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是由 香港房屋委员会 或 香港房屋协会 兴建的 公共房屋 ,惟以前者占大多数,本文亦针对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其前身兴建的公屋。 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即200多万人居于房委会的67万个,及房协的1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 中文名. 香港公共邨. 别 名. 公屋(简称) 申请人. 必须年满18岁. 目录. 1 由来. 2 发展. 3 里程碑. 楼宇类型. 批评. 现状. 4 户政策. 5 相关报道. 由来. 播报. 编辑. 彩虹邨. 1953圣诞夜, 深水埗 发生 石硖尾 寮区 大火,令53000名灾民无家可归。 当时香港政府为了尽快为灾民提供安身之所,便火速在原址附近兴建徙置大厦(俗称七层大厦)。

  2. 公共房屋是政府为低收入居民提供的住宅。由政府出资兴建和拥有业权,以廉价租金出租予居民。中国大陆称为廉租房,中国香港称为公共邨(简称公屋),中国澳门称为社会房屋,中国台湾称为国民住宅(简称国宅),新加坡称为组。也叫合租房。

  3. 华富邨是中国香港最著名的公共邨之一,位于香港岛南区瀑布湾,邻近贝沙湾、置富花园、鸡笼湾等。华富邨分五期落成,首期于196711月落成。高峰时人口有50,000人,现只有高峰时的一半。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即现在的香港房屋委员会)于1963宣布兴建华富邨,是当时计划兴建的十个廉租邨 ...

  4. 邨前身是一个很大的 木屋 区,其后政府清拆木屋区并兴建苏邨,该邨的兴建工程分数期落成,全部建筑于于 1960 至 1963 间建成,共有16幢楼宇,共占地 7.8 公顷。 当中“枫林楼”、“丁香楼”、“金松楼”、“绿柳楼”及“樱桃楼”更是香港首批“Y”型设计的公屋大厦。

  5. 政府廉租全称政府廉租计划(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Scheme),是香港政府于1962至1973推行的建计划,由工务司署设计及建筑,建成后由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至1973,政府廉租归入新成立的房委会管理,并与所有前建会廉租邨统一为“甲类邨”。政府廉租的服务对象与 ...

  6. “轮候制”最早起源于新加坡。新加坡住房发展局副局长曾以新表示,该制度的核心即在开发建设保障性住房(新加坡称组)之前,先行受理公民的申请,再进行资格审核,并将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在组建成后,征求个人意见,按顺序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分配。

  7. 上古县村,现有住户120户,共有人口440人,农用地总面积为1126亩,其中耕地面积为612亩,园地面积为514亩,村民主要靠种植和养殖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