额以应付生活开支。 全民退休保障的原则是以 税收 和工作人口的供款,为长者退休后提供稳定及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应对 人口老化 及长者贫穷的政策。 香港老人贫穷及人口老化现状:根据统计处的数据,2012年香港65岁以上老年人口多达92万,并预计老年人口将会持续上升,2039年将会多达249万,占整体人口28%,老年抚养比例高达454(每1,000名15至64岁人口需要供养老年人的数目),平均每两个工作人口就要供养一个老人,香港明显面对严重人口老化问题。 随人口老化而来的,正是老人贫穷问题,因此香港社会必须为这严重社会问题作长远。 背景 [ 编辑]

  4. 争取全民退休保障联席于6月19日举行大游行,要求政府落实全民退休保障,联席准备了300多部轮椅,由青年义工负责推著坐轮椅的300多名老弱伤残,喻意“下一代愿意照顾、关心长者”,当日有5000人参与。[9] 2016年6月20日

  5. 現時,世界銀行提出五條支柱的退休保障方案,分別為: 零支柱:給予貧困長者最低入息的社會保障制度. 設有資產審查機制。 確保社會上不會有長者落入赤貧狀態。 第一支柱:公共退休保障金. 國家對合資格者給予退休金。 不同國家對領取資格有不同定義,例如居住年限、審查機制。 某些國家亦不設任何審查機制。 第二支柱:強制性職業或個人的退休保障計劃. 要求僱員及/或僱主在退休前為職業退休計劃或個人的退休計劃進行供款。 確保社會上收入較高的市民除最基本的公共退休保障金外,能夠獲得額外退休金。 第三支柱:自願性的儲蓄制度. 通過個人的儲蓄協助維持長者退休後的入息水平。 第四支柱:非正式的支採 (如家人支援)及其他非財務的支援. 通過家人的支持或其他非財務性公共資源/服務,協助提升長者的生活水平。

  6. 為了促進社會大眾、社福界同工及服務使用者理解退休保障議題,社聯已印製「退休保障懶人包」單張 (中文及英文版),內容包括有關退保的常見問題及答案、不同退保方案的資料等,單張內容如下:

  7. 高齡津貼 (英語: Old Age Allowance ,俗稱 生果金 ),是 香港社會福利署 為 長者 永久居民 提供的 福利金 ,在1973年4月1日起以「傷殘老弱津貼」的名義跟日後的 傷殘津貼 一起推行 [1] [2] ,當時合資格年齡為75歲,於1977年改為現稱;1978年10月1日起受惠資格改為70歲。 另外,在2013年10月1日及2018年4月1日起分別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 廣東省 及 福建省 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歷史. 創立. 高齡津貼由香港總督 麥理浩 推行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