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通識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發展議會今日通過咗4個核心科目優化方案,其中通識教育科會改名為「公民社會發展科」,係必修必考嘅課程,以香港、國家同埋當代世界3個主題為核心內容。

  2. 中學高中課程本學年開始推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原有的通識科。 教育局早前向學校發放12套教學投影片簡報,當中以國家近年在不同領域的成就佔最多篇幅,有逾過百張投影片講述包括高新科技、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基礎建設及脫貧等。

  3. 2021年4月28日 · //通識科被重新冠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時減半,課程大改,將於今年9月新學期中四級開始推行。 《蘋果》檢視出版社提供予學校、尚未有售的公社科樣書,內容指中國人慶祝聖誕對傳統造成衝擊,令西方國家軟實力在中國「不斷滲透和擴張」,又 ...

  4. 公民科課程指引出爐 新學年推出取代通識】 【學習維護國家安全、配合政府抗疫】 取代通識科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新學年推行,教育局公布課程及評估指引,包括學習維護國家安全、認識國家主權,以及應該盡公民責任配合政府抗疫。

  5. 3月31日,因通識科改革而設嘅課程發展議會決議通過,通識教育科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特首林鄭月娥早先喺記者會中表示,「佢唔係一個國民教育科,但佢嘅涵蓋範圍係包括瞭解國家,瞭解香港,瞭解世界,呢一個新科目來替代行咗十年嘅通識教育科

  6.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課程目標是認識國家,不應該特別斟酌,強行分好與壞。 至於有教師擔心教學時,會觸犯港區國安法,楊潤雄出席本台節目時表示,最重要是教學資料正確,以持平方式討論,不需要有太多假設性考慮。

  7. 【劉智鵬:老師講解社會議題有專業判斷 不會犯國安法】 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指,「公民與社會發展」並非全新科目,只是調整原有的通識科課程,相信老師向學生講解一些社會議題時有專業知識判斷,不會觸犯港區國安法。